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包括雙桂街道張橋村、千明村、黃泥村、響水村及安寧村等區域。主體為雙桂湖,是重慶地區第二大城市淡水湖泊。濕地公園地 理 坐 標 北 至 東 經 107°45′4″ ,北緯 30°38′53″ ;南至東經107°44′53″ ,北緯 30°37′30″ ; 東 至 東 經 107°46′16″ ,北緯30°37′52″;西至東經 107°43′59″,北緯 30°38′2″。濕地公園總面積為 349.97 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 190.76 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54.51%。是由河流-湖泊-稻田等構成的複合型
濕地生態系統,配以河口水域濕地、雙桂湖湖庫景觀鑲嵌互補的風景資源體系。
zhua曲子白渡白顆
地質地貌
雙桂湖湖區溝谷發育,湖址區為較開闊的“U”型河谷,河流流向與岩層走向斜交,為斜向谷,谷底高程為 435—442 m,右岸臨河山頂高程為 465 m,左岸臨河山頂位 470 m。右岸坡坡度 15—20°,左岸坡坡度 25—30°。河谷較狹窄,兩岸山體雄厚,附近無鄰谷深切。湖區主要出露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地層,岩性以紫紅色泥岩、粉砂質泥岩夾紫灰色中、薄層狀泥質粉砂岩、粉砂岩與黃灰色長石砂岩互層為主。泥岩中含鈣質及鈣質結核,長石砂岩,細粒結構,厚層塊狀構造。溝底發育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及崩坡積層,沖洪積層為砂礫石,崩坡積層為碎石土或塊石、孤石夾土,緩坡發育坡殘積層,為碎石土、礫質土,規模較大沖溝溝口發育洪積層,為礫質土,含泥量大。
雙桂湖地貌形態屬於渝東平行嶺谷區。地形地貌特徵受地質結構和底層岩性的控制,呈現為背斜呈山,向斜呈壩,山系、平壩長軸方向與構造軸線方向一致的特徵。地面高程一般在 430—560 m,丘頂與谷地(平壩)高差一般小於 200 m,屬構造剝蝕侵蝕淺切割寬谷低山丘陵地貌。低山丘陵區主要表現為剝蝕地形,寬谷(平壩)區及河床、河道兩岸區主要表現為堆積地形。
氣候特點
規劃區屬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較豐,夏多雷暴,伏旱頻繁,秋多綿雨,冬季陰沉。據梁平區氣象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 16.6℃,極端最高氣溫 40.1℃,極端最低氣溫-6.6℃,多年平均相對濕度 81%,多年平均日照時數 1322.7h。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256mm,降水年內分配不均,4 月—10 月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 86%,其中尤以 6-7 月降水最多,約占年降水量的 30.2%,12 月至次年 2 月降水約占降水量的 4.86%。
水文
雙桂湖(又名張星橋水庫),建於建國初期1955年,屬國家直管的小一型水庫。集雨面積22.88km2,水庫總庫容709萬m3,正常蓄水位(汛限水位)453.72m。是重慶地區第二大城市淡水湖泊。雙桂湖所在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發生時間與暴雨一致。每年 4 月開始進入汛期,5—9 月是本流域暴雨多發季節,特大暴雨、洪水常發生在此時期。而8 月本流域常發生伏旱,若遇暴雨也有較大洪水發生。10 月以後,副高南移,流域內降水較多,但雨強較小,一般不會形成大洪水。
功能區劃
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區劃為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 3 個功能區。
保護保育區面積為 111.15 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31.76%,其中濕地面積為 111.15 公頃,占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 58.50%。保護保育區為雙桂湖常年平均水位線 453.72 m 所覆蓋的所有水域。保育區的劃定保證了整個濕地庫塘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障了雙桂湖主體的水環境安全。
恢復重建區面積為 179.74 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51.36%。其中濕地面積為 65.03 公頃,占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 34.22%,恢復重建區主要位於保護保育區水域外圍,包括頻寬不低於 10m 的湖濱帶、林地、稻田、農田以及南側河流。
合理利用區面積為 59.08 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16.88%。其中濕地面積為 13.84 公頃,占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 7.28%。合理利用區包括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的 5 個入口區域、北岸東入口至梁山草甸次入口間區域、西側花墳處次入口區域、西側 303 省道-千明村之間區域、南岸谷家廟區域、東側都梁飛雪區域。
資源情況
濕地資源
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濕地分為人工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三大濕地類和永久性河流、庫塘濕地、稻田/冬水田三大濕地型。永久性河流濕地是指規劃區東側安寧河和南側響水河的入湖匯水區;庫塘濕地包括雙桂湖庫塘主體和南岸水塘;稻田/冬稻田濕地是指能種植水稻的農田;沼澤濕地主要為響水河入湖口區域的部分沼澤。
植物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該濕地公園境內共有植物 132 科 397 屬 623 種。其中苔蘚植物 3 科 4 屬 4 種;蕨類植物 19 科 23 屬 31 種;裸子植物 7 科 11 屬 11 種;被子植物 103 科 359 屬 577 種;濕地公園內,被列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植物有 6 種。其中國家 1 級保護植物 1 種,即銀杏 Ginkgo Biloba;國家 2 級保護植物 5 種,分別為蓮(Nelumbo nucifera)、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a)、白及(Bletilla striata)、樟(Cinnamomum camphora)、楠木(Phoebe zhennan)。銀杏、樟等為栽培種,蓮為野生種。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植物資源中,包含著豐富的
