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我們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堅持“1234”戰略思路,團結和帶領全區幹部民眾,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努力奮鬥,集中精力狠抓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社會民生改善和法治政府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本屆政府的良好開局。
——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積極應對複雜的巨觀形勢,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和調控,努力把握髮展主動權。全力以赴穩增長,地區生產總值766億元,增長13.7%,高於全市增長速度;區域稅收164億元,增長13.9%,區級財政收入61.5億元,增長20.2%,其中稅收占比65.2%,在全國及全市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實現了量質齊升。“三輪驅動”增後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2.6億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5.1億元,增長17.1%;實際利用內資187.5億元,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9.28億美元,總量居全市區縣第二。持之以恆調結構,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達63%,較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打造寬鬆的投資與發展環境,非公有制經濟占比超過50%。更大力度惠民生,統籌運用公共財政、民生項目、激勵政策等手段,加大財政民生投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3元,增長11.5%,其中,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1元,增長17.6%。
——改革試點取得突破。突出搭建平台、健全機制、最佳化政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主動爭取,改革試點上升為市級戰略。市政府專門出台《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給予渝中“三大目標、六大功能”定位,納入市級重要發展戰略布局。先行先試,基本形成配套政策體系。國家發改委確認《渝中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鼓勵類指導目錄》;市政府給予資金、財稅、項目等核心政策支持;配套出台《渝中區促進服務業發展政策》。同步對接爭取,24個市級部門與我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爭取資金支持3.3億元、重大項目支持34個。上下聯動,初步建立統籌推進機制。主動爭取國家發改委指導,成功承辦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交流會;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推進,市發改委具體協調,市級有關部門參與支持;相應出台全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成立區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九大工程”實施方案,初步建立工作推進“六大機制”。
——產業調整更趨最佳化。縱深推進“三高”發展,提升產業能級,以金融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呈現新變化。金融業強勢支撐,增加值占比31%,區級稅收占比26.3%,星展銀行等13家市級以上金融機構成功入駐,總數達152家,繼續在全市保持總量優勢,連續四年榮膺“最具影響力金融生態區”。商貿商務高端集聚,古馳西部旗艦店開業,新引進國際知名品牌30個、總數達到190個;新引進知名商務服務機構8家、總數達到58家;新認定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19件,總數分別達到5件和76件。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增1個國家級、4個市級文化產業基地,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都市旅遊節影響日益擴大,接待海內外遊客306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68.6億元,分別增長30.1%和33.5%。新興產業拓展空間,吸引入駐104家創意產業企業、19家網際網路企業,成功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部經濟不斷壯大,世界500強企業新增5家、累計達到112家,總部及重點企業新增8家、累計達到171家,完成重點商務樓宇調查,稅收“億元樓”達到20棟。提檔升級步伐加快,實施“熱水瓶換膽”計畫,金鷹財富中心全新亮相,大都會西樓金鷹女人街順利搬遷,升級改造都市廣場等9棟老舊商務樓宇;促進傳統市場向“商場化”轉型,推進朝天門、菜園壩市場調整轉型;味苑地塊、國際大廈等“四久工程”處置成效顯著。
——全域渝中建設加速。延續近年大拆遷、大建設態勢,重大載體建設紮實推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邁上三百億台階,有力支撐了全域發展。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加速發展,重慶金融街建設有序實施,八一賓館地塊、原檢法兩院地塊啟動建設,威斯汀酒店A棟、保利重賓、國泰廣場等項目主體完工,新華國際大廈、英利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投入運營,步行街二期擴容1.2萬平方米,30°特色街吧環境建設與業態調整初步完成,解放碑地下停車場及連線通道項目進展順利,6棟樓宇燈飾建設完成。東部更新加快,朝天門地塊內兩幢高層建築成功爆破拆除,重慶來福斯項目順利奠基;加快下半城歷史街區改造,湖廣會館街區、凱旋路片區加速拆遷掃尾,南宋衙署遺址保護利用規劃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十八梯地塊完成設計公開招標,歸元寺地塊成功出讓。中部繼續發力,重慶中心項目啟動建設,黃花園地塊成功出讓,上清寺重慶網際網路產業園、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西部提速推進,龍湖時代天街17萬平方米商業載體投入運營,單巷子、七牌坊項目順利招商,高九路重慶總部城3萬平方米甲級寫字樓封頂,化龍橋嘉陵帆影一期建成,企業天地開始運營。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千廝門、東水門大橋主塔主體完工,與軌道6號線連線段工程同步推進,紅岩村大橋、渝澳大橋至兩路口分流道、雷家坡立交工程啟動,打銅街道路改造和單巷子道路拓寬工程開工,虎支路、大溪溝水廠接嘉濱路等道路建成通車;最佳化調整成渝客運專線渝中段線路,朝天門汽車站順利搬遷,奎星樓停車庫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全區新增室內外停車位6807個;石板坡、紅岩村變電站主體完工,大坪變電站項目順利實施。
