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2013年更名為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是重慶工商大學成立後,於2002年9月由原重慶商學院的經濟貿易系組建。199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學院開設經濟學、貿易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本科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 創辦時間:2002年9月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
  • 更名: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2013)
學院概況,師資隊伍,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學風建設,努力方向,

學院概況

(一)發展沿革
經濟貿易學院是重慶工商大學成立後,於2002年9月由原渝州大學經濟學系和原重慶商學院的經濟貿易系組建。
(二)專業與學生規模
學院有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兩個人才培養層次。有經濟學、貿易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會展經濟與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有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兩個碩士點。
★ 經濟學、貿易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是重慶市高校開設最早的專業;
★ 經濟學專業是重慶市所有高校唯一開設的本科專業;
★ 貿易經濟專業是西南地區所有高校唯一開設的本科專業;
現有在校本科生1529人,累計本科畢業生2908人。
(三)機構設定
★ 設有黨政、學團、教務三個辦公室。
★ 設有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貿易經濟系三個系。
★ 有以經濟貿易學院為主的研究機構4個:重慶市《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會、重慶市數量經濟學會、重慶市南岸區發展研究中心。
有以經濟貿易學院為依託的研究機構2個: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經濟研究院。

師資隊伍

(一) 職稱結構合理
現有教職工84人,專任教師7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講師36人,助教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7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53.2%。
(二)年齡結構良好
在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35人,占44.3%;36—55歲教師40人,占50.6%; 56歲以上教師4人,占5.1%。
(三)學歷結構優良
專任教師中,博士15人,占專任教師的19%;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61人,占專任教師的77.2%。
(四)學緣結構好
教師來自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學緣多樣,專業豐富,學緣整體結構較好。有61人畢業於省外高等院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分別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的經濟學、國際貿易、城市經濟、產業經濟、西方經濟學等專業。
(五)業務能力強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4人;省部級青年專家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後備人選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6人;校級學術帶頭人8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
(六)師德師風優秀
2005年賴景生教授獲得重慶市“師德師風先進個人” 稱號;2006年賴景生教授獲得重慶工商大學“師德師風先進個人” 稱號;2005年賴景生教授和張寶均教授獲得重慶工商大學“十佳教師標兵”稱號。

教學工作

(一)以學科建設為平台,帶動本科專業發展
1、 以學科為支撐,提高辦學層次
★ 有1個校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該學科正在申報市級重點學科;
★ 申報成功2個碩士點——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 有3個校級申碩後備學科——政治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數量經濟學。
2、以創特色專業為目標,加強品牌專業建設
★ 現有經濟學、貿易經濟兩個校級品牌專業,貿易經濟專業正在申報市級品牌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該院重點建設專業。
(二)加強課程建設,積極推進教學改革
1、加強精品課程和重點建設課程建設
★ 市級精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
★ 校級精品課程:《貿易經濟學》
★ 校級重點建設課程《零售學》、《國際貿易實務》、《計量經濟學》
2、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進
★ 該院80%的課程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計量經濟學課程開發的教學課件獲校級二等獎。
★ 網路教學已經起步。西方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等市級精品課程擁有比較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學院創建了“計量經濟學園地”網站。
★ 該院雙語教學在全校開展較早,先後有“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WTO”、“國際商務談判”、“零售學”等課程使用雙語教學。有11位老師獲得了雙語教學資格。
3、重視教學改革研究
★ 2003年至今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3項;(王崇舉教授主持的國家教育部教改項目1項、曾慶均教授和熊紅星副教授分別主持重慶市教委教改項目1項);
★ 2004年,周兵教授領銜榮獲重慶工商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曾慶均教授領銜榮獲重慶工商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2005年,周兵教授領銜榮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
(三)以培養學生綜合套用能力為本,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學院注重建立反映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形成了以課內試驗和集中實習為主的實踐教學方式。
學院有2個專業教學實驗室——國際貿易實驗室和計量經濟學實驗室。有6個校外實習基地。

科學研究

(一)科研成果顯著
1、研究課題
★ 全院教師共主持課題135項,縱向課題63項(其中國家級21項,省部級42項),橫向課題72項,項目總經費達893.9萬元。
★ 研究課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共16項
2、論文和著作
★ 全院教師在《經濟學動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中國流通研究》、《生態經濟》等核心以上期刊上發表論文276篇,其中,重要期刊發表論文5篇,國外期刊6篇,CSSCI收錄論文90多篇,人大複印資料收錄7篇。
★ 出版學術著作27本,教材4部。
(二)積極探索科研促本科教學水平提高的途徑
依託學科優勢平台和科研實力,採取“三進”方式,積極實施科研教學互動,促進本科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1、科研成果進課堂
學院積極推開放型教學,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校內有一定影響的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或舉辦講座,直接將科研成果引進課堂。
據統計,2003—2006年該院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40餘次。著名的經濟學家南開大學谷書堂教授、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常修澤教授、該院名譽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研究員、該院名譽院長齊建國研究員、國家發改委王潼博士等經常來校為該院師生上課或舉辦講座;利用學校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如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教授、香港國際專業服務機構專家)來校的機會,為該院學生上課或舉辦講座;學院教授、副教授、學術帶頭人定期為學生舉辦講座。
2、科研成果進教材
該院教師將最新研究成果融入了主編和參編的本科教材中,提高了本科教材的學術含量,如曾慶均主編的《零售學》、嚴艷和喻智成作為副主編的《連鎖經營》、《國際市場行銷學》、《國際經濟學》等教材進入課堂教學。
3、科研項目進學生論文選題
學院重視本科生參與課題調研,採取多種措施鼓勵本科生學研結合。學院教師吸納一些優秀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參與多項課題的研究。據統計,以各種方式參與課題研究的本科學生達100餘人次; 2003—2006屆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部分來源於教師課題。

學風建設

學院把建設優良學風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以“36182”素質拓展工程為平台,樹立“心中有夢想,行動有熱情”的理念,通過組織各類活動,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 該院率先建立學生素質書庫,現有圖書800餘冊,借閱圖書3000餘人次。
★ 在學院教師指導下創立了學生科研組織“經濟初學社”,創辦了學生學術刊物《經貿論壇》。
★ 該院學生中共有187人次獲540個創新學分;在全國和重慶市各項競賽中獲得多項獎勵。有19人次在全國大學生英語和數學建模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2002級貿易經濟專業何東獲2004、200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重慶賽區一等獎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2004年和2005年,該院共有7名同學分別被學校選派到美國、挪威香港交換學習和訪問。
★ 該院學生在學校的各類文體活動中,獲得個人、集體獎勵200餘項,學院團總支連續三年獲得重慶工商大學“五四紅旗團總支”。
近三屆學生畢業率平均96%以上;學生學位授予率平均80%以上,尤其是2004屆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學位授予率達到100%;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

努力方向

(一)加大對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依託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平台,積極為專任教師提高學歷、晉升職稱、出外學習交流提供條件。
(二)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積極探索學科對專業的支持模式。
(四)重視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對重點課程、精品課程的培育。
(三)不斷創新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