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國小
- 創辦時間:1942年
- 類別:國小
- 所屬地區:重慶市
學校介紹,辦學背景,
學校介紹
947年至1949年間,時任中共地下黨津巴支部書記的塗舉彬、支委陳方宇、地下黨員文晉濤等同志先後在走馬國小和走馬國小第二中心校(新房子國小)任教,因此,走馬國小又成為中共地下黨津巴支部的地下聯絡站,走馬國小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
1949年解放以後,走馬國小由文昌宮遷至禹王廟現走馬國小校址,學校發展到十二個班,學生六百餘人,教師二十多人。1969年學校“下放到大隊辦”,走馬中心校因此停辦,1977年恢復鄉中心校,將在走馬街禹王廟的石板村國小改名為走馬中心國小。重慶直轄後,走馬鄉區劃調整,由原巴縣劃歸九龍坡區管轄,後撤鄉建鎮,走馬鄉中心國小更名為“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國小校”。培養出英國愛丁堡皇家科學院院士李順強在內的一大批莘莘學子。走馬國小已經歷了百餘年歲月的蒼桑,經過數代走馬國小人的辛勤耕耘,走馬國小綠草如茵,樹影婆娑,鳥語花香,書聲琅琅。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國小地圖
走馬國小現有21個教學班,1000多名學生,50名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占93%。已擁有區級骨幹教師10名,高級教師26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也再上新台階,成為九龍坡區八所標準化配置的學校之一,多次獲得九龍坡區辦學水平督導評價一等獎,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區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教研月活動先進學校,區行風評議先進集體,招生送生先進集體,區文明單位,區先進基層黨支部等殊榮。
辦學背景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是有名的“民間文學之鄉”, “走馬故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魏顯德、魏顯發這樣能講上千則民間故事的“東方格林兄弟”,有數百人的民間故事、民間歌謠講唱群體,民間文學資源非常豐富。在這種背景下,走馬鎮國小從2000年 ,提出了“創辦民間文化特色學校”的構想。為此,學校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了蒐集、整理、研究民間文化的活動,還要求中、高年級學生不僅採錄、蒐集、整理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還要對走馬鎮的民俗、信仰、禁忌等進行調查,撰寫調查報告以及一些簡單的民間文化傳承的小論文。通過一系列活動,全校師生蒐集民間故事2500餘個,民間歌謠2800多首,民間諺語2200餘條。經過數年的努力,學校整理編輯出版了《黃葛樹下是我家——走馬民間故事集.學生版》,已整理編輯好擬出版《走馬民間歌謠選》、《走馬民間諺語選》等書。《中國教育報》對走馬國小師生開展的這項活動進行了全面報導,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王倩予教授看到走馬國小師生開展的這項活動收到良好效果時,十分高興地撰文指出:“走馬國小師生開展的‘弘揚民間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爭創特色學校’的活動,其意義是遠非我們所能夠限定的。”在關於民間文化與校本課程開發中,走馬國小不斷吸納新的課程理念,重建知識結構,激發了全校師生創造的潛能,全面實現了課程開發、學習方式轉變和民間文化傳承的“三贏”。重慶市九龍坡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命名授牌走馬國小為“民間文化特色校園”、“民間故事校園”,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命名為“民間文化教育特色學校”。
改革開放以來,走馬國小這所百年老校在現任校長李英的帶領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