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東南邊緣的黔江區境內,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8°28′~108°56′、北緯29°04′~29°52′之間,主要包括武陵仙山、八面山、官渡峽、神龜峽、石鐘山景區和黔江城彭水國道沿線的綠色走廊,面積19.2萬畝,森林覆蓋率97%。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以"翠、幽、秀、奇、險"為特色。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武陵山脈腹地,境內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條件,海撥320~1300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有喬木45科、814屬、146種;野生動物有4類,23目,69科,147種。

2006年8月31日,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誌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重慶市黔江區
  • 面積:19.2萬畝
  • 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四川盆地東南邊緣、武陵山脈腹地
  • 氣候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 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管理單位:重慶市黔江區林業局
  • 批准時間:2006年8月31日
  • 授權書編號:00058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特徵,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主要景點,綜述,武陵仙山,八面山,灰千梁子,神龜峽,芭拉胡,土家十三寨,開發建設,榮譽表彰,設立意義,歷史文化,交通線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東南邊緣的黔江區境內,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8°28′~108°56′、北緯29°04′~29°52′之間,面積達19.2萬畝,地處長江三峽,千里烏江畫廊、張家界旅遊熱線中心地帶,為巫山、大要山之間的中低山區。
黔江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是渝、邪、湘、黔旅遊線上的框紐,是長江山峽、張家界、重慶主城區三角地帶中心。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地形地貌

黔江區屬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南西段鄂西渝東褶皺帶,底基構造為輕微變質的板溪群,有震旦紀至白堊紀的沉積,也有奧陶紀到第四紀的化石遺存。地處斷裂帶,北起中壩以西(小南海),向西南經城區西北大埡口、白家灣、青崗坪、筲箕灘至石家河,全長56千米,總體走向為北東30°~40°。黔江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山脈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呈“六嶺五槽”地貌,平壩星落其間。山地占全區幅員面積的90%,東南部山脈條狀明顯,切割深;西北部以低山和淺切割中山為主,無明顯條狀帶。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武陵山脈腹地,境內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條件。山高谷深,海撥320~1300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留。

氣候特點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240.2小時,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降水量1197.5毫米。

水文特徵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有阿蓬江、鬱江。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植物多樣而豐富。有喬木45科、814屬、146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水杉珙桐紅豆杉等,國家二類保護樹種有銀杏白豆杉鵝掌楸香果樹等,此外還有樟南、黃杉、鐵尖杉等珍貴樹種。
高山杜鵑高山杜鵑
其中,武陵仙山景區的紅豆杉連片分布,植株大多高近10米,胸徑15~20厘米;有紅豆杉、黃杉等第四紀冰川“活化石”群落分布;八面山、石鐘山景區珙桐、鵝掌楸零星分布,樹高10餘米,胸徑大多12厘米以上,中華大杜鵑連片200公頃以上;官渡峽、神龜峽景區阿蓬江沿岸中華蚊母群綿延十幾千米。

動物資源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常見的野生動物有4類,23目,69科,147種,屬國家規定保護動物有黑金絲猴毛冠鹿紅腹角雉鴛鴦獼猴、黔江灰金絲猴、穿山甲、大靈獵、林麂、雲豹金雞等,還有山羊、拱豬、野豬、獐子果子狸、飛狐、野雞、獾子、短耳兔等。

主要景點

綜述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景區包括“三山兩峽一條廊”,即武陵仙山八面山官渡峽神龜峽石鐘山以及阿蓬江沿線綠色走廊,面積達19.2萬畝,森林覆蓋率97%。森林公園以山峰峻峭、幽蘭秀谷、奇峰怪石、溶洞暗河、飛懸瀑布、綠苔珠廉、奇松巨杉、森林江河等自然景觀構成黔江“翠、幽、秀、奇、險”等特色。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仙山

武陵仙山山峰綿亘十餘千米,山勢俊俏奇峰突兀,古樹參天,雲纏霧鎖,是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
武陵仙山武陵仙山

八面山

八面山絕壁長約8000餘米,相對高差100餘米。仰頭睡佛為幾座長約200米、高約100米連綿的山頭,儼然一尊巨佛臥像。公園內天象景觀資源豐富,朝陽、落日、雲彩、霧海、雪景、霧凇、山月皆成景致。
八面山八面山
八面山中,馬尾松林、華山松林、杉木林、天然次生林長滿坡嶺溝谷。

