重號將軍,始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霍去病專設的驃騎將軍,位等大將軍,之後則位次大將軍。 基本介紹 中文名:重號將軍朝代:始於漢武帝時期人物:霍去病地位:位次大將軍 歷史由來,歷史發展, 歷史由來在秦代以前,中國的武職將軍名號只有大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偏將軍、裨將軍。漢文帝時始有車騎將軍、衛將軍,漢武帝為霍去病專設一重號將軍——驃騎將軍,位等大將軍,之後則位次大將軍。自武帝征匈奴始,之後將軍名號日益繁多,如驍騎、樓船、材官、伏波、貳師、度遼、龍驤等,或以所領部隊(如驍騎、材官),或因奉行的任務(如李廣利攻貳師城),甚至或因童謠(如龍驤),隨立名目。而絕大多數則取威武之名,如寇軍、揚威之類。歷史發展南北朝時,將軍名號更加泛濫,名目繁多,南朝梁共有三百六十一(包知加封境外人士的一百二十五號)。這期間將軍稱號也被劃分成二類,即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重號將軍職位高,輕易不封,雜號將軍職位較低。兩漢重號只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三國開始增多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四征將軍、四鎮將軍,皆為重號將軍。但亦有例外,如南朝宋四鎮亦在雜號之列。雜號加大者亦為重號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