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 外文名: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Logistics Association
  • 簡稱:重慶交大、CQJTU
  • 創辦時間:2005年11月4日
  • 校訓:明德行遠 交通天下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
  • 類別公立大學
  • 主要院系:物流
簡介,活動,國際發展趨勢,國內發展趨勢,

簡介

物流協會主席團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物流協會主席團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成立於2005年,是由物流專業的創建的,在院長的指導下成立。主要策劃、開展學生活動,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產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管理的全過程。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活動

成果展物流協會每年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活躍同學們的學習氛圍,豐富大學生活。每年都會舉辦一屆“物流設計大賽”“物流生日parrty”,每屆取得的成果都在不斷的提高。一屆比一屆的活動更佳豐富。就今年舉辦了“舞動青春化妝舞會”,“物流成果展”“演講比賽”“90地帶新生才藝大賽”。每屆物流設計大賽,都聯繫了重慶中集物流公司,並邀請了公司的董事長、項目部經理、物流報社記者、物流方面的專家、還有學校的一些知名教授等來擔當評審。生日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生日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生日
90地帶才藝大賽90地帶才藝大賽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生日

國際發展趨勢

物流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物流
現在大家可以理解物流是個什麼事情。物流的發展在國外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二十世紀初到五十年代,隨著工業化的逐步實現,北美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大批量的生產和銷售,人們開始認識到降低物資採購和產品銷售成本是非常重要的。1901年,美國政府在一份農產品流通技術的報告當中,第一次論述了影響農產品流通的因素和費用,農產品的流通如何降低它的費用,影響這個費用的因素是哪一些?政府的這個報告揭開了人們對物流活動認識的序幕。1927年在《流通的時代》一文當中,“logistics”這個詞被稱做物流,我們翻譯成物流,實際上是後勤供應。在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物流(今天我們的定義就是物質疏通的管理技術)有一個飛躍的發展。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參戰,其戰線是非常長的,亞洲開闢了戰線,歐洲也開闢了戰線,大量的物資要採購供應到前線,前線呢是要到每個戰壕裡面。這樣一個大量的採購和供應,如何降低它的成本?當時美國的國防部就組織一批數學家來研究,如何採購,分幾級供應,最後送到戰壕裡面,要保證及時的送達,又能降低整個的流通資金的占用。這批科學家依靠研究結果採取了一套組織方案,這個方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勤供應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樣一個經驗,就與工廠的生產和商業的供應事實上原理差不多。因為工廠也要採購很多東西,最後生產的東西也要送到全球各地、每個銷售地,它就把這樣一個組織的技術移到了工業生產和工商企業經濟的流通過程當中來。從五十年代以來,物流作為一個管理技術,在工商業中得到了廣泛採用。1958年,日本人在考察美國工業發展的時候,就把這樣一個管理經驗和技術移到了日本。
第二階段是物流理論體系的逐步形成以及在世界推廣階段,這個階段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大概是在五十年代以後,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多變化,科學技術進一步加快,生產方式有了改變,包括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需要大量的物資流動的範圍。同時,在市場行銷這個觀念當中,企業從以生產為中心,逐步走到了以經營管理為核心,以顧客為中心,形成了這樣一個行銷理念。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何把物資的流動組織得更好,如何銷售得更好,這才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大的提高而且理論上有了新的發展。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美國的波士頓曾經舉行過一次流通會議,有人提出物流是市場行銷的一半,市場行銷的一半要取決於物流的管理。物流管理作為一個系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術已經被大家公認,而且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
