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市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5〕183號,以下簡稱《意見》)。為方便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經市政府網站約稿,市衛生計生委對相關政策作如下解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 目的:方便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一、《意見》出台的背景
無論是從醫療資源分配,還是從民眾的就醫習慣來看,優先“去大醫院”已經成為民眾就醫的一種普遍現象,這使得整個醫療服務呈現出大醫院處於“戰時狀態”的“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狀態。
2014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到鎮江市了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問題時指出,大城市的一些大醫院,始終處於“戰時狀態”,人滿為患,要切實解決好這個問題。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在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劉延東副總理強調,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民眾有序就醫。市委將開展分級診療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各級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納入今年深化醫改6項重點任務之一。
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是實現醫療服務均等化,構建有序就診秩序,有效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緩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措施。年初,市衛生計生委對永川區等部分先行開展分級診療試點的區縣進行了實地調研,在此基礎上會同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門牽頭起草了《重慶市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討論稿)》。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出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市衛生計生委會同市人力社保局對《意見》進行修改。同時與市財政局、市物價局、部分委屬醫療機構、區縣人民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分片區召開區縣人力社保局、衛生計生委、醫療機構座談會,廣泛徵求各方對《意見》的意見和建議。召開了由市委宣傳部、市綜治辦、維穩辦、信訪辦、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物價局、公安局、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的風險評估會。在此基礎上,數易其稿,形成了此《意見》。
二、《意見》的要點
《意見》由總體要求、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分級診療保障機制和工作要求4部分組成。工作目標按照國家要求推進。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為主要任務。
《意見》通過明確醫療機構診療服務功能定位、加強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區縣(自治縣)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和加快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等措施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
《意見》提出5項分級診療保障措施,一是建立簽約服務制度。居民或者家庭可自願選擇基層醫療保險機構簽約就近就醫。二是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的非基本藥物配備,方便此類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取藥。三是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按照規定轉診的,按就診醫院最高級別只收取一次起付線。四是推進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探索建立不同層級的醫療聯合體,在聯合體內實現分級診療。五是完善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實現轉診和預約掛號患者在三級醫療機構優先就診。
三、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為什麼要實施分級診療
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截至“十二五”末,廣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伴隨老齡化、城鎮化等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長迅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給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帶來了挑戰,主要體現在現有醫療服務體系布局不完善、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滿足激增的預防、治療和康復、護理等服務需求。另一方面,經濟新常態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面臨提能增效的重任,以三級醫院為主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不僅使用了大量優質醫療資源,還引起居民就醫不便,造成醫療費用負擔加重,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在上述背景下,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構建分級診療服務體系的要求,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這是新時期深化醫改的一項重要內容,將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旨在扭轉當前不合理的醫療資源配置格局,解決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圍繞城鄉協同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依託廣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探索合理配置資源、有效盤活存量、提高資源配置使用效率的醫療衛生服務體制架構,推動黨和政府為保障人民民眾健康所做出承諾的實現。
(二)分級診療制度內涵是什麼
分級診療制度的內涵概括起來16個字,即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基層首診就是堅持民眾自願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雙向轉診通過完善轉診程式,重點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逐步實現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有序轉診。急慢分治是通過完善亞急性、慢性病服務體系,將度過急性期患者從三級醫院轉出,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急慢病診療服務功能。上下聯動是在醫療機構之間建立分工協作機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
(三)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總的原則是以人為本、民眾自願、統籌城鄉、創新機制。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將便民惠民、實現社會效益作為第一準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完善分級診療服務模式,方便人民民眾看病就醫。民眾自願就是不強制、不一刀切,通過政策引導,讓患者自願到基層首診。統籌城鄉就是要對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和布局。創新機制是要結合實際,立足試點、立足實踐、總結經驗、逐步推廣,為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提供保障。
推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要堅持政府主導,從醫療服務體系結構布局、資源投入與配置、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入手,要結合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分級診療模式,既符合醫學科學基本規律,又體現創新性,兼顧人民民眾、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等各方責權利。
(四)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分級診療服務體系中如何定位
城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城市三級中醫醫院充分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中醫診療服務和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門診診療服務。
城市二級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
縣級醫院主要提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症患者搶救和疑難複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提供診療服務,會同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慢性病醫療機構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等提供治療、康復、護理服務。
(五)政府各部門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中的職責分工如何
分級診療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共同協作。其中,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規劃、設定、審批和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明確雙向轉診制度,最佳化轉診流程,牽頭制定常見疾病入出院和轉診標準,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支付,指導相關學(協)會制定完善相關疾病診療指南和臨床路徑。發展改革(價格)部門負責完善醫藥價格政策,落實分級定價措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監管,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推進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改革,完善績效工資分配機制。其它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及時出台配套政策,抓好貫徹落實。
(六)我市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如何
“十二五”期間,我市基層衛生工作通過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保障公益性、調動積極性、維護可持續性的運行新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顯著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實現了“一鎮一衛生院、一街道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村一室”全覆蓋。開展鄉村醫生和城市社區全科團隊簽約服務,以基本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為重點向簽約居民家庭提供家庭醫生契約式服務,增進了民眾與基層的聯繫,為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奠定了基礎。通過開展中西部農村地區衛生人員培訓、城市社區衛生人員服務能力建設、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和城市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等項目推進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
(七)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對廣大人民民眾和患者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需要提高廣大人民民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分級診療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改變原有的就醫觀念和習慣。通過公共媒體等手段,提升廣大社會民眾的疾病防治知識和對醫學科學的認識和理解,引導患者樹立科學就醫理念,提高科學就醫能力,合理選擇就診醫療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