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醫者以意用藥
- 作者:蘇軾
- 類別:散文
- 創作年代:1091年
作品原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醫者以意用藥
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者,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驚而得之。”醫取多年舵牙,為舵工手汗所漬處,刮末,雜丹砂、茯神之流,飲之而愈。今《本草》注引《別藥性論》云:“止汗用麻黃根節及故竹扇為末,服之。”
文忠因言:“醫以意用藥,多此比。初似兒戲,然或有驗,殆未易致詰也。”
予因謂公:“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昏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干之餕余,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公遂大笑。
元祐六年閏八月十七日,舟行入潁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見文忠公於此,偶記一時笑談之語,聊復志之。
作品簡析
譯文: 歐陽文忠公曾經說過:“有一個患病的人,醫生問他患病的原因,他說 :“乘船時遇到風浪,受驚而患上此病。”醫生取多年的船舵把手放在舵公手出冷汗的地方,刮成末,攙合丹砂、茯神這一類東西,舵工喝了這藥就痊癒了。如今《本草注·別藥性論》說:“止汗,用麻黃根節和舊竹扇化成末服用。”文忠於是說:“醫生憑想法來用藥的都跟這是一樣的,最初好像兒戲,然而或許有點療效,幾乎不容易對他質疑了。”我於是對他說 : ”把毛筆和墨燒成灰(和水)讓學生喝下去,就能治好他的糊塗和懶惰了嗎?由此推廣開來,那么喝伯夷的洗澡水,能夠治好貪婪;吃比干的剩飯菜,能夠治好奸偽;舔樊噲的盾牌,能夠治好膽怯;聞西施的耳環,就能夠治好容貌醜惡。”歐陽修聽後就大笑。元佑六年閏八月十七日,(我)乘船到了穎州界,正好想起二十年前在此地見到歐陽修,偶爾想起一時談笑的話語,就如同再一次認識他。
作者簡介
蘇軾
(1037~1101)著名文學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