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

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於1995年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建立。覆蓋傳染病學、兒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內科學、神經病學、婦產科學、外科學等20個博士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
  • 隸屬:重慶醫科大學
  • 成立時間:1995年
  • 領域:醫學
(一)傳染病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二)兒科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三)臨床檢驗診斷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四)神經病學(國家重點學科),(五)婦產科學(省級重點學科),(六)內科學(省級重點學科),(七)外科學(省級重點學科),

(一)傳染病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省部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教育部)設在該學科內。 該學科自50年代中期開展傳染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現下設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和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研究所。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博士點,1983年首批國家臨床藥理研究基地,1989年評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5年成立博士後流動站,設有"長江計畫"特聘教授崗位一個,1995年成為首批四川省級重點實驗室,1997年成立重慶市肝病治療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中華肝臟病雜誌》承辦單位和編輯部所在地。
該學科主要以病毒性肝炎、細菌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防治三個學科方向為中心,圍繞B型肝炎發病機理和治療,細菌耐藥機制、細菌耐藥鑑別,院內感染防治、寄生蟲病防治等研究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主要專家: 劉約翰 王其南 張定風 郭樹華 任 紅 黃愛龍 陳雅棠 劉 杞 朱道銀 陳國明 鄭 建

(二)兒科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兒科系全遷來渝創建重慶醫學院兒科系,成為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兒科系之一,是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大兒童急救中心之一。該學科已形成小兒臨床免疫、神經疾病、血液與腫瘤、營養與生長發育、急救醫學五個穩定且相互滲透的研究方向,部分研究領域系國內率先開展並保持領先優勢地位。
該學科的學術研究、學科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1981年、1990年、1995年分別獲準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1991年成立了兒科醫學研究所;1992年成為四川省重點學科;1994年成為四川省重點課程單位;1995年兒科研究所成為四川省重點開放實驗室; 1997年重慶直轄,劃轉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重點開放實驗室;1999年被評為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2001年獲準重慶市"十五"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市優質課程單位;2002年成為全國兒科學界四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之一;同年獲準重慶市醫學重點實驗室。為目前西部地區歷史悠久,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兒童醫學中心,是WHO在中國的急救中心。
主要專家:楊錫強 金先慶 吳仕孝 蔡方成 王寧遂 黎海芪 李廷玉 李旭良 匡鳳梧 陳沅 徐酉華
劉作義 盧仲毅 蔣莉 符州 田傑 魏光輝 余家林 劉正全

(三)臨床檢驗診斷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臨床檢驗診斷學於198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首批設定本科專業,1986年、1990年先後在全國首批獲準臨床檢驗診斷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1995年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1992年、1999年成為四川省、直轄後重慶市的重點學科和重慶市衛生局首批重點學科,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001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2個重點學科之一,2002年被評為全國本專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直是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醫學檢驗教育分會理事長單位。
該學科點的發展代表了我國檢驗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 該學科目前已形成七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細胞損傷機制及診斷、防治的研究;細菌轉化與致病的分子機制的研究;惡性腫瘤發生與逆轉機制及分子治療基礎研究;實體腫瘤的分子診斷研究;分子遺傳的基礎及套用研究;生物活性物質及法醫物證的分離分析方法學研究;正常菌群的微生態學研究及其開發套用。設定有臨床生物化學、實驗診斷、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臨床血液學、生物分析化學、醫學檢驗儀器學7個專業教研室和臨床檢驗診斷學實驗室等組成。
主要專家:邱宗蔭 康格非 塗植光 王應雄 宋方洲 萬立華 王潤華

(四)神經病學(國家重點學科)

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並成立神經病學實驗室,1981 年在全國首批獲準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準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我國較早批准的神經病學博士點之一, 1995年設立博士後流動站;1991年成立神經病學研究所,1995年成為四川省重點學科,1996年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999年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重慶市衛生局重點學科,2002年為重慶市衛生局重點實驗室。 該學科已形成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腦血管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癲癇病發病機制和防治難治型癲癇的研究;脫髓鞘病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研究;神經變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臨床神經電生理研究。
主要專家:付雅谷 董為偉 胡常林 謝鵬 孫善全 王學峰 彭國光 晏勇

