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巴特,阿拉伯語Ribāṭ的音譯,意為“貧人收容所”、“修行者寓所”。伊斯蘭教蘇非派建築。約13世紀出現於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地。一般有一名神秘主義隱修士隱居,有一些弟子及其虔信者在其周圍生活和學習,形成以道堂或陵墓為中心的建築群,故名。北非穆拉比特王朝時期,既是修道場所,也是傳教講學、舉辦宗教教育、進行政治軍事活動的指揮中心。有時亦用以稱“札維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巴特
- 釋義:阿拉伯語
里巴特,阿拉伯語Ribāṭ的音譯,意為“貧人收容所”、“修行者寓所”。伊斯蘭教蘇非派建築。約13世紀出現於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地。一般有一名神秘主義隱修士隱居,有一些弟子及其虔信者在其周圍生活和學習,形成以道堂或陵墓為中心的建築群,故名。北非穆拉比特王朝時期,既是修道場所,也是傳教講學、舉辦宗教教育、進行政治軍事活動的指揮中心。有時亦用以稱“札維亞”。
里巴特,阿拉伯語Ribāṭ的音譯,意為“貧人收容所”、“修行者寓所”。伊斯蘭教蘇非派建築。約13世紀出現於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地。一般有一名神秘主義隱修士隱居,有一些弟子及其虔信者在其周圍生活和學習,形成以道堂或...
在阿拉伯語裡,“里巴特·法特赫”意為“勝利的營壘”,據說是為了紀念當年阿拉伯軍隊在阿拉科薩戰役中打敗西班牙人的勝利。後來,時代變遷,幾經滄桑,“里巴特·法特赫”這個軍事要塞逐漸擴展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舊的名稱,簡稱“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變成“拉巴特”,並作為城市名稱沿用到今天...
亦稱“里巴特”(Ribat)、“台基葉”(Takiyyah)。中國宗教學者譯為修道所或修道院。系蘇菲派修士進行道乘修煉,舉行“迪克爾”誦念聚會(Halaqat al-Dhikr),並招收門徒,講授蘇菲教理的宗教潛修教育組織和相應的建築物。背景介紹 扎維葉(Zawiyah)中國西北地區一些蘇菲派門宦較大的拱北、道堂和麻札與此有某些相似之處...
穆拉比特,阿拉伯文Murabit的音譯,意為“住在里巴特(ribat)的人”。解釋 伊斯蘭教征服北非初期,里巴特為穆斯林軍隊的前沿駐防營壘。失去軍事用途後,變成遁世隱修的苦行者住所。故既指為信仰獻身的聖戰戰士,亦指虔信苦行的隱士。後演變為號召民眾發動聖戰而實現宗教理想的傳道者。他們在里巴特即進行苦行修持,亦為聖戰...
《在餐館裡》是202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克里斯托夫·里巴特,譯者是葉瑤。內容簡介 “餐館是知識社會的實驗室。”現代餐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中葉的法國巴黎。本書採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將現代餐館二百五十年演進歷程中的諸多關鍵性歷史時刻並置呈現於讀者面前,左拉、普魯斯特、喬治·歐威爾、...
札維亞,阿拉伯文Zawiya的音譯,原意為“角落”。伊斯蘭教建築。最初指為在清真寺內靜修的人所特辟的住所,附屬於清真寺。後發展為獨立的小型建築,呈院落或小寺型,穆斯林在此禮拜、靜修,並組織宗教知識講授。亦稱“麥阿海德”(Ma’had,意為學院)或里巴特。後多由蘇非教團在城市和鄉村建立,作為蘇非派成員修道...
里巴特是從亞歷山大到庫塔,形成伊斯蘭國家抗擊拜占廷艦隊的防禦線的沿海城堡之一。牆上的系泊環表明這裡的牆曾受到海浪的衝擊。里巴特一名取自murabitin,他們都是些虔城的勇士,駐紮在那裡保衛城市免受敵人的入侵。里巴特近來也已得到修復,現在看上去就像若干世紀前一樣。古老的石柱和柱頭排列在入口的兩側,入口由一個...