——城市管理邁上台階。完善機制,統籌推進,繼續攻堅,全國文明城區通過複查,環保“創模”通過國家驗收,實現“上台階”年度目標。固化細化機制,深入落實“四化”要求、“五大機制”,總結形成環境衛生精掃細保程式、“先治後管、治管結合、先疏後堵、疏堵得當”整治占道經營思路、“守點、巡路、控面”到崗履職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特色機制,全市多次在我區召開現場推廣會。制定明晰標準,相繼出台數字城管、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市容秩序、園林綠化、老舊小區整治、執法隊伍等“上台階”具體標準,數字城管案件按時核查率、區管主次幹道黑化率等八項重點指標達到100%。“十大戰役”縱深推進,拆除違法建築15.3萬平方米,取締占道經營攤點8700個,規範設定便民商攤1070個;升級改造車行道5.9萬平方米、人行道3.1萬平方米,新建公廁3座、改建30座,清掏整治化糞池300處,維護改造排水管網5.7公里,完成火藥局街等支次幹道管網下地;空氣環境質量滿足二級以上天數334天,比上年增加16天;新增綠地面積36.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9.4%;實施水錶“一戶一表”改造30587戶,完成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173台,近1.5萬戶居民受益,一批城市管理重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民生民利持續改善。統籌整合資源,加大財政投入,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民生保障擴面提標,在全市率先實現免學費高中教育,惠及7200餘名學生;投入1.3億元實施“人生關懷”,惠及50.4萬人次;完善醫療救助政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從人均31元增至36元;出台社會養老機構扶持政策,建成羅漢寺等1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30張;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住院政策內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2%、50%;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14.8%;發放低保金6736萬元;確保廉租房保障應保盡保;完成35個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區域全覆蓋;完成26.3萬平方米危舊房拆遷以及蘭家巷、九坑子等5個片區掃尾。就業創業成效明顯,新增就業人員近4.4萬人,幫助4608名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調查失業率4.6%;鼓勵全民創業,成功創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推出創業項目299個,新增微型企業683戶,帶動就業4765人。公共服務更加優質,教育經費投入達到11.8億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區評估位列全市第一,素質教育取得新進步,出台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實施意見,人民公園國小主體工程、四十二中學生宿舍新建項目基本完工,解放國小綜合改造工程開工;編制智慧型渝中規劃,解放碑公共區域基本實現免費無線上網,城區智慧型化程度不斷提高;創建國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成效顯著,創建指標完成率達到90%,七星崗、菜園壩、化龍橋地區文化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全市重點寺觀羅漢寺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順利;創建國家衛生區十項必備條件基本達標,獲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完成區婦幼保健院遷建,改造臨江門等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建成全區藥品電子監控系統,未發生重大疫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建成常年免費開放的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浮圖關健身步道,參加市四運會金牌總數位居全市第三;完成曾家岩等3個社區便民商圈建設,總數達24個;青春健康教育項目獲得國務院婦兒工委高度肯定,被確定為實施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國家級示範區;重點青少年群體幫扶、分類引導青少年工作經驗在全國宣傳推廣;支持工會發揮作用,職工幫扶和法律援助工作獲得全國先進。社會管理不斷最佳化,在全市率先出台加強物業管理工作意見,完成老舊住宅區物業管理164.5萬平方米、惠及2.4萬戶,全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90%;深化“社區工作日”活動,成為全市唯一的全國社會管理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創造性開展“幸福社區、鄰里如親”活動,榮獲“全國愛心城市”稱號;深入開展警民懇談活動,受到市民普遍好評;投入6115萬元,完成15個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建設。社會保持安全穩定,鞏固開展幹部“大下訪”,強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創新開展信訪聽證,化解中央和市級交辦信訪積案32件,辦結率100%,信訪總量持續下降;調解民眾矛盾糾紛4100餘件,處理消費糾紛1647件,在全市率先建成一站式醫患糾紛調處中心;為困難民眾提供法律援助594件;構建一體化大綜治格局,加強社會治安“六張防控網”建設,刑事案件發案量下降12.9%;推進區屬老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攻堅,完成改制37戶;深入開展“打非治違”,投入4000萬元整治328棟高層建築火災隱患,投入近1億元完成1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整治,完成10棟D級危房排危搶險,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解放碑街道成功創建為全國安全社區,12個街道全部創建為市級安全社區;有序推進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應戰指揮“兩個平台”建設,民防081工程竣工並通過市級驗收。