第三個階段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後期,也可以說是物流理論的成熟和物流管理現代化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和當時發展的背景有關係的。七十年代後期八十年代初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物流的管理已經從單純的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其管理重點也轉到了物流的戰略研究上來。企業開始超越現有的組織機構界限,注重外部關係,將供應商、分銷商以及用戶都納入了管理的範圍。利用物流管理,建立和發展與供貨廠商及用戶的穩定的良好的雙贏的互助的這樣一種合作夥伴式的關係。同時形成一種聯合的影響力,贏得競爭優勢。這個階段,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生產的發展、市場的競爭,不單純是一個工廠和工廠的競爭,而變成了一個供應鏈的競爭。物流作為供應鏈的一個組織者,其地位就更加提高了。
講供應鏈很複雜,我就想講我的一個親身體會。八十年代中期,我受國家經委委託,主持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戰略研究。當時我到日本考察,在豐田、日產的兩個工廠呆了四十多天,兩個工廠介紹了他們的管理形式。豐田公司有一個晶會,日產公司成立了晶寶會,當時我並不是理解得特別深,晶會、晶寶會是什麼意思呢?我是個設計研發中心,我先造一個小汽車的模型,請了很多藝術家、居民來評價哪一個小汽車的樣式好看,大家投票,豐田廠就是在這樣一個樣式的基礎上,做好內部的布置,搞各種設備技術性的要求,然後就要求它的各個零部件供應商,造雨刷的,造車燈的,椅子、座子的,生產鋼板的,大家為實現這個小汽車的設計要求,分頭生產這些東西。然後把按我設計要求而生產的這些東西組裝起來,一個廠組裝三十萬輛,以豐田的名字到市場上去銷售。參加的零部件供應商和它的銷售代理商,都是晶會的成員。日產也這樣,是晶寶會的成員。在這樣一個組織過程當中,市場產生一種新的理念,所有社會實現的最後價值,我這兒不是說馬克思的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是外國人所說的價值,最後實現的價值是銷售人員把這個東西賣掉拿到的錢,這就是我實現的價值。這個價值是由誰來實現的,是由所有參加生產、製造、運輸各種服務都加在一起來實現的,這個價值是所有這些人來創造的。事實上,整個最後的實現價值的要求是一個價值鏈,大家在一個鏈條上,最終實現了價值,誰也離不開誰,這是一個實現價值鏈。反過來從最終賣掉的東西來看,大家都做出了貢獻,你貢獻了零部件,我貢獻了發動機,你貢獻了雨刷,你貢獻了服務。運輸、倉儲、設計,每一個鏈都是一個供應者,所以叫供應鏈。整個過程事實上是一個物的流動過程,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講是物流鏈。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市場的競爭不再單純是一個工廠和工廠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去年我到德國去考察,德國有一個協會,叫供應鏈關係協會,什麼含義呢?就是專門研究供應鍵各個鏈之間的關係的,如什麼樣的關係才能把供應鏈團結得更緊、使我們的供應鏈在競爭當中獲得勝利。在這個供應鏈當中,誰把各個鏈組織起來?生產工業的組織是這個主導廠(豐田廠和日產廠),但物資流動和信息傳遞的組織是誰呢?是物流公司,從物資開始流動一直到消費者手中,整個的過程是物流公司來組織的。也就是說從物資的採購開始(當然採購物資有上個供應鏈的內容),到生產這一段叫採購物流的話,那么每個生產供應過程也有一個物資流動的管理,這叫生產物流。生產成品完了以後,一直到消費者手中,這個叫做消費物流。當然還有廢品的回收,有回收物流,生活的供應還有生活物流,等等。整個生產過程這個供應鏈當中,從採購物流到生產物流到銷售物流,完成整個成品的供應鏈過程,都是物流公司在組織實現採購,採購計畫不是它訂的,是工廠訂的,但是我把東西採購來按照你的要求送到你的具體的生產線,產品出來以後。我再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樣,物流公司就成了整個供應鏈中的一個組織者,它的地位作用就更加提高。這一段也可以叫作物流的綜合管理階段。