講經集》。他在世時並未建立正式的教團,死後,門弟子將其推崇,並創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迪里教團。在巴格達的“里巴特”由其後裔管理,成為該教團的宣教中心。其在巴格達的陵墓曾屢遭破壞,1535年奧斯曼帝國素丹蘇萊曼一世(1520~1566在位)下令重修後頗為壯觀,至今常有大批穆斯林前往參謁。
在全國各地建立濟貧院、里巴特(扎維耶)等,接待遊方的蘇菲派苦行者,供蘇菲派傳教師講經布道,培養門徒,並給各道堂賜予瓦克夫土地。對埃及和敘利亞的基督教徒採取寬容政策,允許其修建教堂和進行正常宗教活動。在開羅、大馬士革、希賈茲、葉門等地創建獨立的或由清真寺附設的伊斯蘭大學,免費提供食宿,僅大馬士革就有高等...
1042年,伊本·雅辛帶領少數信徒隱退到塞內加爾河附近的一個島上,在那裡建立了宗教、軍事合一的設防修道院“里巴特”(al-Ribat),故被稱為“穆拉比特”(即駐在修道院中的人)。他們組成軍事性的宗教兄弟會,向各部落傳播其教義,使當地居民改宗伊斯蘭教,並秘密積蓄軍事力量,後伊本·雅辛得到柏柏爾桑哈賈部落拉姆圖納...
里巴特擔是擔任聖巴德教神官的少年,儘管年幼,卻相當博學多見,用自己的豐富知識引導奧里芬,據說他是聖巴德教皇的得意門生,目前被視為下屆教皇的候選人。瑪麗是聖巴德教神官,也是擁有強大魔力的迪克族女子,具有大姐風範的她與奧里芬總是口角不斷。本作是以在安排了多種設備的大本營內組成小隊與強化裝備之後,再去...
但帶有十葉派影響。回摩洛哥後,宣傳改革習俗, 屢遭排斥, 最後在家鄉獲得成功。在廷邁勒(Tinmal)建立里巴特,譴責穆拉比特王朝為神人同性同形說, 強調真主的獨一性, 其信徒因此稱穆瓦希德(唯一神教徒)。1121年自稱馬赫迪,發動反穆拉比特王朝的聖戰。在指定阿布杜·慕敏為繼任人後死去,葬於廷邁勒。
巴特死亡後,憤怒的沃利對慣量展開報復,他通過降低撒迪厄斯的相對速度,使慣量停留在一條相對靜止的時間線上,把他變成一尊活雕塑。撒迪厄斯隨後被放到閃電俠博物館里巴特的雕像對面,被逼的日夜凝視著他這個永遠無法成為的對象。無賴幫的復仇 逆閃電(Zoom)將撒迪厄斯從凍結的狀態中解救出來,之後他開始教導慣量怎樣運用...
蘇塞在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許多建築兼顧生活需求和軍事要求。被稱為“里巴特”的堡壘式修道院,就是這種結合的代表。修道院四周建有方形高牆,僅在南牆中部開一個出口。高牆四角和四邊中點各建有一座瞭望塔樓,東南角的圓塔樓高15米。祈禱大廳被隔為11條長廊,壁龕沒有任何裝飾。博物館 蘇塞博物院以鑲嵌...
得到其叔父的承認。1831年將格萬杜降為附屬城邦。在位期間推行伊斯蘭教法,建立統治制度,鎮壓各地叛亂,促使遊牧民定居。通過設立里巴特(軍事據點),不斷對外發動聖戰,擴張領土。同時從事宗教著述,除與加涅米的教義辯論外,主要著作 著有《塔克魯爾簡史》、《治國之道》、《沉思園》、《地區居民劃分真相考》等。
8、里巴特茹省(Ribatejo)9
薩拉馬戈,J.,葡萄牙作家,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可能的詩歌》《或許是歡樂》等。人物生平 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於里巴特茹省戈萊加,卒於西班牙蘭薩羅特島。家境貧寒。兩歲時隨父母移居里斯本市。因家庭經濟拮据,中學尚未畢業就轉入一所工業技校學習機械制鎖技藝,畢業後成為一名機械制鎖工人。此...
