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架構
種養技術部
負責整理農業種植、堆置有機肥料的技術性資料,訪問相關專家和老師,為農耕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在種子挑選、育苗、再到種植管理過程中以文字和照片等形式記錄農作物生長的各種技術性指標,防治病蟲害,記錄我們的“實戰經驗”。
美工部
農耕地測繪規劃的“高級工程師”,根據種植的農作物種類、高度、色彩,結合堆肥區、田間小路、水源等地位因素,做出整體規劃和功能分區。用我們的雙手創造自然和美的景觀。
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負責以圖片形式記錄農耕園的美麗景致和志願者的辛勤付出等等,帶領大家體驗農耕的人文精神和意義,所謂“美育”。
物資管理部
負責參與農耕時間的校園農耕作業的管理工作,如當志願者認養一株作物後,對植株的日常照料,如澆水、堆肥,農耕地垃圾清理以及其他養護工作的管理。組織農耕志願者寫農耕日記,收集果皮等堆肥原料。
信息外聯部
正在籌建屬於農耕協會自己的官方信息發布平台,同時承擔農場部對外聯繫、如曉英才微信平台的信息發布、其他高校相關協會的聯絡溝通,以及附近的農場社區聯繫等等。
特色活動
農耕協會充分利用中國傳統24節氣裡面的“立春”、“驚蟄”、“穀雨”、“小滿”、“大暑”、“白露”、“霜降”、“小雪”和“冬至”等節氣開展一系列的農耕種植、收割、主題分享、理論交流、講座培訓以及參觀輔助活動,現目前主要開展的活動有:
識物寫作
將協會成員分成幾個部分,各自主要牽頭負責自己的部分,如果園、魚池、稻田、家禽版塊,從而親身體驗農耕的苦與樂,初步定於每月4次以上主動參與農場部活動(農場部專業指導教師需要的配合工作除外)。大家一起從事耕作活動,增進之間的融洽氣氛。
在活動之後組織農耕志願者撰寫農耕日記,記錄農耕的各種經驗,發布論壇、部落格,根據學生自己撰寫的日記及其他輔助材料(包括活動集錦)於學期末集結成冊。對參與活動的同學進行訪問,記錄他們的體會以及在農耕活動中出現的技術問題,於每月開展一期的農耕交流會,交流經驗和心得。
農作物品嘗會
農作物收穫時,由農耕協會的同學們親自採摘自己種植的農作物,可以親自做出自己的一道綠色飯菜。
有機農耕講座
由農耕協會外聯部邀請農耕方面的相關專家、老師,向同學們講述有機農業的知識,尋找並組織參觀近郊的都市農耕生態園。
成長分享會
通過前期參與農耕勞作,後期觀看農業環保、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影片書籍,讓參與農耕的志願者群體不定期召開獨立而獨特的分享會。因為親自體驗了農耕的感受,因此更容易理解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