第四個階段是物流理論的縱深化發展的階段,也是說當前的一些主要的發展趨勢。我最近在和外國的一些專家和企業家座談討論時,我說中國出現了一個物流熱,國外的教授和企業家告訴我,國外也有一個物流熱。前一段,美國有二、三十個大型企業管物流的副經理到中國來考察,在上海停留了兩天,我到上海和他們進行了一次座談。三月份我到歐洲,也和歐洲的一些物流企業和教授進行了座談,我也講到中國有一個物流熱。國外重視物流我很理解,但會不會也是一個物流熱呢?這些教授說這不是物流熱,而是物流的地位和作用在經濟活動當中空前提高。
現在物流的組織管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為什麼國外對物流這樣重視,出現些什麼新的變化?這裡面就有重要的社會背景,第一個是經濟全球化競爭加快,帶來物資流動的範圍不斷擴大,數量日益增加,物流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跨國公司在整個國際經濟活動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採購、全球銷售,本土化生產,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說穿了,就是哪裡便宜到哪裡去買,哪裡貴到哪裡去賣,而且為了開拓市場,在你本土建立工廠,建立研發中心,專門製造適合你的國內品牌。第二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日新月異,生產每個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我有時開玩笑,我們每年出現多少個布料誰也搞不清楚,我身上穿的這個衣服是什麼料子做的,它的工藝、它的原材料實際上說不清楚,因為新的化學纖維層出不窮,包括電子產品也是這樣。在這樣一個變化很劇烈的情況下,生產周期越來越短,而且花色品種越來越多,對於銷售、對於採購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第三是人們購買力的增長,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個性化的趨勢越來越強。消費個性化帶來我們的生產、我們的消費組織也在相應的變化。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從過去以生產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現在變成了以服務為中心。為了開拓市場,行銷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過去從生產、採購到銷售,現在是銷售什麼、生產什麼、採購什麼。從這樣一個生產的組織觀念、一個行銷的新的觀念,都對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競爭方式也在變化,從企業競爭轉向價值鏈之間的競爭。另外物流的技術裝備特別是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物流管理技術和裝備的提升創造了條件。過去信息傳遞是電話、傳真,現在是網路技術。網路技術對於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傳遞,對生產的調度指揮,以及對消費者之間的鏈間的方式引起了重大變化。比如說過去以生產力為中心,我們通常生產什麼是通過各地的銷售、市場調查、大家開會來決定,然後下達任務。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可能,你銷售什麼,顧客要求什麼,隨時可以傳遞到生產的總部,總部就根據這樣一個銷售的要求來組織生產,安排它的計畫。
整個的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物流的管理及改革也創造了條件。另外,流通方式也在積極的發生變化。過去我們是百貨公司、交易市場,現在國外的流通方式為了降低流通的費用,為了時代的需要,大家採購、銷售的方式也在變化。工作的繁忙、生活節奏的加快,往往希望在一個店裡就能買到很多東西,所以超市、連鎖、便利店引起了銷售方式的一場革命。再加上電子商品的興起。因此,物流作為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的組織者、提供者,作為提供最低物流費用、保證及時安全的送達,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這樣一個服務提供者,作為提供優良服務、協助市場的一個重要夥伴,其在國外的經濟活動中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加。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物流的需求日益旺盛,對物流的組織管理便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物流公司作為物流的提供者,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過去物流公司很多,有的是大工廠,我自己來做物流,也可以稱作第一方物流。我的供應者也可以自己作物流,稱作第二方物流。我既不是生產者,我也不是供應者,我是專門提供物流服務的,就是第三方物流。各種類型的物流公司,過去是比較分散的,規模比較小的,區域服務範圍是比較窄的。