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記憶

重整記憶

重整記憶是對記憶的重新整合,它是一種動態過程,它可以加強或改變記憶。

記憶是原先的刺激不復存在時所保持的有關刺激、事件、意向、觀念等信息的心理機能,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整記憶
  • 外文名:Memory Reconsolidation
  • 別名:記憶重整、記憶鞏固
  • 相關概念:記憶
定義,實驗,套用,

定義

記憶(memory)是原先的刺激不復存在時所保持的有關刺激、事件、意象、觀念等信息的心理機能,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回憶或再認。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對信息進行的編碼、儲存和提取。感知過的、思考過的、體驗過的和行動過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個體的經驗。

實驗

重整記憶需要相關蛋白質的合成。當蛋白質合成受到抑制,記憶的整合過程會受到阻礙。
對原始記憶的回憶是啟動重新整合的關鍵事件。在巴甫洛夫的恐懼條件下,條件刺激(CS)與無條件刺激(如足底電擊)。當被放回到訓練環境中,這隻動物會表現出條件恐懼反應。但如果在訓練的時候阻斷蛋白質的合成,則會阻止動物對環境恐懼記憶的長期整合。
記憶鞏固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固定的過程。隨著它們的成熟,記憶變得越來越不受干擾。這一整合過程需要基因表達蛋白質合成。儘管以前人們認為這種整合只發生過一次,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記憶檢索是一種動態過程,它可以加強或改變記憶。例如,在對恐懼記憶進行檢索之前或之後,對蛋白質合成的抑制會破壞記憶的後續表達,這表明,檢索會引發一波蛋白質合成的浪潮,而這需要重新整合記憶。檢索後的記憶體重新整合可以用於更新或將新信息集成到長期記憶(LTMs)中。後續的研究發現,LTM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有活力和可塑性,這可能對治療情緒障礙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因此,記憶檢索可能會啟動兩個潛在的可分離但相反的過程:重新整合和滅絕。再鞏固作用是穩定的,而物種滅絕往往會削弱原始記憶的表達。有相關研究表明,提醒事件的持續時間可能是對後續記憶處理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簡短的提示會導致重新整合,而更長的提示會導致記憶的消失。

套用

美國薩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的記憶模型,能解釋人們在經歷一次事件後的幾小時裡,神經元是怎樣選擇性地保留記憶的。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這一新框架提供了關於記憶機制的更完整過程,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理解帕金森式症、老年痴呆症、外傷後抑鬱、學習障礙等紊亂性疾病。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神經元》雜誌上。
過去幾十年來,神經科學家對長期記憶是怎樣存儲的已有很多研究。在記憶一些重大事件時,比如被一條狗咬了,腦細胞會被激活而迅速製造出大量蛋白質,以生成新的記憶。其中有些蛋白質會在特殊神經元的特定位置逗留幾個小時,然後才會被分解。這一系列“生化事件”讓我們能記住那次“狗咬事件”的重要細節,比如是哪條狗、在哪個地方、是否需要看急診等等。
但以往建立的記憶模型還有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為何人們只能記住選擇性的細節,而不是那一兩個小時裡記憶窗體中的一切都被清晰記錄下來?謝諾夫斯基和論文第一作者、薩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希安·奧唐納結合過去資料中的數據,開發出一種新的模型,把分子層面的發現和對記憶的系統觀察連線起來,詳細解釋了這一兩個小時記憶窗體是怎樣工作的。
奧唐納和謝諾夫斯基通過計算機模型顯示,雖然蛋白質是按照特定路線到達大量神經元的,但只有後來事件激活的神經元與最初事件發生時激活的神經元相同時,記憶才被保留下來。他們發現,根據蛋白質在特定神經元和這些神經元周圍特殊腦區的空間位置,能預測哪些記憶被記錄下來。他們利用這種空間模式框架,把記憶作為時間和位置重疊的數學函式,成功預測了記憶的保存。
此外,新模型為人們理解記憶的歸納機制,夢境中記憶是怎樣形成的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框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