——自身建設不斷進步。認真執行區人大決議決定,共辦結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政協提案932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96.6%。以改革創新適應區情、促進工作,組建大石化地區管委會、服務業發展辦公室和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調整完善工作考核辦法,統籌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資金調度,保障了資金運轉總體平衡。堅持依法行政,組建政府法律顧問團,探索建立重大契約審查備案制度,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複議審理權試點和行政執法評估試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實行“零障礙”服務,行政審批按時辦結率100%。主動服務、上門服務,深入落實區級領導聯繫總部企業制度,延伸“社區工作日”進園區、進樓宇,為企業切實解決疑難問題。建成“陽光渝中”一網一線一台問政平台,拓寬民眾監督渠道。建成公共資源配置電子化招投標平台,推進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強化審計監督,紮實開展重點領域糾風專項治理。加強廉政風險防控、行政效能督查,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3件。同時,雙擁、國防動員、人口和計畫生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審計、統計、保密、物價、機關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青少年、科普、老齡、殘疾人、地震、檔案、修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在巨觀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全區經濟社會仍然呈現出發展平穩、建設加快、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一年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區人大、區政協的關心、監督和支持,飽含著全區幹部民眾、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廣泛參與。在此,我謹代表渝中區人民政府,向全區65萬人民,向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為渝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2013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認真研判全年形勢,挑戰機遇並存,形勢依然比較嚴峻。國際經濟處於深度調整期,雖然相對趨穩,但要全面復甦還需時日。國家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對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求更高。全市各區縣繼續保持競相發展態勢,區域競爭更為激烈。渝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更為突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渝中的獨特地位和人民民眾的期盼還有差距;“4+3”產業提升能級、最佳化結構、融合發展的任務還很艱巨;交通、環境等“瓶頸”制約依然突出,老、舊城區品質提升壓力較大;中心城區社會管理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政務工作的體制機制還需進一步最佳化。
當前,我們仍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總布局的發展目標,我國仍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將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的新要求,契合渝中的特點、優勢和發展方向。全市“一統三化兩轉變”和建設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縱深推進,對於渝中發揮城市核心功能、加快發展,提出新的使命要求。區域發展環境和基礎條件不斷改善,轉型升級步入正軌並初見成效,綜合優勢逐步顯現,全區上下齊心協力謀發展、推改革、乾工作、抓落實的氛圍愈加濃厚。只要全區幹部民眾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紮實工作,就一定能攻堅克難,不斷取得更大的成績。
各位代表,根據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渝中未來發展目標和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本屆政府五年工作總體任務,2013年區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堅持“1234”戰略思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細化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區“十二五”規劃年度工作計畫,加強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轉變作風,鼓足幹勁,持之以恆抓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產業轉型升級、社會民生改善和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社會管理創新,努力推動渝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實際利用內資200億元、外資8.5億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5‰以內。
