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村,曾名“陳家莊”、“南陳村”,隸屬於鄒平市青陽鎮。明代屬醴泉鄉,清代屬范公鄉,民國時期為鄒平二區。有張、邢、劉、潘等姓氏。解放後,曾屬醴泉區,後改為石樊區。1958年後屬青陽人民公社、青陽鄉、青陽鎮。全村有660戶,共2540人,山林面積6000餘畝。主要產業有養殖、餐飲服務、運輸,村民以打工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醴泉村
- 別名:陳家莊、南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鄒平市青陽鎮
- 地理位置:鄒平市青陽鎮
- 人口:2540人
歷史沿革,三面環山,唐槐,醴泉寺,黃花山寺,餄餎面,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據上世紀80年代整理的《青陽鄉土志》記載:此地於隋唐時建村,因陳姓居此故取名陳家莊。元末明初,因戰亂只剩陳、董兩戶隱居山中,後由杏行子、桃行子、姑子庵等五個小村莊合併為一村。當年的坐地戶陳氏早已不見,僅餘陳氏墳塋。1955年,章丘山陳村劃歸青陽鄉時,為區分村名,遂稱這裡為“南陳”。2006年,村民、鄉鎮為推動文化旅遊申請更改村名,後經有關部門批准,更名為“醴泉村”。
三面環山
醴泉村四周連綿起伏的山頭,只見青草掩映,梯田碧綠如織。
這些山頭都屬於魯中長白山,它們各有名頭,各有故事。如村東為四尖山,曾有狼出沒;村南為白雲山,上有千年古剎醴泉寺;村西為黃花山,曾有一座以武聞名的湧泉庵;西南則是雕窩峪蓮花峰,是隋末農民領袖王薄的起義之地。
村民稱這白雲山為“南山”,又名黌堂嶺。相傳,東漢大學者鄭玄曾在此著書立說。黌堂嶺上有一口古井,井中有一種葉子細長的水草,狀似野韭菜,鄭玄常用它來綑紮書卷,稱為“鄭公書帶草”。
這黌堂嶺上有“貓頭峰”,它是青陽鎮最高的山峰,海拔765米。附近嶺上有范仲淹讀書洞。相傳,范仲淹少時曾在此劃粥斷齏,埋頭苦讀。而《元史·張榮傳》記載:“金末,山東群盜蜂起,張榮率鄉民在黌堂嶺拒守。”
白雲山北坡上的醴泉寺原名龍台寺,始建於公元531年(南北朝時期)。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院。建成之日,東山恰有一泉湧出,中宗聽說後便欣然賜名“醴泉”,醴泉寺因此得名。
這醴泉屬於濟南七十二名泉,有很多文人曾為它留下墨跡。此外,醴泉村還有黃花山湧泉、醴泉寺冷水泉、南陳家胡同青崖泉等名泉。“我們的山泉水最養人,甘甜清冽。每次出遠門,我都要帶著村裡的泉水、井水。”村黨支部書記張念鵬自豪地說。
村西的黃花山上有座廟宇,名喚“黃花山寺”,又叫“湧泉庵”,村民稱其為尼姑庵。據當地史料記載,此廟為李自成先鋒官陸祥出家後所建。陸祥法號路禪。後路禪邀請少林拳師為僧人教習武功,並抄拿了當地惡霸劉真久,號稱“神和尚”。
村西南是雕窩峪蓮花峰,相傳為王薄起義地點。鄉民流傳,王薄原是西窩陀村鐵匠。那時的醴泉寺住持是法惠和尚,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王薄自小常去寺內玩耍,法惠教他讀書、明理,與他議論天下。日積月累,王薄學業大進,被人稱為“知世郎”。後來,王薄創作了聞名後世的《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史料記載,王薄在大業七年(611年),以長白山為據點發動農民起義,活動在齊郡(今濟南)、濟北郡(茌平境)之間,山東農民紛起回響。八年後,起義軍擴大至數萬人,為隋將張須陀所迫,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等起義軍會合,復南下圍章丘城(今山東章丘北),又為張須陀所敗。後仍活動在山東中部一帶。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投宇文化及,守聊城(今山東聊城)。竇建德攻聊城,他開門引竇軍擒宇文化及。同年降唐,任命為齊州總管。武德五年(622年),為仇家殺死。