馬拉布特,法語Marabout的音譯,由阿拉伯語穆拉比特演變而來。北非對伊斯蘭教聖人及其後裔的通稱。沿革 約12世紀後,北非的聖人崇拜與傳入的蘇非主義結合,柏柏爾人伊本·雅辛由傳道人演變為收授門徒的神秘主義導師,由其後裔或門徒繼承其創造奇蹟的能力。里巴特也演變為札維亞建築群。導師死後,其信徒形成教團組織,其居...
一、“里巴特”和穆拉比特運動的興起 二、穆拉比特王朝的建立及其統治 三、穆拉比特王朝的解體 第五章 阿拉伯人的遷徙與茅利塔尼亞社會的變遷 一、阿拉伯人的遷徙浪潮 二、阿拉伯人遷徙對茅利塔尼亞的影響 三、西非蘇丹地區與茅利塔尼亞 第六章 法國在茅利塔尼亞的殖民統治 一、法國在西非海岸的早期殖民擴張 二、...
在阿克拉普王朝時代(800-909)蘇塞就是重要的貿易樞紐和軍事港口。在伊斯蘭世界最初形成的幾百年中,蘇塞是一個典型的伊斯蘭城鎮。城內有土民區、防禦工事、阿拉伯人聚居區(並建有大清真寺)、伊斯蘭教修道院和典型的里巴特 (既有軍事功能又有宗教意義的男修道院)。蘇塞是伊斯蘭國家沿海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被送來的人越來越多,村子逐漸擴大,以致形成城市,從而得到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另一種說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
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葡萄牙作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紀事》《失明症漫記》《復明症漫記》等。1922年11月16日,若澤·薩拉馬戈出生在葡萄牙里巴特茹省戈萊加地區阿濟尼亞加。1947年,出版處女作《罪惡的大地》。1969年,加入葡萄牙共產黨。1982年,出版《修道院紀事》...
克里斯托夫·里巴特(Christoph Ribbat),生於1968年,德國當代作家、社會文化史研究學者,曾先後在德國波鴻、美國波士頓、瑞士巴塞爾等地任教,現為德國帕德博恩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另著有《眼神交流:美國文學與攝影術的關係史》(2003)、《閃爍的現代性:霓虹燈史》(2011)、《籃球:一部文化史》(2013)等非...
儘管東歐劇變以來,社會主義陣營力量受到很大削弱,但葡共仍在葡萄牙社會大多數領域擁有巨大影響力,特別是在阿連特茹和里巴特茹的農村地區以及里斯本和塞圖巴爾周邊的重工業區,葡共掌握著上述地區多個自治市的領導權。葡共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大會,每4年舉行一次。黨員13萬人(2002年)。機關報是《前進報》,於1931年...
隨著被送來的人越來越多,村子逐漸擴大,以致形成城市,從而得到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另一種說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
托馬爾的克賴斯特女修道院位於埃斯特類馬杜拉·里巴特茹省桑塔倫姆地區的托馬爾市,距離里斯本東北部143公里處。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托馬爾的修女院 Convent of Christ in Tomar 入選時間:1983年 地理位置:N39 36 17 W08 25 03 遺產編號:265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遺產描述 托馬爾的修女院位於葡萄牙...
特茹河谷的環境賦予我們種植葡萄和發展酒莊的天然優勢,讓我們能夠釀造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葡萄酒。這裡絕佳的環境讓我們所釀造的葡萄酒品質優秀而穩定,讓人喜愛,各種價位適合不同的市場需求。這個地區的葡萄牙釀酒商擅於在這裡種植各種本土葡萄以及國際葡萄品種,釀造出知名OMBU歐舶葡萄酒。地理位置 里巴特茹(這個大省的...
隨著被送來的人越來越多,村子逐漸擴大,以致形成城市,從而得到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另一種說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