(五)婦產科學(省級重點學科)

該學科現已建成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重慶市級重點學科。並注重在醫療實踐中找課題,科研工作緊密結合臨床,科研成果很快轉化為臨床新型診療技術。頭位難產的研究,解決了臨床關鍵問題,被國內婦產科學界譽為婦產科發展的新里程碑。妊娠肝病(病毒性肝炎、妊娠膽淤)和遠程胎兒監護的研究處於國內先進水平。下設有"重慶市高危妊娠診治中心"、"重慶市婦女保健綜合指導中心"、"重慶市婦科內窺鏡診治中心"和"重慶市宮頸疾病診治中心"等圍產醫學開展了高危妊娠和難產的防治、三峽庫區產後出血的防治、產前診斷、遠程胎兒監護和胎兒宮內治療等研究,其中頭位難產的套用和研究、妊娠肝病(病毒性肝炎、妊娠膽淤)和遠程胎兒監護的研究處於國內先進水平。2002年已建成"重慶市高危妊娠診治中心"。
主要專家:凌籮達 卞度宏 顧美禮 王智彪 姚珍薇 胡麗娜

(六)內科學(省級重點學科)

經過近50年的建設,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在國內同類學科領域處於先進及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該學科對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肝臟疾病、胃腸疾病、消化系腫瘤;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肺結核、肺癌;白血病等的研究曾多次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現下設重慶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研究所、糖尿病中心、睡眠呼吸疾病中心、消化疾病醫療中心、肝病治療研究中心、心律失常治療中心、糖尿病強化治療中心、人工細胞研究室,研究方向:"心率變異性分析系統,國家863計畫項目"Ⅱ型糖尿病的家系調查和遺傳標誌研究",胰腺腫瘤的胃腸多肽受體研究,M.vaccae菌苗工藝學、免疫機制與臨床套用"、"結核病治療用無細胞M.vaccae菌苗作用機制與臨床套用"、"肺結核的細菌和免疫及化療研究"、"結核病免疫治療及診斷技術研究。
主要專家:雷寒 舒昌達 張素華 鄧華聰 陳運貞 饒邦復 邱鴻鑫

(七)外科學(省級重點學科)

經過近50年的建設,該學科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在國內同類學科領域處於先進及領先地位。現已建成乳腺癌治療中心、血管外科中心、胃腸疾病外科治療中心、手外科中心、男科診療中心、微創外科中心、大腸肛腸疾病診治中心、門靜脈高壓症治療研究中心、器官移植、血管外科、骨傷科等研究室(中心)等近20個。在血管損傷,肢體缺血性疾病,門脈高壓症,人造血管移植以及下肢靜脈系統疾病有深入研究;器官移植、胰腺外科、乳腺外科等領域成績斐然,在“肝膽管結石、重症膽管炎、肝癌及膽道流變學的研究,人造血管移植以及下肢靜脈系統疾病的研究,新型骨重建和修復材料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人工複合脫蛋白骨關節的研究套用,在腦脊髓血管疾病、顱內腫瘤、顱腦外傷方面的診治享有很高的聲譽。
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近1300篇,出版學術專著32部,獲各級科技成果獎20項。該學科是歷次外科學大型教科書及參考書的參編單位,曾是我國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本科《外科學》統編教材的副主編單位。目前,承擔科研課題57項,其中國家863重大科研課題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該學科與日本、法國等已開發國家有密切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多次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主要專家:姚榛祥 時 德 安 洪 米 粲 蔣電明 唐文淵 傅仲學 任國勝 張才全 洪蘇玲 龔建平 程 遠 劉長安 付新平 吳小侯 支興剛 孫小川 張唯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