但是隨著最近幾十年生產規模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人民需求個性化的加快,種種這些變化,對物流公司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對它的服務空間、服務內容、服務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國外的物流發展出現了幾個新的特點。第一是網路化,為了擴大它的範圍,事實上物流要形成一個網路。第二是兼併和聯盟化,很多的中小型物流公司合併成大的物流公司,或者是被大的物流公司兼併,或者是聯盟,組織成一個物流服務的集團。第三是專業化,因為物流服務的內容很多,有的是電器產品,有的是服裝,有的是保鮮貨物,有的是金屬材料,各種情況不一樣。第四是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大大增加,不是生產廠商的物流組織者,而是專門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這樣的比重是越來越增加。第五是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第六是綠色物流不斷發展。綠色物流實際上是對再生資源進行回收,同時在物流過程中也要盡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國外的物流,由於它在整個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也得到了更高的重視,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外對物流也出現了一個熱。去年,我和德國的一個工程院的院士(他是一個物流專家,也是歐洲物流協會的副主席)交談的時候,我說,你們的物流的管理內容.、管理技術、管理範圍也在不斷發展,你預測,未來物流發展的趨勢怎么樣?他說,我認為最近三十年左右,在經濟活動當中可能就剩下三類人了,第一類人是生產者,產品的製造者;第二類人是消費者,有最終消費者,當然也有半成品的供應者;還有一種人就是物流的供應者,服務的供應商。也就是說流動過程的這些服務有很大的興起。未來三十年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可能那個時候的超市連鎖會有所萎縮。因為到那時,在網上你就可以聞到你需要的商品的味道,看到它的各個方面的形狀,可能感應到它的硬度,他認為電子商務將有巨大的發展。他說這番話無外乎就是說物流的地位作用將空前提高。

國內發展趨勢

陸運
重慶交通大學物流協會
陸運
第一,部分省市開始重視物流的發展。在我調研的時候,作為省市政府的決定來發展物流的,大概就是五個地方,一個是天津,一個山東,一個上海,一個深圳,北京也算作一個。我記得在天津調研時,他們告訴我如年下半年天津市政府曾經為關於發展物流的問題開過幾次市長辦公會,已經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上海市我去得比較多,我記得在開一次上海航運研討會,決定建立深水港這個重大項目,當時黃菊同志說,上海市作為金融中心、經濟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這四個中心應該建立在物流的載體之上,應寄託於物流的發展。沒有物流的發展,沒有物流系統的建設,沒有物流服務的提高,人家就不到你那裡做生意,也不到你那投資。你的經濟中心、貿易中心沒有的話,哪來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運什麼呢?所以把物流系統建設提到一個很高的地位。後來規劃提出上海的六大支柱產業,其中就把物流做為支柱產業,儘管對支柱產業這個提法是有不同看法,但是對物流的重視程度就象它的醫藥工業一樣,把物流和生物製藥工業、電子工業、冶金工業、汽車工業放到同等的重要地位。山東省政府啟動物流需求是在2000年的春天,強調工商管理企業應該把物流活動交給獨立部門來做,以節省流通費用。山東的經驗就是一把手工程,推動山東省物流的發展。深圳市委也是比較早的,在1999年下半年就委託美國一家諮詢公司診斷深圳的物流發展問題,後來又做了很多的規劃、研究,市政府辦公會也專門研究這個事情。2000年下半年我到浙江去調研的時候,到省經委,省經委說,省政府還沒有布置,找省計委,省計委說,市場流通處正在做調研。但到去年的9月份,開西湖博覽會時,我去做了一個專題講座,浙江省的常務副省長告訴我,已成立了一個協調小組,他當組長,計委主任、經貿委主任、秘書長當副組長,16個廳局參加,定期開物流發展的協調會議,來研究物流發展問題。計委負責研究物流規劃,經貿委負責協調物流企業,政研室負責研究物流的發展政策,交通廳研究物流的運作、物流如何發展。物流基礎設施如何建設。我去廣東調研也是在2000年的下半年,找省經委、省計委、市交委,都說沒有布置過,但是僅過了一年多,廣東省關於物流的問題已研究過很多次,各個省直部門,各個市政府,包括廣州市、珠海市都在研究物流規劃,來推動物流的發展。還有北京市、遼寧省也在研究,河北省的交通運輸協會專門調研,向省政府提出物流發展報告,福建省最近委託我來研究物流發展規劃,這說明大家都在開始重視物流發展。
