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姓

采姓

采姓源於姬姓,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史籍《元和姓纂》、《姓考》中有記載。 第二個源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戴國君主戴公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古鮮卑族拓跋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采姓
  • 源於:姬姓
  • 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 史籍:《元和姓纂》
  • 拼音:cǎi
  • 注音:ㄘㄞˇ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源源,第三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古代名人,采 皓,采 耿,采 強,采鳳翔,當代名人,采保庚,采樹琴,採用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己姓之子夷鼓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中記載:“黃帝封其子於右北平采亭(治平剛,今河北平泉,一說今遼寧凌源),因氏焉。漢渡遼將軍采皓。晉東莞太守采耿。隋漁陽郡主簿采強。”這在史籍《姓考》中也記載:“黃帝子夷鼓始封於采,為左人,有采氏。”據湖南省圖書館典藏的《青山彭氏敦睦譜》第一卷<宗系>中記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娶雕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獝(豸虛)、纍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嬅。”黃帝賜予姓氏者有十二:酉、祁、已、箴、任、滕、荀、僖、姞、儇、依,一說為祈、酉、滕、箴、任、荀、釐、佶、儇、依。及青陽(清)、夷鼓為二紀(己),其餘十三人皆為姬姓。實際上,青陽、夷鼓、蒼林三者皆同於黃帝之源,夷鼓入贅己氏部落,為己姓。因此,也可以說采氏源出已姓。而史書上所稱的“左人”,就是擅長巫蠱之術之人,為古代世人所崇拜的神職人員。中國古代,以巫蠱之術為左道,後凡占卜相命之術亦統名為“左”,因稱擅此術者為“左人”,“左氏”這個姓氏便由此而誕生。
夷鼓的後裔以先祖封邑為姓氏,稱采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源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戴國君主戴公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有西周貴族的姬姓小諸侯戴國,其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私話民權縣西北部一帶。由於戴國位於鄭國、宋國與梁國之間,鄭、宋兩國不和,戴國夾在中間多受欺凌。在春秋初期,鄭國的勢力還比較弱時,戴國實際上就已經是鄭國的附庸國了。據史籍《左傳·隱公十年》記載,周桓王姬林七年(鄭莊公姬寤生三十一年,蔡桓侯姬封人二年,衛宣公姬晉六年,宋穆公子和十六年,公元前713年),蔡國、衛國跟隨宋國一起討伐鄭國,並經過長途跋涉侵入了戴國。貫於善謀的鄭莊公姬寤生抓住這一時機,在戴國境內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一舉圍殲了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的蔡、衛、宋三國之師,使鄭國一躍成為了強大一時的諸侯國,之後,順便將戴國占為己有。
戴國被鄭國滅亡後,國君戴公的後代中有以前戴公封給自己的采邑(今河南蘭考)名稱為姓氏者,稱采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古鮮卑族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於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之間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姓氏改革,即將二字、三字、四字等鮮卑族複姓改為漢字單姓。在這一歷史時期,北魏孝文帝將皇族嫡系的拓拔氏族人命為漢字單姓“元”氏,將皇族庶系的其他拓拔氏族人改成其他姓氏,其中,將其庶二弟俁氏(拓拔·俁,其母為高昌回紇俁氏)改為漢字單姓采氏。隨著鮮卑族人逐漸融入漢族的歷史進程,俁氏一族成為漢族采氏的一支。
本書按:
要注意的是,拓拔·俁不是拓拔·宏的嫡二弟拓拔·侯(侯氏),拓拔·侯後改為漢姓亥氏,一些史書常將其二人混淆。關於拓拔·俁,在史籍《魏書》中沒有記載,但在唐朝宰相房玄齡撰著的《唐書·集札注》、清末民初張鵬一在《隋書志·補》中皆有記載。

遷徙分布

采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右北平、濟陽、宋城為郡望。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六合區、淮安市漣水縣,重慶市的墊江縣,河北省的安新縣、玉田縣,山東省的煙臺市,甘肅省的景泰縣,陝西省、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四川省等地,均有采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濟陽郡:戰國時期為魏國城邑,西漢時期改置為濟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濟陽縣在唐朝初期併入冤句縣。晉惠帝執政時期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定濟陽郡,治所在濟陽,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定陶兩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德正陽縣不遠。東晉後期晉室南渡後,濟陽郡被廢黜。
右北平郡:漢朝時期置郡,治平剛(今河北平泉),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津海道東北部及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改治至土垠(今河北唐山豐潤)。晉朝時期改為北平郡,移治到徐無(今河北唐山遵化)。
宋城郡:隋朝時期為雎陽,是宋國的治所,宋朝時期改雎陽為宋城,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部一帶。

