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2013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7-0375-1-37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
- 出土地點:湖南湘西龍山縣裡耶鎮大板村
- 館藏地點:湖南里耶大板
- 所屬年代:漢代
- 文保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家文物局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文物遺存,文物保護,
地理位置
位於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與王村、浦市、茶峒並稱為湘西四大古鎮之龍山里耶。“里耶”在土家語裡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大板位於里耶南部,酉水北岸。
歷史沿革
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類居住,但由於交通不便,其經濟文化一直較為落後。直至清康熙年間始建街道和碼頭,雍正年間設定里耶塘,並漸成集市,一度繁榮。
1982年5月,鎮東北大橋發現新石器時代文物遺址,有石斧、石片、紅泥陶器等,陶器上銘粗繩紋結網紋、蔑紋等為研究該鎮和我們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考古資料。後發現了戰國古城遺址和眾多戰國珍貴文物。2002年6月,里耶鎮裡耶古城遺址發現,3.6萬餘枚秦簡牘的出土,舉世矚目。後在里耶大板村發現西漢古城遺址及規模宏大的漢墓群,與里耶鎮麥茶村東南發現的戰國古墓群遙相呼應。
文物遺存
2002 年4 月,在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井”的1 號井內發掘了36 000 枚秦簡,遠遠超過目前國內出土秦簡的總和,且內容豐富,涉及秦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領域,對於研究中國歷史、特別是秦代歷史具有重大意義。里耶古城發現的36 000 余枚簡牘中,許多具有戰國時期楚國文字的書寫特徵,但絕大部分3 萬多枚秦簡均為秦隸,是秦代政治、經濟、軍事與歷史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在一張當時遷陵縣武器庫里的庫存單據上詳細記載了遷陵縣武器庫裡面弩的存量。發往益陽,沅陵的弩箭的數量和庫存的餘量記載得非常詳細。弩箭是當時戰爭中最先進的武器,射程可以達到300米,從青銅箭鏃上做工精緻的血槽上看,它的殺傷力是相當強的。秦王朝在中國的歷史中僅僅存在了15年,里耶秦簡出土之前,能夠觸摸那段歷史,對於史學家來說是一種奢望。36000枚秦簡,幾十萬字的文獻資料,塵封了2000多年的那段歷史已經觸手可及。
里耶古城遺址,包括年代分別為西漢和東漢的2座古城。在整個酉水流域,目前共發現了4座古城,共涉及古城遺址、古墓葬79處。
里耶鎮大板村發現西漢古城址和規模宏大的漢墓群。漢墓分布面積達一平方多公里,墓室密集,墓葬豐厚。大板西漢古城水繞山環,持險而踞,扼亢楚蜀,頗具雄風。麥茶戰國古墓群位於里耶鎮麥茶村東南,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1989年發掘55座,均為土坑堅穴墓,出土銅器有劍、戈、印章、鏡、罄、鈴、帶鉤;陶器有鼎、敦、壺、缽、豆、罐、簋、紡輪及琉璃管石、玉璧、殘鐵器及石飾件等。其中巴氏柳葉劍等戰國兵器鑄造精良,鋒利無比,真乃曠世奇珍,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數以千計的古墓群與三座古城遙相呼應,形式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為研究戰國秦漢歷史提供了最有價值的科學依據。
文物保護
國家文物局自2010年7月開始啟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評選工作。本著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專家初選、現場覆核、最後召開全體大會,以記名投票方式形成專家評選結果,然後在徵求中宣部等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經國家文物局局務會議討論通過,最終提交國務院審批公布的程式,歷時三年,於2013年4月底正式確定評選結果並已被國務院批准公布。 第七批國保的評選特點突出,不僅評選專家規模創歷次之最,申報數量也創下歷次之最,全國共有5372處參與申報,經過專家評選,新增的第七批國保單位包括古遺址516處,古墓葬186處,古建築795處,石窟寺及石刻11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29處,其它7處,總計1943處;同時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47處,總計公布了1990處。
龍山里耶大板東漢遺址與墓葬,與保靖魏家寨西漢古城遺址和四方城遺址、永順不二門遺址和羊峰古城遺址五處,被列入新增的194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