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決議

2001年9月26日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決議
  • 頒布單位:重慶市人大常委會
  • 頒布時間:2001.09.26
  • 實施時間:2001.09.26
實施科教興渝戰略以來,我市的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科技、教育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市科技、教育發展不夠平衡,一些體制性、機制性和觀念性障礙沒有根本解決,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弱,科技、教育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還不充分,科教興渝任務十分艱巨。為此,中共重慶市委作出了《關於加快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決定》,《決定》正確估價了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基本狀況,明確了科教興渝的總體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我市實施科教興渝戰略的一個重大舉措。為了貫徹市委《決定》,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推動科教興渝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實現我市“十五”計畫和辦好江總書記交辦的“四件大事”,真正使科技和教育成為加快我市全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特作如下決議:
一、加快科技改革與發展,增強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努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力爭在幾年內把我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的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科技信息中心、科技商品和技術市場集散地、科技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新型科技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技機構、高等院校為依託,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基本途徑,以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為目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各級政府要依法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和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進一步完善稅貸優惠政策,支持新產品試製、中間試驗、重要科學研究以及成果轉化。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加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進一步辦好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和北部新區,儘快理順管理體制,用足用好優惠政策,使他們成為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要重視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其在科教興渝中的作用。要落實科普經費,加強科普設施建設,大力開展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二、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創立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體制與機制。切實把教育納入科教興渝戰略重點優先發展,納入現代化建設的整體布局統籌考慮,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教育運行新機制。進一步強化基礎教育,改善辦學條件,堅持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高等教育發展,培育國家一流名牌大學和知名大學。要立足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就業培訓體系。積極發展網路化和遠程式教育,加強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各級政府要依法確保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實施教育“十大工程”,抓好中國小危房改造和移民遷校,支持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三峽庫區教育事業發展。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將素質教育貫穿教育的始終,以培養受教育者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中心,充分反映時代要求和未來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造就更多更好的各類人才。
三、推進農業和農村科技進步,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要認真落實政府主導農業的原則,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切實把農村經濟的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為主線,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發展特色農業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業的產品品質、產業素質和綜合效益,推動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兩個重要轉變。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以及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重視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加強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改革和建設,強化農業科普宣傳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重視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網路。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快農業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和推廣,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農業綜合開發,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四、依靠科技,振興工業。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大投入,重點培育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三大高新技術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要深化企業改革,形成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運行機制,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要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加快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引進、運用,推進傳統工業的最佳化升級。要加快電子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嫁接的步伐,運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要大力支持科技人員和社會力量創辦民營科技企業,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
五、依靠科技,加快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要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圍繞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環保科技產業。要加強環保和建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運用、推廣和諮詢服務,促進環保和建築產業現代化進程。要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快小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防治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建設山水園林城市。
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第三產業。廣泛運用數位化、網路化、會計電算化等信息化技術,提高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普及程度。加快實現政府行政管理、社會公共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和金融、財稅、貿易、旅遊、文化等領域的信息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逐步實現貿易手段的現代化。
七、加強領導,確保科教興渝工作的各項任務真正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及其領導要高度重視科教興渝工作,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充分發揮科教領導小組作用,理順科技管理體制和技術創新體制,在用好國家現有政策的同時,要結合實際,制定相配套的政府規章,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搞好規劃、協調、指導和服務,處理好科研、孵化、產業化和單位地區的利益關係,切實解決科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市、區縣(自治縣、市)兩級科技、教育主管部門的綜合管理職能,切實加強對科技、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科教興渝的要求,樹立全局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明確分工和責任,密切配合,形成科教興渝的強大合力。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人才政策,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充分調動廣大科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轉變觀念和職能,尊重科教自身發展規律,保障科教興渝戰略的順利實施。
八、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法制建設,依法保障科教事業的發展。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科技、教育地方性法規,加大對貫徹實施科技、教育法律法規情況的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對同級政府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依法保障科教工作者的合法權利,依法促進科技、教育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和科教興渝工作的健康發展。
實施科教興渝戰略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全市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條戰線和廣大幹部民眾都要在中共重慶市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和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市委《決定》,關心支持科教興渝,自覺參與科教興渝,合力推進科教興渝,為實現重慶新的振興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