灰千梁子

灰千梁子是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中的原始森林帶,海拔1900多米。
灰千梁子霧凇灰千梁子霧凇
灰千梁子是第二批“中國最美森林氧吧”,也是重慶市十大“中國最美森林氧吧”之一,夏季氣溫只有20℃多。灰千梁子自然資源包括六大原始森林生態“迷宮”、瀑布群、珙桐林、野生杜鵑花、野生楓樹林等。
灰千梁子是黔江的最高峰,高海拔的先天優勢加上茂密的原始森林,成為人們避暑納涼的選擇。而且林區內流水不斷,近,可以在杜鵑林中看清澈溪水在岩石中流淌;遠,可以聽見懸崖上跌落下來的瀑布,發出的轟鳴聲。

神龜峽

黔江神龜峽位於渝東邊陲,湘鄂渝黔四省(市)邊貿重鎮,是渝湘咽喉地段,全長38.9千米。該峽因有許多龜的傳說而得名。兩河鎮與大河口鎮之間,除中間的細水村段相對平緩以外,其餘兩岸均為無人定居的斷崖絕璧。峽谷幽深,兩岸植被完好,江水清澈疏璃。峽內有盤蛇睡涎、雄獅觀潮、通天洞、靈芝園、天門、燕口千等系列景點。細水村,保存了完整的土家吊腳樓和完好的土家習俗。
神龜峽神龜峽

芭拉胡

“城在峽谷上,峽在城中央。”這是黔江“峽谷城”的形象寫照,中國唯一,世界罕見。這條峽谷叫芭拉胡,它穿鑿酉陽、插旗二山,綿延10千米,橫跨七個地質年代,挑起黔江新城老城,融山、洞、峽、瀑地質奇觀和土家歷史文化於一體,谷寬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深切割500米,左右峭壁直立,兩岸峰巒如聚,河水清澈見底。
芭拉胡芭拉胡

土家十三寨

土家十三寨地處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群山之中,這裡不僅有中國第一座土家族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而且還保存著富有民族色彩的民居建築和原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武陵山區民族文化的一個活標本。這裡的土家人以板夾溪為軸線,聚族而居,一姓一寨,一寨一品,有13個典型的土家族自然村落。
土家十三寨的吊腳樓群背靠青山,飛檐翹角,木欄花窗,描紅著綠,是少數民族木樓建築中的明珠。吊腳樓為“乾欄式”全木結構,樓上住人,底樓作畜舍或擱置生活設施,四周鋪設走廊。土家人喜居吊腳樓,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因武陵山區地勢陡峭,其次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使這裡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動植物繁多,而建吊腳樓有利於疏導雨水、隔潮防濕、避免蟲蛇野獸的侵襲。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開發建設

2001年,重慶市黔江區國有林場根據《黔江區旅遊發展規劃》和黔計委《關於審批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的批覆》,開始籌建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並本著“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布建設”的總體思路,於2001年6月聘請北京林業勘測設計院完成總體規劃和可研報告,國家林業局以[2001]519號檔案同意建立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2002年,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開始建設,景區也初具規模,景區大門、香山寺恢復、游道、公路、武陵仙池全面完成,交通便利,水、電、路、通信有保障。

榮譽表彰

2006年8月31日,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誌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名單。
2015年,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獲得重慶市“最美森林氧吧”稱號。
2016年,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榮獲“中國森林氧吧”稱號。

設立意義

重慶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優美的森林景觀、山水風光為主線,以濃郁的民族風情為副線,各景區有著不同風光和文化內涵,是集林業觀光、度假休閒、風俗體驗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

武陵仙山佛教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歷史文化悠久,據《黔江縣誌》記載:清定佛教為國教,真武觀歷經多次修繕,懸空寺震撼人心,寺僧百人,武陵仙山成為齊名峨眉山、梵淨山的佛教名山。還有石鐘山、香山寺、土地廟、佛塔群等人文建築景觀。

交通線路

外部交通
自駕經渝宜高速至黔江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