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砂(glazed quartz or faience)是古代玻璃態材料(包括帶釉滑石、釉砂、釉陶、瓷器、玻璃等)的重要代表之一,由石英砂加水潤濕後模壓或捏塑成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表面有釉;釉砂為意譯,音譯為費昂斯。和帶釉滑石製品相似,這些材料最早被用以模仿綠松石或青金石,古人認為這些石頭具有辟邪和治療疾病的特殊魔力,並且在埃及、印度河流域等地區,帶釉滑石和釉砂在釉料配方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釉砂
- 外文名:glazed quartz or faience
簡介,西亞,埃及,南亞,中國,
簡介
胎中玻璃相占比更多的釉砂(glassy faience或compact faience),可以譯為玻砂。相比於釉砂,石英顆粒的占比略低,釉層和胎體沒有明顯的界限。曾有學者把熔塊(frit)翻譯為玻砂,但熔塊是玻璃製作過程中的半成品;而玻璃體現了製作工藝的進一步提升,夾雜的晶體顆粒占比更低。釉砂、玻砂、玻璃均以石英為主要原料之一,可通過胎體或內部的石英顆粒和玻璃相的比例(Xm,玻璃相面積/(玻璃相面積+石英顆粒面積))進行區分。Xm<0.25為釉砂,0.4<Xm<0.6為玻砂,0.75<Xm為玻璃。
埃及、西亞以及印度河流域的釉砂所用釉料助熔劑多以鈉為主要成分(Na2O/K2O>1.5),但歐洲(如義大利、俄羅斯等地)和印度河流域的部分釉砂中使用混合鹼(0.5<Na2O/K2O<1.5)助熔劑。中國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釉砂多具有高鉀特徵(Na2O/K2O<0.5),屬於富鉀釉砂。上釉方法可分為包埋法、直接施釉法和起霜法。包埋法上釉會形成較厚的反應層(interaction layer,IAL)、顆粒間玻璃相(interparticle glass,IPG)較少,釉層厚度均勻;直接施釉法導致釉層較厚,且邊緣處會更厚一些,相互作用層很少;起霜法會導致表面釉層較薄,內壁釉層薄於外側釉層,反應層和胎體中存在大量的顆粒間玻璃相。可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或顯微CT進行判斷,前者為有損分析方法,後者為無損分析方法。同時,顯微CT能無損區分釉砂、釉陶和玻璃等表面具有玻璃光澤的製品。
公元11世紀,埃及地區砂玻器的出現是受到釉砂技術的影響。
西亞
目前近東地區發現最早的釉砂是在奧貝德文化(Ubaid Period,公元前5500-前4000年)末期,略早於埃及釉砂的出現年代,並持續至薩珊王朝末期(公元637年)。石英原料為石英砂,而非磨碎的鵝卵石。三種上釉方法在公元前3千紀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釉砂製品中都有發現。小珠子的製作更傾向於使用包埋法,容器使用直接施釉法。銅是最主要的著色劑,無論是在帶釉滑石珠中,還是釉砂中;在公元前2千紀上半葉,含錳鐵元素的礦料也被引入釉砂生產中,形成棕黑色的裝飾圖案。公元前2千紀後半葉,玻璃和釉陶的出現更刺激了釉砂製作工藝的發展,多色釉砂出現,新的著色劑鉛銻黃被引入。珠子的形狀出現了雙錐形,影響了中國釉砂珠的審美與製作。
埃及
最早的釉砂出現在公元前四千紀,和帶釉滑石一樣被製成珠子或護身符等。埃及的釉砂技術來源目前仍未明確是埃及本土產生的新技術還是從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引進,但可以確定的是釉砂興起與埃及從農業文明過渡到城市文明有關。前王朝時期(Predynastic Period)的釉砂器型有管狀珠和其他器物,以銅為著色劑,三種上釉工藝都可能使用;早王朝時期器型出現動物塑像,仍以銅為著色劑,上釉工藝以起霜法為主;古王國-第一中間期(公元前2649-前2040年)器型以牆磚和珠子為主,起霜法為主流,顏色趨於多樣,除銅以外還使用錳鐵礦物繪製黑色圖案,或使用石英本色的白色作為外觀;中王國-第二中間期(公元前2040-前1550年)製作技術有所改進;新王國時期器物類型和顏色更為豐富,出現了鈷藍、鉛銻黃和礬紅,與玻璃的生產密切相關;第三中間期(公元前1070-前712年)釉砂仍然被廣泛使用,但是顏色減少、玻砂出現。在助熔劑的選擇上,中王國至新王國時期使用富鈉的植物灰作為鹼性助熔劑,Na2O/K2O為2.3-5.9;但自第三中間期開始,改為使用泡鹼助熔劑,Na2O/K2O大於10。在鈷料的來源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使用來自埃及西部沙漠的含鈷明礬;但在拉美賽德時期(第19-20王朝)埃及使用了一種新的鈷料,但具體的礦料來源尚不確定。
南亞
釉砂在印度河流域出現的時間較晚,且存在時間也較短。印度河谷釉砂用於生產珠子、耳環、手鐲和容器等高等級商品,並且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和帶釉滑石珠不同的是上釉方法,釉砂多為直接施釉法和起霜法上釉,未發現包埋法的使用。哈拉帕時期釉砂中部分是用植物灰sajji-khar作為助熔劑,部分採用混合鹼。印度河流域帶釉滑石製品和釉砂的風格和技術反映了一個本土發展的過程,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同時期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和黎凡特)和北非(埃及)生產傳統的影響。
中國
釉砂在我國的傳播擴散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器物傳播:我國最早的釉砂見於新疆,如阿敦喬魯遺址、薩恩薩伊遺址和哈密天山北路遺址都有出土,年代為公元前2千紀中後期。西方的富鈉釉砂在中國廣泛發現,證明了當時存在著遠距離釉砂交換網路。這些釉砂很有可能來自中亞,並沿天山傳播。除新疆外,西藏也有發現外來的釉砂,表明存在著跨越青藏高原的釉砂貿易網路。第二階段為技術傳播:黃河流域的釉砂出現於公元前1000年前後,年代晚於近東和埃及三千餘年,長江流域的釉砂則更晚一些出現。西周時期釉砂在中國蓬勃發展,且出現了新的配方,如富鉀釉砂,配方上的差異體現出古代中國工匠因地制宜的創新。此外,在戰國時期還出現了鉀鈣釉砂(如河南申明鋪遺址出土蜻蜓眼珠)與鉛鋇釉砂(陝西寨頭河墓地出土管形珠、河南新鄭和寶豐出土的蜻蜓眼及圓環型珠),釉的配方與同時期的鉀鈣玻璃和鉛鋇玻璃有類似之處,它們在製作工藝上很可能存在密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