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玻璃泉亭碑記

《重修玻璃泉亭碑記》是李時茂的作品。李時茂,字蔚之,錦州舉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修玻璃泉亭碑記》
  • 創作年代:清順治十八年
  • 作者:李時茂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注釋,

基本信息

今夫觴詠之樂,登臨之美,非守令易得事也。即有達觀自喜者,思欲放懷煙霞,傲志泉石,乃一行作吏,百務繁劇,輒覺興致蕭索,蓋深慮曠鰥之為羞也[1]。然使形勝近在几案,而交臂失之,淡漠寡緣,其不為山靈所竊笑者幾希,如余治之玻璃泉亭是也。都梁十景[2],米南宮留題具在,而玻璃泉為尤著。泉在縣治之西北,循嶺而下不數百步,陡岸直上,孤亭峙焉。亭左右松杉環之。旁多怪石,如獰龍伏虎。其泉發自亭前,穿石細出,色白而味甘。響聯翠微,可代清耳。泉之南,峭壁千尋,群峰如戟。壁上多名賢題詠,洗滌苔醉,尚可捫而讀也。憑欄北望,淮水西來,舟揖往還,檣帆雲集,驚濤奔放,魚龍出沒,雉堞漾于波流,塔級浮乎樹杪。亭之上下,層巒疊嶂,起伏回合,形勢奇詭萬狀。杖履偶及,若挾日月而邀游焉,掠雙鬃而過之矣。余承乏[3]以來,四更歲月,幸年穀屢登,獄訟衰息,追呼不擾,公庭亦闃寂無事。每與父老賓客宴集於亭,較晴量雨,率爾休暢,收山川之風月,樂歲物之阜成,無事舟車之力,亦鮮應酬之勞,憂未足而歡有餘,致足樂也。但亭年深就圮,余捐俸移而新之,復構二亭於其上,回軒復榭,鑿石引泉,樹以竹柏,工不勞而役成。所謂無侈前人,無廢后觀,亦守土之責也。嗟乎!余既無登高作賦之才,亦乏先憂後樂之志。今余改建此亭,亦欲永存名勝云爾。亭成為文,用紀歲月。因鑱石以告來茲,是為記。

作者簡介

李時茂,字蔚之,錦州舉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任盱眙知縣,在任修葺學宮、衙署,查保甲,販濟饑民,重修邑志,多惠政。

寫作背景

盱眙第一山玻璃泉,北宋時即負盛名。命名者為劉晦叔,傳米芾《盱眙十景詩》有《玻璃泉浸月》一首。米芾,字元章,曾官禮部員外郎,故人亦稱米南宮。玻璃泉上宋時建草亭覆之,明代改為瓦木結構,前有石槽可以泛觴,泉口置石龍頭、石虎頭。清康熙初,李時茂捐俸重修,規模一新。此文為李自記其重修經過。作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

注釋

[1]蓋深慮曠鰥之為羞也:李時茂當時在盱眙,因家遠在遼東,故家屬無法帶來。且為一縣之長,和他人有一定距離,故對一人單獨登山臨水而感到沒興趣。這也是封建社會地方官常有的尷尬。[2]都梁十景:即傳米芾所作《盱眙十景詩》,都梁即盱眙別稱,都梁為山名,盱眙境內,有說即第一山。山上產都梁香草,隋建有都梁倉。十景詩為:《第一山懷古》、《龜山寺晚鐘》、《五塔寺歸雲》、《瑞岩庵春曉》、《清風山聞笛》、《八仙台招隱》、《杏花園春晝》、《玻璃泉浸月》、《會景亭陳跡》、《寶積山落照》,姑存其說。[3] 承乏:舊時在任官吏常用的謙詞,謂職位暫時未有適當的人選,故由自己充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