為完成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加大改革力度,最佳化發展環境,把握綜合平衡,最佳化公共資源配置,加強公務員作風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全力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服務業改革發展,促進產業能級升級
根據發展定位,深化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狠抓重點,細化落實市政府相關政策支持和區級政策,細化推進“九大工程”年度任務,細化對接市區戰略合作協定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加強督查考核,帶動最佳化產業結構,努力建設內陸開放樣板區。
(一)堅持高端發展。一是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核心區。堅持金融首位思想,發揮解放碑金融機構集聚優勢,培育化龍橋區域金融功能;繼續強化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集聚發展態勢,積極引進外資、創新型、結算類金融機構入駐,引進市級以上金融機構5家;引導金融機構發展高附加值業務,創新金融產品,提高對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水平;完善政策激勵,搭建信息平台,提升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二是加快建設西部購物之都。優先布局環球概念店、西南旗艦店、保稅免稅店,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0個;最佳化解放碑中央商務區規劃,重點突出“一心四門”商業拓展布局,完成解放碑步行街國泰片區擴容工程,引導世貿大廈裙樓等業態調整;培育提升大坪、化龍橋地區商業功能,形成商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深化朝天門市場搬遷調整方案,加快傳統市場“商場化”轉型步伐,發揮軌道交通發達、線路交匯疊加的優勢,科學規劃布局商業業態。三是加快建設西部商務服務高地。集聚要素服務、會計評估、法律仲裁、信息諮詢、行銷貿易等品牌機構和行業協會,引進國內外知名商務服務機構5家;引導重點商務企業創建品牌、開拓市場、提升影響力;承接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搭建與製造業園區的對接平台,擴大輻射能力。四是加快建設西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強區。統籌推進重慶特有的文物資源和文化資源利用工作,樹立文化興區、文化強區的理念,科學制訂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加快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項目實施,推進南宋衙署遺址公園、“九開八閉”重慶母城風貌帶、湖廣會館街區等重點項目;不斷提升日月光廣場、重慶天地、龍湖時代天街等都市時尚休閒聚集地品質;加快推進較場口中央娛樂區建設;繼續辦好都市旅遊節、解放碑購物狂歡節等品牌節會活動。五是加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區。推進高九路電子商谷建設,實施電子商務“雙推”計畫,啟動線上朝天門等示範工程,支持商業龍頭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平台,打造2個電子商務特色樓宇,引進3個電子商務龍頭企業設立區域性總部。六是加快創意產業發展。引導創意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中山薈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產業亮點。
(二)加快開放發展。一是強化擇商選資。圍繞產業發展重點、城區功能定位,針對區域商業商務載體集中放量態勢,進一步創新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政企聯手、部門聯動、專業機構參與的招商機制,突出樓宇、園區等招商載體,以商招商、整體招商、聯合招商,加快載體利用步伐,引進世界500強企業4家,加快載體利用步伐。二是引導企業“走出去”。支持協信集團、民生輪船等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到OTC掛牌、託管;引導康德集團、金夫人集團等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設立分支機構。三是搭建服務外包發展平台。推動成立服務外包產業聯盟,打造服務外包產業特色樓宇,建設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四是深化城市行銷。加大與國外友城、境外機構、國內城市間的聯動合作,組織策劃高層次城市行銷活動,系統提升渝中城市形象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和美譽度。
(三)促進集聚發展。一是打造服務業集聚區。編制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完善管委會管理機制,強化服務經濟發展職能,打造解放碑、大坪、化龍橋、高九路等服務業示範集聚區。二是壯大樓宇經濟。推進高品質商務載體建設,繼續實施“熱水瓶換膽”計畫,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改造一批老舊商務樓宇。三是發展總部經濟。編制總部經濟發展規劃,出台總部企業認定標準,建立分類扶持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行商務樓宇“社區化服務企業”試點,新增總部企業5家。
(四)實施創新發展。一是標準化推動創新。組織開展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示範,重點推進商務樓宇物業服務、餐飲服務、都市旅遊等標準化項目,制定、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5項以上。二是品牌化推動創新。挖掘培育“老字號”,大力引進外來馳名商標,指導企業註冊商標1000件、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10件、知名商標10件。三是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完善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功能,實施現代服務業科技行動,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個,專利增長20%。四是營造創新氛圍。堅持推動政府創新與企業創新相結合,制定出台服務業發展特色創新考核辦法和鼓勵企業創新發展辦法。
