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會計系成立於1993年,2002年成立會計學院。會計學專業於198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現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兩個專業,其中,會計學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點,會計學是學校首批品牌學科建設項目。會計學專業為學校首批品牌專業。 會計學院現有教師50人,其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7名。教師隊伍中有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名,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後備學科帶頭人2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工學院會計學院
- 創辦時間:2002年
- 院長:現為何建國教授
- 總支書記:馮俏彬副教授
- 副院長:為黎明教授、陳旭教授
學校概況,現任領導,學科特色,教學改革,社會服務,
學校概況
會計學院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系三個教學研究系部,會計手工模擬和會計信息化兩個實驗室,建有重慶市財會研究與開發中心(重慶市唯一會計重點人文社科基地)、重慶市註冊會計師培訓中心(重慶市唯一)、重慶市會計人員考試培訓中心(重慶市唯一)和重慶市高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心。是重慶市財務信息化專家組組長單位。
現任領導
會計學院現任院長為何建國教授,總支書記兼副院長馮俏彬副教授,副院長為黎明教授、陳旭教授。
學科特色
近年來,會計學院教師在《會計研究》、《財政研究》等專業核心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13部,承擔省部級課題25項,科研經費近300萬元,獲省部獎勵10餘項。會計學院將以下領域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已初具學科特色:
比較財會學科研究採用比較研究方法,從理論、實務和歷史等不同層面,橫跨不同社會經濟制度與價值觀念,探尋各國會計的共性與特性,分析其差異及原因,尋求協調的途徑,探索會計國際化與本國特色有機結合的理論及方法。
財務信息化研究採用理論研究與軟體開發相結合的方式,強調理論研究與開發和套用相結合,注重學科發展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從宏、微觀會計電算化管理及相應制度設計、電算化審計、電算化會計方法及規範等方面進行研究。致力於大中型企業及企業集團會計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研究大中型企業及企業集團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面臨的有關問題及解決方案,促進會計電算化向財務信息化的轉軌。
資本運作與控制制度研究將經濟體制改革與大中型企業及企業集團經營方式轉變緊密相連,創造性將資本運作與財務管理、經濟學等相融合,注重對資本運作、控制制度設計等涉及的相關學科的系統及一體化研究,將資本運作與控制制度設計納入整體研究範疇,重點研究大中型企業及企業集團資本運作及控制制度設計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積極參與中國企業資本運做的實際過程。
教學改革
會計學院一直致力於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模式等為主的教學改革,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具備創新思維的複合型財會人才。通過我們的努力,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教學手段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連續三屆會計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會計學院李孝林教授主持的“改革會計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獲1997年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孫芳城、毛華楊、黎明等教授主持的“會計學科產學研一體化改革實踐”獲1997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孫芳城教授等主持的“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研究與實踐”獲2001年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孫芳城、何建國等教授主持的 “改革會計本科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獲2001年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孫芳城、何建國、李孝林等教授主持的“創建比較財會學科體系—— 一般本科院校培育學科特色的實踐” 2005年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會計學院已培養了本科畢業生1000餘名,通過“教改試點班”、“科教試點班”、“準研究生培養制”等一系列教改措施,實施 “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抓好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學生在“數學建模”、“挑戰杯”、“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等比賽中多次獲國家級及省市級獎勵;在2000年“全國會計知識大賽”中獲重慶市第一名,並代表重慶市參加全國比賽。近年來,會計學院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多次獲“建昊獎學金”、“重慶市大學生科技十佳”等獎勵。
社會服務
會計學院一直將為重慶市地方經濟服務作為辦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在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近年來為重慶市會計管理及經濟發展承擔了20餘項橫向課題。開發的財會軟體廣泛地套用於大中型企業,為企業設計了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等制度和流程等,為近10家企業進行了財務管理、行銷、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等策劃,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評價。通過CPA考前培訓、會計職稱考試培訓、套用型自考等為重慶市培養了大批會計專業人才。每年在該院參加CPA培訓的人員達2000多人次,每年的會計職稱考試培訓達3000多人次,每年的套用型自考學生近1000人。同時還為重慶市各大中型企業舉辦高級會計人員研修班、企業理財研修班等多種社會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