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之夜》是德國小說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62年。
《里斯本之夜》是雷馬克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小說,通篇由兩個人深夜到清晨的對話構成。小說以1938~1942年的歐洲大陸為背景,通過一個遭受法西斯迫害的普通法國人約瑟夫的流亡生涯,控訴了法西斯的暴行劉人類和平幸福的破壞和人們不畏強暴戰鬥到底的鬥爭意志。
《里斯本之夜》描寫了法西斯的殘暴罪行和普通善良人們的內心憎恨、提心弔膽而又充滿生存和幸福渴求的心理狀態,從政治歷史和人類道德心靈的雙重角度,將法西斯的罪行放在歷史、道德和理性的天平上去衡量,作出了嚴正的判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里斯本之夜
- 外文名稱:Die Nacht Von Lissabon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德)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
- 字數:193000
- 首版時間:1962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思想,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里斯本之夜》主要講述了約瑟夫由於反對納粹政權,被他的妻弟,衝鋒隊長格奧戈爾告密,關進了集中營。釋放後他逃離祖國,在歐洲過了五年多難民生活。他偶然結識了奧地利難民施瓦茨,並在施死後冒名頂替,潛回祖國探望妻子海倫。二人雙雙逃離法國、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人又被關進法國難民集中營。後來,他們終於逃出來,到了馬賽,卻又落入法國秘密警察之手,受到非人的折磨。約瑟夫終於殺死了一再迫害他的格奧戈爾,逃出虎口,經過西班牙,最後來到里斯本。他們希望能去美國,但當船票和簽證都已辦齊,身患晚期癌症又一直瞞著丈夫的海倫,因不願拖累丈夫, 自殺身死。約瑟夫把護照和船票送給了別的難民,毅然投奔反法西斯的外籍兵團,與法西斯戰鬥下去。
創作背景
1933~1945年是德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希特勒推行極其野蠻的法西斯專政,瘋狂摧殘進步文化。許多作家被逮捕,投進集中營,殘遭殺害。進步書刊被拿到廣場上焚毀。絕大多數進步作家被迫流亡國外。納粹分子搜羅了一小撮無恥文人,不斷炮製鼓吹軍國主義、種族主義的所謂“熱血和土壤”小說以及煽動仇恨人類和煽動屠殺的詩歌等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雷馬克的作品被投入火堆,罪名是“對參加世界大戰的士兵的文學上的背叛”,1938年被剝奪國籍。雷馬克自30年代就多半時間住在國外,1931年起居住在瑞士。1939年他流亡到美國,戰爭與流亡—反法西斯,是雷馬克一生文學創作的兩大基調,他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流亡生涯為他積累了大量創作素材,他的多部作品都是流亡—反法西斯這一基調的不同旋律。20世紀4、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近90年,揭批法西斯罪惡的主題在文學創作中已不再是“熱門”。然而,親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雷馬克,始終不能忘記戰爭給整個人類造成的災難,尤其不能忘記法西斯勢力對世界和平進步事業的嚴重危害,對他來說,絕不存在對納粹統治的揭露與批判已經“過時”的問題。《里斯本之夜》表明了他不愧是一位終生不渝的反法西斯戰士和反戰作家。
人物介紹
約瑟夫(施瓦茨)
約瑟夫本來是個編輯,他熱愛祖國和故鄉,熱愛生活,珍視愛情,有著光明磊落、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意志和品格。由於遭到法西斯統治者的迫害,只好流亡在外。但是祖國使他夢魂縈繞,妻子使他放心不下。他得到假護照,就立即潛回祖國。約瑟夫作為一個小資產者,一個普通的法國人,有過消極絕望的時刻,想到過自己將可能達到的厄運,並為之感到恐懼。然而,他始終沒有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沒有妥協。他以一個普通人的方式向法西斯進行鬥爭,他殺死格奧戈爾,報了仇。但他十分清楚, 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復仇——消滅了他就可以救出幾十個無名的受害者。妻子的愛情,是他生存的重要特神支柱。如果說在妻子自殺前他還是一個不十分自覺地進行鬥爭的普通人,那么,妻子的死則使他成了一個為復仇而生的戰士了。他放棄了去美國求生的機會,從此將這條生命用來同法西斯戰鬥,這個形象的意義在於反映了一個普通人在法西斯的迫害和戰爭的陰影下,如何由個人反抗走向集體鬥爭的經歷和遭遇。儘管這個人物帶有某種消極的受害者和某種宿命色彩,但還是能夠表現出普通人對幸福生活的依戀和追求。
海倫