(五)最佳化發展環境。一是突出環境改善。著力解決停車難問題,加快解放碑及周邊停車場和地下連線通道項目建設,出台商務、商住樓宇定時停車引導辦法,新增室內外停車位不低於5000個;著力解決企業周邊環境問題,持續開展商務樓宇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著力解決上班族用餐困擾問題,引導支持餐飲配送企業創新經營方式,提高服務質量。二是強化服務助推。進一步完善服務企業機制,對接落實各項產業政策和有關市級行政管理許可權下放政策,堅持重大問題分級協調、首辦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一統兩分三級”服務企業、服務民生的新途徑,以情留人、以情留企,穩商留資。健全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提升信息管理和共享水平,推進政務、商務和社會誠信建設。依法查處食品藥品安全違法案件,創建國家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區。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打造“消費放心區”。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管理辦法,抓好急需高層次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商貿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輪訓、金融人才聚集等人才培養計畫,設立人才專項資金,開展優秀服務人才評選表彰活動。
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促進城市品質升級
堅持民生導向、規建管並重、突出品質和彰顯特色的原則,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和環保“創模”成果,努力建設名副其實的國際都市形象區。
(一)提高城市規划水平。一是站在擔當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助推重慶城市科學發展的高度,著眼大局,立足長遠,提高水平,完善渝中區分區規劃以及各項專項規劃,切實研究把握好渝中城市總體規模、功能結構和規劃布局,研究確定科學的規劃實施時序和供求平衡關係,有效做好城市規劃與人口布局、基礎配套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銜接。二是修編渝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研究半島形態規劃,凸顯代表重慶特徵的山水城市和歷史文化特色。三是研究最佳化全區綜合交通規劃和解放碑、大石化等重點片區交通改善規劃、停車設施規劃,提高中心區城市空間的人文關懷水平。四是加強公共配套、能源保障、管網設施、地下空間等規劃,以及菜園壩地區等重點片區的規劃工作,增強城市發展的承載能力。五是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及評審論證,提高項目實施的科學性和建築設計水平。
(二)加快全域渝中建設。一是東部中央商務區。全力推進朝天門重慶來福斯項目,提速建設集甲級寫字樓、高端酒店、大型購物中心、高端住宅於一體的高品質城市綜合體;完善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綜合服務功能,重點建設重慶金融街等高端商務商業載體、高端酒店、標誌性文化設施,著力推進節約街、蘭家巷、民眾藝術館、歸元寺、興隆街、解放碑時尚文化城等地塊開發建設,力促保利重賓、國泰廣場、京劇團地塊裙樓、威斯汀酒店寫字樓、環球金融中心商業部分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快誼德美食城等7個“四久工程”處置。二是西部大石化地區。圍繞打造渝中西部都市新核,提升新興商業商務功能,力促時代天街、七牌坊、單巷子、恆大名都高端住宅等項目加快建設;提速化龍橋重慶國際商務區功能培育,加快重慶天地項目建設;推動高九路重慶總部城高端酒店和寫字樓建設及竣工投入使用。三是中部地區。加強綜合開發、功能互補、整體銜接,加快重慶中心項目建設,推進黃花園等地塊開發。
(三)完善城市綜合配套功能。一是建設暢通型城區。配合推進成渝客運專線渝中段、東水門大橋、千廝門大橋、紅岩村大橋、渝澳大橋兩路口分流道等市級在區重大交通項目;啟動大化路、錦程路建設及醫學院路道路改擴建,推進雷家坡立交建設,完工打銅街、永年路等道路改造;完成智慧型交通一期建設,最佳化交通組織管理。二是建設安全保障型城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兩個責任”,堅決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整治危舊房集中區、高層建築等重點領域、重要部位安全隱患,實施肖家灣金庫危岩帶等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整治無主化糞池300處,啟動燃氣安全隱患綜合整治,推進長濱路儲奇門—朝天門段護岸擋牆加固工程,創建2個全國安全社區;推進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的有效銜接;加快大坪、石板坡、紅岩村等變電站、石板坡—順城街變電站電纜隧道建設,啟動朝天門、七牌坊變電站建設;改造住宅老舊電梯181台、水錶“一戶一表”1.5萬戶;強化保障、整合資源,完成已開危舊房片區拆遷掃尾,推進零星危舊房改造工作。三是建設智慧型型城區。推進3G網路建設和光纖到戶,實施無線渝中二期工程建設,基本實現人流密集的公共區域WIFI免費上網;開展智慧型商區、樓宇、社區認定,啟動政務雲、健康雲建設。四是建設生態園林型城區。推進環境保護藍天、碧水、寧靜、生態四大行動;努力提高空氣品質水平;提升園林綠化管理水平,發展城市立體綠化,發揮綠化整體功效。五是建設低碳型城區。積極爭取國家和市級節能減排政策資金支持,推廣運用綠色科技、低碳材料、節能產品;結合全市“公交都市”試點,推行低碳交通方式。
(四)創建一流城市管理。一是最佳化管理機制。嚴格落實區域格線化、管理網路化、標準規範化,推進粗放管理、經驗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進一步固化、健全、落實“五大機制”,實現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化、操作規範化、成效示範化;推進“十大戰役”由總體覆蓋向重點突破和品質提升轉變,集中精力解決城市管理老大難問題、易反彈問題和獨特區情地理導致的特殊問題。二是完善市政設施。推進大型垃圾中轉站建設,升級改造王家坡垃圾站,新建、改建一批公廁,維護改造排水管網2公里。三是提升市容環境。升級改造車行道、人行道2萬平方米;拆除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整治機動車亂停亂放,強化執法,規範管理,改善交通秩序;整治占道經營,繼續規範升級一批便民商攤。四是突出特色亮點。打造城市環境整治管理品牌,健全完善老舊社區綜合整治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將更多的社區小巷培育為文化展示區和民俗旅遊區、和諧居住區;打造自主物業管理品牌,完成300萬平方米老舊住宅區物業管理任務;打造半島燈飾品牌,推進樓宇及夜景燈飾建設;打造數字城管品牌,穩步提高按時處置率、結案率。
