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制滑石製品

燒制滑石製品

滑石礦(steatite)是一種軟質緻密岩石,主要由滑石(talc,莫氏硬度為1)和少量其他礦物(如綠泥石,雲母,透閃石,石英和磁鐵礦)組成。 在考古學文獻中,滑石常與“皂石”混用。兩種岩石都具有硬度低的特點,並且容易切割和雕刻。因此,滑石和滑石粉分別適合於雕刻和塑造小物件,然後通過加熱形成頑火輝石(enstatite,莫氏硬度約為6)及上釉來改變硬度和顏色。

燒制滑石製品的生產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七千紀的印度河流域。隨後在公元前五千紀出現了帶釉滑石製品,並廣泛流行於埃及、近東及印度河流域。帶釉滑石在印度河流域盛行了近三千年,因此印度河文明也被稱為“滑石文明(Steatite Civilization)”。埃及的帶釉滑石在公元前5千紀末的巴達林文化(Badarian Culture)中首次發現,最初以珠子為主,常作為婦女和兒童佩戴的項鍊,隨後發展出聖甲蟲、印章和護身符等器型,並一直持續到了古埃及後期。在近東地區也發現了帶釉滑石,但它很快被釉砂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制滑石製品
  • 英文名:Fired steatite artifact
  • 出現時間:公元前7千紀
工藝及判斷方法,成型工藝,上釉方法,燒制溫度,主要出土遺址,辨析:滑石釉砂,

工藝及判斷方法

目前,對燒制滑石珠製作工藝的分析主要依賴光學顯微鏡(OM)、X射線衍射(XRD)、拉曼光譜、配有能量色散光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EDS)等。先觀察珠體表面情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測試。使用SEM-EDS觀察表面形貌,對觀測區域進行半定量元素分析。再利用XRD或拉曼光譜判斷晶體組成。這些測試結果可以分析這種珠子的成型工藝、上釉方法和燒制溫度。
燒制滑石製品
安納托利亞地區出土燒制滑石珠,年代為公元前5千紀末[

成型工藝

根據前人的研究結果,滑石珠基體的製作主要有兩種途徑:①直接用滑石塊雕刻珠子,然後加熱轉變為頑火輝石;②用滑石粉在加入助熔劑的情況後塑型為珠子,然後加熱轉變為頑火輝石。
通過比照珠體不同位置的XRD圖譜的峰強度比,確定紋理效果,從而對燒制滑石珠的成型工藝進行區分。Panei等人以滑石塊、滑石粉+水、滑石粉+水+助熔劑為原材料的對比實驗,認為滑石粉的研磨會促進焙燒過程中方石英(cristobalite)的結晶。

上釉方法

類似釉砂,滑石珠的上釉方法包括:①包埋法(cementation method),即將珠子埋入釉料混合物中進行焙燒;②施釉法(direct application method),即將釉漿塗於珠子表面再進行焙燒;③起霜法(efflorescence method),即釉料與滑石粉加水混合,風乾後加熱在珠子表面形成釉。
通過比對釉層、珠體、胎釉交界處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以及模擬實驗表明,埃及巴達林時期釉面滑石珠使用的是包埋法上釉,從新王國時期(1552-1085 BCE)開始,就可能直接使用預製好的玻璃熔塊上釉。施釉法的變種形式在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也已使用。
綜上所述,可能存在這樣的模式:用滑石粉製作滑石珠時,常採用起霜法上釉;當以滑石塊製作滑石珠時,早期使用包埋法,後期改用施釉法。
在南亞的印度河文明早期,極可能發生了一場技術進步。釉層結構由銅石並用時期的透輝石(diopside)、矽孔雀石(chrysocolla)、鱗石英(tridymite)組合,發展至印度河文明早期和中期的鎂橄欖石(forsterite)、透輝石結構。不僅釉料更為堅固均勻,而且釉層結構更為穩定。
此外,埃及的帶釉滑石珠多為藍釉或綠釉,顏色濃郁;印度河流域及西亞地區的珠子則色淺,近白色,表面僅含微量的Cu。這種缺乏呈色劑銅的情況,有兩種可能性:或者通過水將其除去,或者主動減少銅著色劑的量,以獲得淡黃色或淺綠色的圖案而不是綠色、青綠色。

燒制溫度

滑石(steatite)向頑火輝石(enstatite)的轉變過程如式(1)。使用滑石塊燒制過程中,從滑石到頑火輝石的相變發生在800-1000℃範圍內,從頑火輝石到原頑火輝石(proto-enstatite)的相變發生在1100至1200℃之間,並在1200℃時出現方石英相。此外,不僅可以使用XRD判斷物相,還可以套用Raman光譜對頑火輝石的多種物相進行鑑定。
燒制滑石製品
燒制滑石製品
對巴達林時期滑石珠的模擬實驗表明,使用富銅釉料在1000℃下燒制而成,低於此溫度或低銅釉料都會導致珠子表面的藍綠色變淺;而印度河文明的珠子受含矽量升高的影響,燒制溫度應至少有1100℃。
燒制滑石製品
不同溫度下滑石物相的變化