第二,一些工商企業開始重視物流管理,就像海爾集團、青啤集團、天津的天汽集團、上海的蓮花超市,都在開始把物流從生產過程分離出來,交由一個獨立的部門來做。大家可能看到很多海爾經驗,其中有一條就是把物流分離出來,成立了海爾物流,正在醞釀上市。我去調研的時候,海爾集團告訴我,業務流程重組,整個機構重新改革,把三個副總經理管物流,改成一個副總經理管物流,就是海爾物流集團。它的倉庫使用面積從33萬平方米壓縮到了17萬平方米,流動資金占用減少了14個億,流動資金利息9個月少掉3600多萬,效果非常顯著。但是這件事必須是一把手親自來做,因為涉及到機制的改革,業務流程重組,甚至涉及到了人員的上崗下崗。山東經貿委轉發了一個檔案,即山東省加強工商企業物流管理啟動物流需求的經驗,經驗的核心之一就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抓物流。
第三是一批運輸倉儲企業逐步向專業物流企業發展,就像中遠物流、中海物流、中外運物流、中國郵政,大家都在研究如何向物流這個服務方向發展。
第四是國外物流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國際上一些著名的物流企業紛紛在中國建立物流網路,建立物流聯盟。比如說國外大的物流企業像UPS、聯邦快遞、聯邦快運、荷蘭郵政(TNT)進入我們國家。
第五是一些物流企業開始重視物流服務質量的管理。有很多物流企業開始把物流服務質量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
第六是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已逐步在物流業務中得到運用。
第七是為電子商務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有了發展。
第八是物流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
總之,通過八方面可以看出來,我們國家的物流工作已經開始啟動,而且有了一定的發展。
四、我國物流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我國的物流兩三年或者三四年來有了一定的發展,各地對物流發展的要求也很強烈,但是應該說這個發展還不夠也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對物流的重視還不夠,對物流在提高我國經濟運行質量、經濟競爭力以及經濟運行安全的作用重視不夠。
第二是我國缺少一個巨觀的物流管理協調機構。從產品包裝開始一直到消費者手中,整個物流過程涉及到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外經貿部、鐵道部、交通銀行、海關、稅務、工商、公安等17個重要部委局。誰來管物流?在1999年底的那次研討會上,吳邦國同志在發言中要求國家經貿委來協調物流的發展。但是物流的規劃主要是基礎設施的規劃,那當然要由國家計委來抓,涉及到很多的部門,這說明我國還缺少一個管理協調機構。
第三是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利於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觀念。舉例說,物流服務就得有物流公司,但工商局在企業註冊時就沒有物流公司的代碼。我記得1998年,中國交協的一個公司和英國的一個物流公司在登記成立物流公司時,國家計委同意了,外經貿部也同意了,但在工商管理局辦理手續時,發現我們的工商管理局還沒有列入這個行業,當然也沒有代碼。辦不了手續。後來我找了國家工商總局的領導,他說,老王,你要什麼經營範圍。我給你什麼經營範圍得了,幹嘛非要叫個物流公司?相應的經營範圍都有了,物流公司這個名子卻不能用。現在這些障礙被衝破了,因為物流已被大家炒得很熱了。現在市長省長也要求登記物流公司,工商局也承認物流公司了。2001年我在上海調研時,上海市的同志告訴我,上海兩個月內就成立了四百家物流公司。今天還叫代管託運站,明天一翻牌就叫物流中心;今天可能還是一個倉庫,明天就可能變成一個物流公司。我曾想統計一下全國有多少個物流公司,國家工商局告訴我,沒有代碼,不知道有多少家物流公司。找北京市工商局,他們說要錢,因為只有辦公廳和安全部才能免費統計。我又跟國家經貿委說,國家經貿委給了錢,最後統計結果是180多家。但現在全國控物流兩個字的公司可能不下一萬家。物流公司的準入問題,涉及到稅收,因為物流服務是提供服務,服務時運輸不用管,倉儲也不用管,總的一筆物流費用拿來,營業稅百分之五,但把運輸費給運輸企業。倉儲費給倉儲企業,稅務局又來征營業稅百分之三,事實上是重複徵稅。又比如說土地問題,國土資源部只有工廠用地、倉庫用地、運輸用地、住宅用地、政府用地、工業用地,那么物流用地算什麼?按什麼待遇?再如,物流需要配送,最終產品要送到用戶那裡,但我們很多城市都規定貨車不準進城,這又涉及到公安部門。有的企業經委有貼息貸款,國家計委有國債分配,都可以優惠,那么物流企業、物流建設算什麼,給不給優惠?所以說,物流的發展和物流企業的運作涉及到多個部門的改革問題,涉及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問題。我們還缺乏有利於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及相應的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