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北地震

重慶江北地震

1989年11月20日,重慶市江北縣(今重慶市渝北區)發生5.2級和5.4級地震,震中烈度為7度,極震區為北北東向橢圓形。該次地震發生在北-北東向統景地腹斷裂上。這次地震毀壞房屋14400餘間,重傷6人,死2人,經濟損失約1.5億元。江北地震為雙震型。震前兩個月出現前震活動,即9月9日3.7級和3.8級地震。最大餘震2.2級,餘震衰減正常。

基本介紹

  • 名稱:重慶地震
  • 時間:1989年11月20日
  • 地理位置:重慶市江北縣(現渝北區)
  • 震中經緯度:29°51′N,105°51′E
  • 震級:5.2級和5.4級
  • 震中烈度:Ⅶ度
  • 傷亡人數:重傷6人,死亡2人
簡介,地質背景,烈度及受災情況,重慶附近地震,

簡介

在歷史上,重慶市周圍地震頻繁。據記載,1854年11月24日,距重慶65km的南川縣南坪發生5.5級地震,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間發生小地震27次,最大震級為4級,近期地震頻繁,1989年9月9日重慶江北區發生4.2~4.3級地震,同年11月20日江北區統景鎮發生5.2~5.4級地震,重慶主城區有強烈震感。
餘震區長軸北東向, 震中附近地區觀測台站很少,200KM內有重慶、瀘州2個地震台。有測震、地磁、地傾斜、水位等5個觀測項目。江北地震前出現6條異常。 四川省境內自1989年4月16日巴塘地震、9月22日小金地震後,地震活動向東沿盆地南緣出現以4級地震為標誌的擴展勢態,繼而出現前震和地磁、地傾斜等異常。四川省地震局和重慶市地震辦公室作出了較成功的中期預測。本次震例為長久無破壞性地震的大城市開展地震監測工作和實施地震對策、積累了重要的經驗和科學資料。

地質背景

震區位於四川盆地東南,大地構造屬新華夏系四川沉降帶的川 東南拗掐。區域地層建造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徵:上部為震旦系以來地台型建造的沉積蓋層;下部為元古界變質岩系及以下的老地層構造褶皺基底,兩者之間以不 整合接觸分界。在蓋層的中上部產生的華鎣山、長壽— 南桐、七躍山— 金佛山等斷裂帶,構成本區地表及地腹構造的格架。華鎣山構造帶為川中丘陵和川東低山區的自然界線,亦是川中褶帶和川東褶帶的分界線。
江北震區居於以高陡背斜軸部擠壓構造為特徵的川東褶帶中的銅鑼峽背斜之上。發震斷裂即為隱伏於地表下約3 km、切過銅鑼峽背斜軸部的北北東走向、傾北西、傾角70°的統景斷裂。前述1989年9月9日和11月20日2次地震後,均在20小時後於地表 湧出新泉,其水源在地下約2.5 km的下三疊紀嘉陵江灰岩含水層,對其年代學鑑定認為熱水形成時間為1.0~1.3萬年,故切割含水層的統景斷層應屬全新世活斷層。
北東走向華鎣山斷裂的現今活動性從沿帶發生多次4級以上地震得以證實。江北地震前沿華鎣山斷裂帶走向即北東向連續發生昭通地震(4.6級)、珙縣地震(4.6級)、江北(3.7、3.8級)多次中等地震或震群活動。
地震現場工作的重要發現是:自統景— 感應洞,沿溫塘河谷發育的峽谷兩岸,產生一組北西西向的張扭裂面帶,震時噴水。大量老溫泉和新生溫泉群都集中在這一帶內。綜合上述資料認為:統景地腹斷裂及溫塘河橫張裂隙帶的複合部位即是統景地震的發震構造條件。

烈度及受災情況

調查確定的巨觀震中位置:29°51′N,105°51′E,即統景附近。等烈度線呈N30°E方向的橢圓形。Ⅶ度區長4 km,寬2 km,面積6.7 km。 Ⅶ度區北起統景蘇家灣,南至高洛坡;東至熱河灣,西抵回龍灣一帶。地表出現噴砂冒水,滑坡崩塌,上涌新的溫泉群。共倒塌居民房屋50間,嚴重破壞 5 500餘間,輕破壞近2 000間。統景鎮、鄉機關及行業系統共有房屋1 997間,普遍遭到損壞和破壞;13%房屋因嚴重開裂成為危房(含鎮政府辦公樓、柑桔榨菜廠、糧站、鎮醫院商店等)。震時河谷階地噴砂冒水20餘處;原有井、泉震後水量大增, 如風管所鑽井(熱水)震後湧水出井口(震前水深8 m),水溫增加2℃。最大滑坡體在統景至興發公路上(溫泉河北岸),滑坡體長100 m,寬50 m,前緣伸入溫泉河1 520 m,下滑土石方量約2.5萬m,造成交通中斷。

重慶附近地震

重慶市近30年來3級以上地震不完全統計:
1989年7月20日,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4級地震。
1989年9月9日,重慶市江北縣發生4.2~4.3級地震。
1989年11月20日在重慶市江北縣發生5.2級和5.4級地震。
1997年8月13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5.2級地震,受災範圍涉及5個鄉鎮,受災人口約3萬,造成4人重傷,29人輕傷。
1999年8月17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5.0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2001年6月23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4.9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2008年5月30日重慶市榮昌縣境內發生3.5級,當地有明顯震感。
2009年7月6日,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2010年1月31日5時36分,四川省遂寧市與重慶市潼南縣交界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
2010年2月22日21點32分,在榮昌縣、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交界處發生4.2級地震。
2010年8月8日8日21時27分,重慶市璧山縣與江津區交界處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2010年11月05日20點44分,榮昌縣安撫鎮和廣順鎮交界處,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6千米。隨後,22點9分,同一地方又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7千米。
2012年12月28日18點21分,重慶市萬盛經開區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
2012年07月16日22點35分,重慶市涪陵區境內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3年7月18日22時07分,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3年7月25日3時35分,重慶市永川區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3千米。
2013年12月27日22點31分,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發生3.7級地震,震源深度4千米。
2014年1月16日20時43分,重慶市巫溪縣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2月23日16時58分,重慶市榮昌縣發生3.7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15年4月25日14時23分,重慶市綦江區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6年12月27日8時17分,重慶市榮昌區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7年11月23日17時43分,重慶市武隆區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8年01月05日19時28分,重慶北碚區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