約瑟夫的妻子,海倫的形象更為鮮明動人。她美麗動人,敏感大膽,出身於法西斯家庭,但深明大義,心地善良。她厭惡弟弟格奧戈爾的暴行,深以為恥。海倫深深地愛著自己的丈夫,約瑟夫逃離法國五年中,她沒有聽從於家庭的壓力與之離婚。約瑟夫回來找她,她勉強支撐著患了不治之症的身體,同丈夫一起出生入死,度過了艱難的逃亡歲月。在馬賽當弟弟突然出現在面前時,她毅然頂住了弟弟的威脅,憤慨地斥責了格奧戈爾。約瑟夫殺死了她的弟弟,她對此十分理解,非常冷靜。在進步人類與法西斯對壘中,她背叛了自己的出身, 自覺選擇了正確的立場。她在脫險之後,懷著對丈夫的深切的愛,懷著十分矛盾和痛苦心情自殺了。海倫自殺表明她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一切信念,也表現了她性格中十分複雜而深沉的一面。海倫性格中另一個閃耀著光芒的方面,是她極富於同情心。她在個人生命危難之際,勇敢地幫助逃亡者逃離法西斯魔掌。海倫的形象也體現了作家的道義、善良和意志等觀念,這樣一個美麗善良的靈魂的毀滅,本身就是對法西斯和侵略戰爭的有力控訴。
格奧戈爾
納粹衝鋒隊大隊長,他看起來“高身量,寬肩膀,兩百磅或者超過詞百磅的體重”,實際上不過是“一個體力強大的膿包",—·個“極端愚蠢的人”。他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他的“元首”,信奉“裝甲哲學”,成為聽命於法西斯主義的一個“武裝的機器人”。小說對這個人物的描寫,沒有停留在一般性的兇狠、殘暴之類的揭露上,而是通過他與親屬之間的關係,對他作了更深一步的剖析。表面上,他對自己的姐姐海倫十分體貼關懷。每次海倫一到國外,他便跟蹤而至,軟說硬勸,要姐姐跟他回國,在他的保護下生活,其實,這是因為“對一個忠誠的黨員來說,有個姐姐居然不願意住在德國,那是挺叫人心煩的事。”顯然,他對姐姐的那種“體貼關懷”,實質上只不過是一種變相的監視罷了,這就表明,人類的正常感情在格奧戈爾之流的法西斯分子身上,已。作者以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滿懷著憎惡之情,刻畫了這個醜惡的形象。
作品鑑賞
作品思想
《里斯本之夜》的主題,仍然是作者在不少作品中一再表現過的愛與恨。只是這裡的愛,當然並不局限於小說主人公約瑟夫對他的妻子海倫,而是包括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熱愛;這裡的恨,也遠遠超越於約瑟夫對他的妻弟格奧爾格的個人恩怨或家庭嫌隙,而是應當看作廣大人民對納粹法西斯的大恨深仇。該小說的進步意義首先在於它深刻地揭露了納粹德國的法西斯暴行,在於它無情地嘲諷了當時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雷馬克借已經被迫流亡了五年多的約瑟夫的嘴,回顧1938年秋天在巴黎的情況。雷馬克對納粹法西斯暴行的揭露和對綏靖政策的嘲諷,是從“仁慈”,“人道”的角度出發的,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在揭露與批判納粹德國和其他國家的反動統治者的同時,又描繪和頌揚了一些“好心腸”的警衛、軍曹,典獄長乃至省長,在對被希特勒殘酷迫害的流亡者懷著滿腔同情的同時,又對那些在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時逃亡國外的帝俄貴族和白衛軍官表示了無限的惋惜。正因為他對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懷著真正的仇恨,而對社會主義革命又抱著懷疑乃至敢視的態度,他對消滅戰爭、改造社會必然會缺乏信心,他所塑造的正面人物便只能是一些消極的受害者,是某種宿命論的化身。即使給他無限同情的小說主人公約瑟夫安上一個參加外籍志感兵團與納粹戰鬥到底的結尾,也很難改變瀰漫在整個作品中的那種憂鬱的氣氛和低沉的調子。
藝術特色
《里斯本之夜》是以“我”和改名為施瓦茨的約瑟夫的對話構成的,在對話之間插入對談話環境的描寫和對談話者心理活動的刻畫,融抒情、哲理、諷刺、描寫於一體,富有藝術感染力。故事雖發生在深夜至清晨的短暫時間,卻展現了一個廣闊的歷史畫面,揭露了納粹德國的反動統治和法西斯暴行。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在雷馬克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雷馬克在這部作品中仍然保持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用簡煉而又幽默的文筆,辛辣而又深刻地諷刺了納粹德國口喊和平而實際上到處挑起戰火的醜惡嘴臉,嘲笑那個瘋狂的年代的軍國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的納粹黨徒的愚蠢,雷馬克還運用簡潔、生動的對話,動人的抒情,道出了生活和命運的哲理,令人深思。
作品評價
前德國足球運動員弗朗茨·貝肯鮑爾:“來到里斯本之前我就愛上了這個地方。這是因為我大概20歲時就閱讀了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小說,經過反覆閱讀,《里斯本之夜》讓我尤為鐘愛。”
作家朱雯:“這部小說從總的來說,反法西斯的政治傾向是鮮明的,思想意義是積極的。”
作者簡介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1898~1970),德國小說家。生於工人家庭。曾求學於天主教教會學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當過會計、郵差、墓碑經紀人、國小教師和報社編輯、記者。1929年因出版長篇小說《西線無戰事》而蜚聲文壇。1931年為避法西斯分子的迫害遷居瑞土。1988年被剝奪國籍,後流亡美國,並於1947年加入美國籍。其作品多以戰爭為題材,以反法西斯為內容。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凱旋門》《生命的火花》《生死存亡的時代》《黑色方尖碑》《里斯本之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