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奠大祭是韓國第85號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每年的5月11日孔子祭日(春期釋奠大祭)和9月28日孔子誕辰日(秋期釋奠大祭)在成均館和全國各地234個鄉校舉行。它祭拜的不僅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聖賢,其中也包括韓國的聖賢。
簡介,歷史,祭拜對象,場館,儀式,禁忌,
簡介
釋奠大祭是指在文廟祭祀孔子等聖賢的儀式。朝鮮時期修建了成均館,在其正殿-大成殿供奉孔子等聖賢的牌位,於每天春秋兩季舉行釋奠。這個儀式在地方鄉校也與其同步舉行,現今是於每年陰曆2月和8月奉行釋奠。音樂由八種材料製成的巫樂器演奏,並照例跳舞。祭官的服飾和活動順序均遵循嚴格的規定。
釋奠大祭具有在肅靜莊嚴的氛圍中表演舞蹈、演奏祭禮樂等綜合性藝術特徵。
歷史
“釋奠禮”自中國傳入朝鮮半島。據《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周朝時,“釋奠禮”並不是祭拜某一個特定人或某些人。後來,由於孔子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很高,影響最為深遠,所以釋奠的對象逐漸以孔子為主。
祭拜對象
釋奠大祭祭拜的不僅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聖賢,其中也包括韓國的聖賢。成均館文廟大成殿中供奉著的是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孔門37位先聖的牌位和韓國36位先賢的牌位。
場館
韓國“釋奠大祭”所在的主要場所成均館始建於1398年,時為國家掌管學術思想的最高權力機關,相當於中國的太學與國子監。當今的成均館大學,在韓國排名前五,是韓國儒學思想研究與傳播的中心,擔負著對紀念孔子及儒家弟子的儀式進行監督與管理的職能。
儀式
韓國釋奠大祭的基本程式一直沿襲中國雅樂的規範,是保存相對完整的祭奠儀式,因此,韓國政府指定它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85號。其中既有朗讀祭文、燒香、磕拜、敬酒等嚴格的祭祀程式,也有專門演奏的祭禮樂和舞蹈。整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參加儀式的男子要磕4次頭,女子則要磕兩次。
禁忌
主持儀式的人有許多“禁忌”。比如,活動前幾天開始不能喝酒,不能聽音樂,也不能參加葬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