三、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促進民生幸福升級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與經濟發展、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安全穩定、作風轉變的有機結合,堅持標本兼治、點面結合,發揮好政府主導和人民主體兩個作用,努力建設社會和諧示範區。
(一)更加重視就業創業。一是積極推進充分就業工程,完成就業培訓3500人,幫助4000名困難對象實現就業,開發500個公益性崗位,新增就業3.8萬人。二是通過政策支持、平台孵化、園區帶動和培訓指導等措施,大力培育市場主體,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引導個體工商戶向企業轉化,促進中小微企業存活成長,新建1個現代服務業微型企業創業園,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500萬元,發展微型企業600戶,新增市場主體5500戶。
(二)促進社會事業優質均衡發展。一是推進中國小校校點科學規劃布局,最佳化教育優質資源配置,有效治理義務教育擇校亂收費,創建國家首批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校際幹部教師交流。加快在建學校工程進度,完成解放國小綜合改造主體工程,建成人民公園國小並投入使用。二是創建國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啟動數字圖書館、圖書館總分館二期建設,建成周順愷美術館,加快羅漢寺保護修繕等項目進度,實施“文化大禮包”等6項文化惠民工程。三是開展國家衛生區創建十大專項行動,推進市中醫骨科醫院擴建選址,啟動區牙科醫院、區衛生監督所業務用房改擴建,推行健康管理服務進居家、進樓宇。四是發展體育事業,舉辦全區第三屆運動會,新建1個國民體質監測站,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三)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一是繼續推進各類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強化社保基金征繳監管,完成4個街道勞動就業社保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二是落實最低生活保障與經濟發展、物價上漲“雙聯動”機制,強化物價監測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三是加強社會救助力度,創新設立3-5個街道社會救助工作站,完善救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四是多形式、多途徑、高品質發展養老服務,建設區福利院化龍橋分院和玫瑰灣分院,改造1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新增養老床位300張,培育2-3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五是繼續實施“人生關懷”。
(四)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明程度是經濟和物質發展的成果,更對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強大的能動作用。渝中作為重慶的核心區、“首善之區”,有責任也有能力率先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文明素質。一是進一步強化宣傳,健全全民參與機制,讓民眾成為文明創建的最好支持者和最終受益者。二是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視窗文明創建活動,營造濃郁的社會文明風氣,保持並推進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和國家衛生城區向更高水平發展。三是強化全社會法制觀念,增強社會秩序的科學有序管理,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五)創新推行“四社一工”模式。一是推進社區自治。切實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職能,進一步完善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不斷提高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水平。二是發展社區服務。完善社區工作站公共服務功能,完成5個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建設。深化5個“10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三是提升社區工作者規範化程度。完善社區工作者準入、培訓、管理、考評、待遇、退出機制,提高素質能力;培養、引進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實現每個社區都擁有1-2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四是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出台扶持辦法,設立專項資金,重點培育和扶持一批公益服務、文化體育等類別的社區社會組織,鼓勵社會組織承接社會服務和社區事務。五是建設社區義工隊伍。制定志願者管理辦法,開展志願服務記錄製度試點,培育專業化志願者隊伍。同時,推進社區工作信息化,建設區、街、社區三級信息平台和網路,推進社會事務管理格線化,整合城市管理、社會治安、勞動社保、人口管理等各類人力和公共資源,促進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有效對接。
(六)深入化解社會矛盾。一是加強民眾工作,進一步豐富“社區工作日”內容和形式,持續開展“幸福社區、鄰里如親”活動,通過民眾工作化解信訪矛盾。二是加強矛盾排查化解,強化醫患、物業管理、勞務、消費、股權等矛盾調處,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作用。三是規範完善信訪救助、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機制,保障民眾訴求表達和合法權益。四是持續抓好“八類”疑難信訪矛盾化解,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分類處理,有序推進,切實解決一批問題。五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增強百姓安全感,提升民眾滿意度。