唐槐
陳氏雖已消失,但兩棵三人抱的古槐存留至今,村民稱其為“唐槐”。鎮林業部門在古槐上掛著一張樹牌,上寫樹齡為500年。村民邢強推測,這古槐可能是明初移民所栽,它是山西移民文化的象徵。相傳,曾有人伐鋸古槐,不料,老木上滴出紅色液體,伐木人四散而逃。此後,百姓就將古槐看成神靈,“滴血唐槐”的故事流傳至今。
醴泉寺
在1996年第1期《歷史研究》記述:據圓仁記載,在醴泉寺時,圓仁由“典座僧引向新羅院安置”。可見這些新羅院都是附屬於寺院的,並由新羅僑民所建立。為了提供寺院和新羅院的食糧之需,寺院周圍應有一定規模的寺院莊田。除赤山法華院莊田一年可得五百石糧食外,據記載,醴泉寺也有莊園十五所。
唐代時,鑒真和尚的第四代弟子、日本天台宗三祖圓仁曾到寺院拜謁,該寺還專門設有新羅院以供新羅僧人進修;這是因為在宋代,大儒范仲淹曾在此苦讀,劃粥斷齏;這是因為在元代大德四年,曾任工部尚書的鄒平人賈馴在醴泉寺旁主持建造了范公祠;這是因為在民國年間,學者梁漱溟曾在此設立鄉學、醫院;這是因為在抗戰期間,我軍曾在此設立兵工廠和後方醫院。
淄博作家李國經《於陵故事》曾撰文寫過范仲淹與醴泉寺的故事。結合醴泉村張念斌的講述,筆者整理如下:相傳,少年范仲淹來醴泉寺讀書時,生活清寒,每天只煮一次粥,盛入碗中,俟粥冷凝後劃為四塊,早晚各吃兩塊,只用醃製的野菜佐餐。但他不為窮困所移,晝夜苦讀,學問大進。醴泉寺住持慧通和尚欣賞其志,每天送他四塊粗糧餅子充飢。
黃花山寺
黃花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該寺山門朝北,有南北兩座大殿,南殿五間為佛爺殿,神像五尊;北殿三間有千手千眼佛三尊。兩邊僧房有36間,總占地4畝。門前有古柏一棵,院內有核桃、銀杏兩棵,都是一丈多高,八九尺粗。
建寺的僧人叫路禪,是李自成部隊的先鋒官,武藝高強,被稱為“混江龍”。他曾請來少林拳師,廣收門徒,寺內僧人曾達240餘人。
餄餎面
醴泉村有個獨特的美食:青陽餄餎面。村民劉玲跟丈夫邢金倫在醴泉寺邊開了一家山村飯館,就以餄餎面為招牌。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就為嘗嘗“當年的味道”。
30年前,地瓜做的餄餎面是青陽人的主食。在飢餓的年份,它是活命的東西,是本地的憶苦飯。30年後,人們吃慣了白面饅頭,又回想起當年這‘粗糙’的味道。這地瓜麵條配上花椒芽、薄荷芽、香椿芽、馬扎菜等幾道山野菜,人們吃得很盡興。而在孩子們眼裡,餄餎面就像本地的肯德基、麥當勞,他們覺得新鮮。
支書認為,地瓜餄餎面能夠“重出江湖”,是因為醴泉寺旅遊帶動的。醴泉村的山村飯店有十多家,醴泉村有醴泉寺這個“大靠山”,有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青陽小米”這個招牌,就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工業路子,而是應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這個無煙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青陽鎮醴泉村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