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玻器

砂玻器

砂玻器(fritware)是一種特殊的陶瓷製品,胎的配方包括石英砂(quartz)、玻璃熔塊(frit)和黏土(clay)等,它是中東地區獨有的發明,與陶器、瓷器、釉砂(faience或glazed quartz)並列為世界古陶瓷體系的四大類製品;它與中國陶瓷體系截然不同,並與中國古陶瓷有過緊密互動。Fritware一詞曾被國內譯為“熔塊胎”,但其胎體並非以玻璃熔塊為主。砂玻器萌芽於公元9世紀兩河流域燒制的夾玻陶,成熟於公元11世紀的埃及,隨後逐漸成為古代中東地區陶瓷工業的主流產品。砂玻器廣泛整合了東西方陶瓷、玻璃燒制技術與工藝,也為世界貢獻了眾多釉料。其施釉品種包括虹彩砂玻(luster-ware),青花砂玻,藍綠砂玻和“伊茲尼克”(Iznik)以及龍泉青瓷仿品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砂玻器
  • 外文名:fritware, stonepaste, artificial paste, quartz-frit, quartz-frit-claypaste, kashi
  • 出現時代:公元11世紀
  • 流行地區:中東
定義與組成,砂玻器的前身——夾玻陶,砂玻器的誕生,砂玻器的擴散與發展,砂玻器的高級產品,仿龍泉青瓷,虹彩砂玻,伊茲尼克(Iznik),

定義與組成

砂玻器的胎一般由石英砂(quartz)、玻璃熔塊(frit)和黏土(clay)按照10:1:1的重量比燒制而成。玻璃熔塊是玻璃生產中的半產品,外觀上頗像石英砂,在燒制過程中主要起到助熔劑的作用,可以提高胎體的玻化程度,並增加器物的硬度和緻密性;黏土在成型和燒制過程中均起到粘結作用;石英砂則提高了器物的硬度和耐熱性。燒成後,砂玻器的胎體主要由石英晶體相(砂)和玻璃相(玻)組成(圖3)。
砂玻器
圖3 砂玻器胎體SEM圖,深灰色部分為石英相,淺灰色部分為玻璃相

砂玻器的前身——夾玻陶

公元9世紀左右,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750-1258 A.D.,黑衣大食)的學者融合了古希臘自然哲學傳統與赫爾墨斯神秘主義的鍊金實踐,對材料性能進行了窮舉實驗,發展出體系龐大的“阿拉伯實驗科學”,巴格達逐漸成為當時世界的科學中心。
可能是在邢窯白瓷、長沙窯彩瓷等中國外銷陶瓷的刺激下,巴格達、巴斯拉和什羅夫等地在陶胎中加入玻璃熔塊,創燒出一種較為堅固的陶器——夾玻陶,主要施以虹彩釉(圖4),在與中國外銷瓷的競爭中占領了一部分市場。
砂玻器
圖4 虹彩夾玻陶磚,突尼西亞(Kairouan)大清真寺,約9-11世紀,Issam Barhoumi攝

砂玻器的誕生

法蒂瑪王朝(Fatimid Dynasty,909-1171 A.D.,綠衣大食)崛起後,上埃及地區取代兩河流域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陶瓷業中心也隨之轉移至福斯塔特(Fustat)等地,開羅則成為當時世界的科學中心。11世紀,釉砂、夾玻陶等技術在埃及發生合流,形成“石英砂、玻璃熔塊、黏土”的胎體原料組合技術,標誌著砂玻器的正式誕生。這一合流之所以發生在埃及地區,可能是此時埃及仍然存在發達的釉砂製造業,而兩河流域的釉砂生產在伊斯蘭時代已不流行。
砂玻器的誕生不能簡單歸於某項技術的發明及其為陶瓷生產帶來的變革,更不是生產實踐中的偶然發現,而是一個“百川歸海”的宏大進程。其成功創燒,首先離不開埃及、兩河流域等地在持續數千年的釉砂-玻璃生產傳統里對石英、玻璃等材料的熟練掌握,其次直接得益於兩河流域的夾玻陶技術與釉砂技術在埃及的融合。此外,埃及地區釉料、彩繪陶、虹彩玻璃等施彩、上釉技術的影響不容忽視。

砂玻器的擴散與發展

公元11世紀開始,隨著法蒂瑪王朝的對外擴張和交流,砂玻器生產已不限於埃及,相關技術傳播到了伊比利亞半島、黎凡特和塞爾柱突厥帝國控制下的安納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等地,並吸納了米利都(Milawata)陶器、波斯(Persia)陶器、中國陶瓷的諸多元素,燒制出一系列砂玻製品,最終成為中東地區陶瓷業主流。即使法蒂瑪王朝、塞爾柱突厥帝國滅亡後,在羅姆蘇丹國、伊爾汗國、奧斯曼帝國直至近代中東地區,陶瓷生產仍然以砂玻器為主。除了虹彩砂玻等釉上彩之外,仿龍泉青瓷、藍綠砂玻和伊茲尼克(Iznik)等釉下彩都是砂玻器擴散期的高級製品。
砂玻器
圖 5 古代中東地區主要的陶瓷產品
中東地區生產的仿青瓷早在11世紀就已經遠銷至法國、匈牙利等地,暗示了中世紀以來舊大陸西段可能存在著龐大的砂玻器貿易網,曾經風靡歐洲的“龍泉青瓷”,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是以砂玻器仿品為主,而非產自中國。
砂玻器的起源及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受中國外銷瓷影響的“應激創新”,然而這遠非易事。在同樣擁有悠久、發達的玻璃工業和陶瓷工業的歐洲地區,工匠們直到近代才開始在黏土添加玻璃熔塊以製作瓷器替代品,如公元18世紀法國著名的Sceaux瓷和塞夫勒(Sèvres)皇家工廠生產的軟膏瓷板。近代歐洲掌握的砂玻器技術是否為獨立發明仍不清楚,但砂玻器向歐洲的傳播早已發生。