堂號

濟陽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治平堂。
宋城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江蘇漣水采氏族譜,(現代)闔族編纂,2002年計算機排印本。原稿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時碼鄉采韓村七組。

字輩排行

江蘇漣水采氏字輩:“尚倫啟本寶連緒培海常旺盛顯英俊富民育棟樑”。
江蘇六合區采氏字輩;’‘必自永大,正德光明。’‘

古代名人

采 皓

(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度遼將軍。

采 耿

(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東莞太守。

采 強

(生卒年待考),著名隋朝漁陽郡主簿。

采鳳翔

(生卒年待考),鳳陽人(今安徽鳳陽)。著名明朝浙江海寧衛指揮。

當代名人

采保庚

采保庚:(公元1938~今),河南滑縣人。著名現代教育家。吉林省長春市稅務學院教授。采保庚於1962年河南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到白求恩醫大任教。1990年調入長春稅務學院,任教授、首任及第二、三任外語部主任、學位委員、高評審。兼任中國財經外語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大學外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長春世界語協會副理事長。歷任全國學會及省學術論文評審委員和職稱晉升英語、世界語考試命題委員。采保庚在英語教學、尤其醫學英語及大學英語教學方面頗有建樹,曾多次受院校、省及各有關部門通報嘉獎和表揚。在語言測試方面有專長,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研修測試。同時,還在省府及國外作過長期口、筆譯,為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采保庚科研成果纍纍,僅公開出版的書籍國內外發行量已超過百萬冊。代表作有《醫學英語教程》、《醫用英語自學讀本》、《醫學英語會話及辭彙》、《英語視聽說唱》、《專科英語泛讀》等。由於教學科研成績卓著,曾多次被評為學院及省先進工作者,還被收入《中國外語教育名人錄》和吉林社科精英介紹欄目。
曾主持過全省及全國性學術會議和論文評審,在學術界享有較高聲譽。

采樹琴

采樹琴:(公元1946~今),河北阜城人。著名地方科普工作者。阜城縣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技師。他自1996年調任科協主席以來,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科協工作要乾,就大幹,幹大事的觀點。為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創建"科技致富奔小康,萬名農民進學堂"的目為實現這一目標,他犧牲了多個星期天,帶病堅持工作,跑上跑下,抓宣傳、抓發動、抓典型,完成農函大中級班學員培訓一萬多人次,成為全國唯一的萬名縣。為此,被中國科協命名為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培訓基地。為提高全民科技意識,他成功地在縣城舉辦了科普大集,有省市專家教授十二名、支農廠站十一家、縣科技人員八十七名參加,動用宣傳車五十輛,三萬多農民參加了科普大集,中央、省十七家新聞單位進行了現場採訪報導。同時,他積極開展了講課、推廣新技術、建立科普示範基地等工作。該縣較為貧困的漫河鄉,參加農函大的學員最多,他們把學到的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僅西瓜一項,這個鄉當年就增收三千多萬元;在組織建設上,健全了縣級學會、鄉級科協、農研會組織;經硬體建設上,搞了科普一條街。
1997年被命名為市、省、中國科協科普示範縣。因此,他參加了中國科協召開的科普興縣經驗交流會。

採用生

採用生:(公元1952~今),湖南零陵人。著名地方中醫主治醫師。畢業於零陵衛校,先後在衡陽醫學院零陵分院及湖南省中醫眼科班進修。從事醫務工作二十餘年,擅長中醫辯證施治。採取通因通用法,救治外傷性腦益血昏迷病人及中風病人均獲得成功;採取熱因熱用法,創造發明加味消翳湯,救治角膜潰瘍,取得一定成果;採取補氣固脫、回陽救逆法,救治失血性休克病入,取得顯著療效;創活樹皮夾板固定法,治療骨折有奇效;研製天柱奪命場、天堂追魂湯套用於臨床取得較好療效;創顛倒乾坤太極法,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為這一難治之症開闢了新途徑。
在研究椎間盤突出與癌症的發病關係中,通過臨床實踐觀察,採取顛倒乾坤太極法,結合中醫活血化瘀,化痰通絡,消腫散結,益氣因本的治療,取得顯著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