主要出土遺址

埃及是帶釉滑石珠的主要產地。根據成分和上釉方式,可將埃及巴達林文化至公元前一千紀前半期選出的8顆帶釉滑石珠分為三類:①屬於巴達林時期的2顆,藍綠色,經SEM-EDS測試發現釉層具有高含量的CuO(11-15%)和MgO(20-30%);②新王國時期的3顆珠子及之後時期的1顆,釉層CuO和MgO含量明顯降低,分別為4-9%和7-10%;③1顆中王國時期珠子和1顆新王國時期的珠子,前者釉層中CuO含量約為6%、鹼性成分約為19%,後者釉層中CuO含量約為15%、MgO約為2%、鹼性成分約為14%,且二者還含有少量的Sn、Pb,推測Cu是來源於青銅。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出土了近200顆珠子,按照所屬時間分為四大類:①銅石並用時期,藍綠色,表面無光澤; ②前印度河文明時期,部分珠子表面有光澤,亮藍綠色或淺綠色;③印度河文明早期,部分珠子表面有光澤,少量呈半透明,綠松色或淺黃綠色;④印度河文明中期,部分珠子表面有光澤,呈半透明,顏色有淺綠色、淺黃綠色、綠松色幾種。隨著時間發展,釉層中SiO2含量不斷提高,印度河文明早期時已達到90%以上,珠子表面富含玻璃相,可以觀察到光澤度提升且呈半透明狀。而釉層中CaO和CuO含量在逐漸減少。
在黎巴嫩北部的Tell Fadous-Kfarabida遺址出土6顆滑石珠,年代為公元前3千紀,珠長1.64mm-2.56mm;直徑2.84mm-4.24mm;孔徑0.95mm-1.11mm。XRD結果顯示這些均經過加熱,已形成頑火輝石,且6號珠中存在方石英。結合其他形態特徵,判斷1-5號珠是由大塊滑石而非滑石粉製成。
燒制滑石製品
Tell Fadous-Kfarabida遺址出土帶釉滑石珠
位於以色列加利利北部的Peqi’in的洞穴(公元前5千紀)中發現了190顆燒制滑石珠,大部分形狀為短圓柱形,直孔,根據Beck的分類方法,屬於I.B.2.b。這些珠子是由滑石粉與水、助熔劑混合製成。珠子表面發白,偶有淡綠色。珠長0.9mm-3.0mm,平均值為1.71mm;直徑2.3mm-7.0mm,平均值為2.89mm;孔徑0.5mm-1.7mm,平均值為1.05mm。元素包含Si和Mg以及微量的Cu和Fe。
燒制滑石製品
Peqi’in遺址出土燒制滑石珠,部分有釉[6]
土耳其中部安納托利亞山區的晚石器時代Çamlıbel Tarlası遺址出土80顆燒制滑石珠,大部分為圓環形,根據Beck的分類方法,屬於I.B.2。另有2顆特殊:1顆呈半錐形,表面有兩條刻線;1顆呈非圓柱形,珠體有重疊。大多數珠子表面為白色至淺黃色或淺灰色,部分表面有光澤。有4顆表面帶有淡綠色或淡藍色的痕跡,且在其中樣品Bead 5中檢測出Pb和Cu元素,可能是表面釉的殘留物。許多樣品表面有開裂現象,認為是珠子先處於高溫然後迅速冷卻所致。在一枚珠子殘片的內表面發現有鑽孔痕跡,部分珠子的珠體、底部發現條紋。珠長0.42mm-3.71mm,平均值為1.88mm;直徑1.07mm-3.56mm,平均值為2.56mm;孔徑0.45mm-1.55mm,平均值為1.08mm。
燒制滑石製品
Çamlıbel Tarlası遺址出土燒制滑石珠,部分有釉
我國青銅時代的一些遺址中也出土了燒制滑石珠。甘肅酒泉乾骨崖遺址(1800-1500 BCE)出土80餘顆白色滑石珠,經X射線衍射分析,確定其為頑火輝石,即經過高溫燒制,但未進一步分析表面是否存在釉層。在應國墓地西周早期的墓葬中也發現了一批白色和黑色的滑石珠,其中部分白色滑石珠經高溫已形成頑火輝石結構。

辨析:滑石釉砂

滑石釉砂(steatite faience):Ullah最早提出這一詞用於形容兩件器物,它們使用滑石粉取代石英,並採用起霜法上釉,但是對於這一工藝仍缺乏足夠信息。而後對六顆被認為屬於“滑石釉砂”的珠子(分別來自Mehrgarh和Nausharo遺址)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表明是滑石與石英粉混合後形成了“滑石釉砂”。這些滑石顆粒不是均勻分散在石英基質中,且大小不一,因此有學者認為這些滑石顆粒是污染導致的,而非有意製作“滑石釉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