砂玻器的高級產品

仿龍泉青瓷

公元8世紀開始,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的交流十分頻繁,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青花、唐三彩、長沙窯多彩瓷等陶瓷製品輸送到中東地區,當地也燒制與唐青花類似的青花釉陶,並有仿三彩、仿長沙窯出現。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逐漸繁榮,尤其11世紀之後,以龍泉窯青瓷、景德鎮青白瓷、青花瓷為代表的宋元瓷器大批進入國際貿易體系,對中東陶瓷市場造成了較大衝擊。由於缺乏合適的瓷土原料,且燒瓷的高溫條件難以達到,當地只能基於砂玻器技術進行仿製。仿龍泉青瓷的釉層採用鉛釉或錫釉,顏色則來自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鈷等著色劑,也如同龍泉瓷一樣被施以厚釉,形成與龍泉瓷頗為相似的釉色。由於燒成溫度較低,胎體中缺少針狀莫來石晶體,仿青瓷在結構上遠比瓷器要脆弱,釉面也容易產生刮痕。然而單從日常使用以及視覺效果看,這些仿品是較為成功的。
砂玻器
圖 6 砂玻器仿龍泉青瓷,埃及、伊朗等地出土,十二至十六世紀

虹彩砂玻

伊斯蘭教法曾嚴格禁止穆斯林囤積金銀器,因此對於金屬色澤和光澤的仿製是伊斯蘭時代中東地區陶瓷業的重大需求。公元9世紀,阿巴斯王朝的陶藝家吸納了埃及的虹彩玻璃生產技術,在夾玻陶表面施以錫鉛釉,燒成後在釉面上繪以銀、銅、鋅等金屬的氧化物裝飾層,在還原氣氛下創燒出一種具有炫麗金屬光澤的釉上彩器物。其本質仍為陶器,尚未具備砂玻器特徵,可稱為虹彩釉陶(luster pottery)。這種奢侈品的製造曾受到高度限制,其生產集中在巴斯拉地區某個專為阿巴斯宮廷燒制名貴產品的“秘密窯址”。
公元11世紀,虹彩釉陶的生產中心轉移到了埃及的福斯塔特地區,胎體中石英含量大幅提高——從“熔塊、黏土”組合轉變為“石英砂、熔塊、黏土”組合,器物性質從釉陶轉變為砂玻器,真正的虹彩砂玻(lusterware或luster fritware)由此誕生。這一奢侈品生產並未被壟斷,陸續傳播到敘利亞、伊朗等地。在法蒂瑪王朝垮台、塞爾柱帝國建立和蒙古人入侵之後,這些地區先後成為虹彩砂玻的區域生產中心。虹彩砂玻器甚至傳播至中國等地,即宋元時期文獻和詩詞小說之中的“大食瓶”。
砂玻器
圖 7 虹彩釉的金屬光澤
虹彩砂玻器的發明集中體現了中東地區悠久的釉砂傳統、發達的陶瓷工業和玻璃工業以及最為關鍵的夾玻陶與虹彩、錫鉛釉等技術的廣泛整合。
砂玻器
圖 8 虹彩砂玻碗(碎片),埃及出土,約11世紀,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藏
砂玻器
圖 9 虹彩砂玻碗,伊朗卡尚(Kashan)出土,約1150-1175 A.D.,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

伊茲尼克(Iznik)

公元15世紀末期出現的“伊茲尼克”製品是砂玻器的發展巔峰。它得名於安納托利亞半島的重要城市伊茲尼克,即羅馬-拜占庭時期的歷史名城尼西亞(Nicaea),是連線歐洲、近東地區和東方的重要樞紐。伊茲尼克在14 世紀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作為區域交流中心,一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伊茲尼克”製品主要以中國青花瓷為模仿對象,燒成效果接近明青花。這種中東地區砂玻器技術、伊斯蘭花紋圖樣與中國瓷器藍白風格廣泛融合而誕生的瑰寶,主要流行於16、17世紀的中東地區和歐洲地區,在與中國瓷器近三個世紀的競爭中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
“伊茲尼克”製品中有一類精美的壁磚,稱為“cini”,至今仍被廣泛用於中東地區清真寺的裝飾。“伊茲尼克”壁磚源於中東當地的砂玻壁磚傳統,是砂玻器工藝體系發展到較高水平的產物,對玻璃熔塊有著更為綜合的利用。這種壁磚的釉料也選用玻璃熔塊為基體,其生產並非直接把錫料添加進釉料懸浮液,而是先製作富鉛、富鈉的玻璃熔塊然後添加釉料。
砂玻器
圖 10 “伊茲尼克”葡萄紋盤,土耳其產,約1550-1570 A.D.,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砂玻器
圖 11 “伊茲尼克”花卉紋帶足盤,土耳其產,約1570-1580 A.D.,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砂玻器
圖 12 典型“伊茲尼克”壁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