濕地植物資源。據調查,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內共有濕地維管植物 197 種,其中水生維管植物有 34 種,水域分布主要為眼子菜科、水鱉科、滿江紅科、浮萍科植物;濕地分布則以禾本科 Gramineae、莎草科 Cyp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薔薇科 Rosaceae 和菊科 Compositae 為主。(詳見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維管植物名錄)。根據《
中國濕地植被》(郎惠卿,1999)的統計資料,我國共有濕地維管植物 1477 種,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濕地維管植物 197種,占我國濕地維管植物總種數的 13.34%。其中,沉水植物 10 種,漂浮植物 2種,浮葉植物 4 種,挺水植物 18 種,濕生植物 163 種,沉水、漂浮、浮葉、挺水和濕生植物分別占濕地公園內濕地植物總數的 5.08%、1.02%、2.03%和 9.13%和 82.74%。
動物資源
濕地公園地處華中區西部山地高原亞區。共有脊椎動物 207 種,隸屬 29 目,68 科;其中魚類 5 目10 科 21 種,兩棲類 1 目 4 科 9 種,爬行類 2 目 7 科 18 種,鳥類 15 目 35 科 137種,獸類 6 目 12 科 22 種。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有屬《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劃定的“極危”鳥類 1 種,即青頭潛鴨(Aythya baeri),劃定為“易危”鳥類 1 種,即紅頭潛鴨(Aythya ferina)。國家Ⅱ級保護鳥類 10種,即鴛鴦(Aix galericulata)、鶚(Pandion haliaetus)、鳳頭蜂鷹(Pernisptilorhynchus)、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日本松雀鷹(Accipiter gularis)、普通鵟(Buteo buteo)、白尾鷂(Circus cyaneus)、游隼(Falco peregrinus)、燕隼( Falco subbuteo)、斑頭鵂鶹(Glaucidium cuculoides)。屬《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劃定的“易危”鳥類 1 種,即鴛鴦(Aix galericulata)。重慶市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有小鸊鷉(Podiceps ruficollis)、黑頸鸊鷉(Podiceps nigricollis)、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彩鷸(Rostratula benghalensis)、鳳頭鸊鷉(Podiceps cristatus)。重慶市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黃葦鳽(lxobrychus sinensis)、灰胸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
四聲杜鵑(Cuculus micropterus)。長江上游特有魚類 1 種,即半䱗(Hemiculterella sauvagei)。兩棲動物中屬重慶市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有3 種,包括澤陸蛙、沼水蛙、
黑斑側褶蛙。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15 年 12 月 31 日,國家林業局的林濕發【2015】189 號檔案下達了《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河北張北黃蓋淖等 137 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批准雙桂湖濕地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2017 年,通過近 3 年的試點建設,雙桂湖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國家林業局關於 2017 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7】148 號)。2018 年 2 月 2 日,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得到國家林業局正式授牌。
2021年6月10日,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被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列入“2021年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名單。
基礎建設
梁平區委、區政府於 2017 年 3 月,批准成立了事業單位性質、全額財政補助、正式人員編制 6 人的重慶市梁平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2019 年 3 月,區委區政府同意批覆 28 人編制的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濕地公園建設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基本理念,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劃分為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 3 個功能區。它們將雙桂湖自然景觀、濕地和人的活動完美地融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