(七)最佳化重點人群管理服務。一是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強化用工管理等“六項管理”,提升勞動就業等“十項服務”,細化管理服務措施。二是加強對違法犯罪青少年群體、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的幫教、管控和救治,幫助其回歸社會。三是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健全新型社區矯正模式,理順監管體制,明確工作責任,完善網路體系,建設社區矯正幫教管理服務中心。四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強化政策宣傳,擴大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覆蓋面,推進出生缺陷三級干預全覆蓋,增加兒童聽力篩查等項目,深入實施青春健康教育項目,提高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水平。五是發展殘疾人事業,實施扶殘助學、康復救助、就業扶持、陽光托養、輔具適配等殘疾人扶助項目。六是強化人口管理服務基礎工作,提高人口信息掌握、管理和使用水平,建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婚姻登記處辦公用房,加強殯儀服務工作。
(八)加強政權基層基礎建設。推進區武裝部辦公樓遷建、區法院遷建、菜園壩街道辦事處辦公用房建設。加快實施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聯動指揮系統、金盾工程二期項目。啟動區公安分局“三所一隊”及戰訓基地項目,完成菜園壩、化龍橋、石油路派出所、交巡警支隊隊房綜合改造,推進大坪、七星崗派出所新辦公用房建設,加強治安崗亭建設,強化社區警務工作。
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努力建設職能科學、結構最佳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全力服務人民民眾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一)堅持改革創新。最佳化機制、整合資源、提高效益,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以改革的紅利加快發展。健全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完善項目管理辦法,提高計畫安排和組織實施的工作效能。最佳化政府投資項目決策機制,修訂管理辦法,落實項目法人制,規範前期工作,建立項目評估制度。深入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提升街道統攬區域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穩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加強財政債務風險控制和資金調度。最佳化整合人、財、物和信息資源,探索國有資源有效管理新途徑,深入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加強政府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強化決策跟蹤反饋與責任追究,堅持任務數量化、工作項目化、措施具體化、考核機制化,狠抓督查督辦,強化獎懲逗硬,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
(二)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落實中央“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要求,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擴大政務公開範圍,增強政府行為透明度。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諮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政府決策程式,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加強規範性檔案審查,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能。堅決查糾執法不力、執法違法、執法擾民、執法尋租等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以政府依法行政帶動民眾依法行為、依法維權。開展“六五”普法中期督導,爭創全國法治區縣創建先進單位。開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
(三)堅持轉變作風。幹部作風問題關係到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和工作落實,必須加大公務員隊伍的工作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市委和區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相關規定,強化制度建設,健全長效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堅持密切聯繫民眾的作風,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實實在在做人做事,精簡會議、活動和檔案,低調務實、少說多乾。堅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嚴控“三公”經費。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增強大局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提高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等行政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四)堅持廉潔從政。圍繞“廉潔渝中”建設,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廉政準則,切實做到廉潔從政、乾淨幹事。認真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築牢城市規劃、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政府採購、投融資、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防線,以制度管人、管錢、管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持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及時糾正和查處侵害國家、集體和民眾利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