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建築熱濕環境對人體健康舒適影響的基礎研究

《醫療建築熱濕環境對人體健康舒適影響的基礎研究》是依託重慶大學,由張華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療建築熱濕環境對人體健康舒適影響的基礎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華玲
  • 依託單位:重慶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項目針對醫療建築熱濕環境對人體健康舒適影響的基礎問題,綜合建築環境學、微生物學、流行病學和衛生學的相關科學理論及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採用理論方法研究醫療建築主要空氣微生物的生態特性、感染毒性及生長熱濕回響特性,建立微生物單因子特性與熱濕參數的數學描述;通過對醫療建築主要功能區域的舒適性問卷調查、現場環境參數測試和空調系統濾塵採集,獲取主客觀基礎數據及微生物群落樣本;採用雲模型結合熱舒適理論和灰色系統理論分析熱濕環境主客觀數據,挖掘影響病人熱舒適的關鍵參數,建立病人熱舒適反映描述和預測方法;採用實驗方法研究濾塵樣本微生物群落生態結構、污染水平、菌種豐度及生長熱濕回響特性,結合神經網路理論分析微生物群落存活階段感染毒性,形成醫療建築熱濕環境健康舒適評價理論及預測方法。研究成果將對空調系統營造舒適安全醫療服務環境設計及運行調控提供理論支撐,也為將來修訂《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範》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目前醫院的環境控制系統設計及運行控制還基本沿用普通公共建築的系統設計及控制標準及方法,本項目針對醫院室內病人等易感人群及病原微生物相對集中的特點,通過理論、實驗及模擬等研究方法,對醫院普通病房室內熱環境需求、室內人員產生的飛沫污染特徵以及室內環制方式等展開了深入的研究。通過理論研究,獲得了空氣中與室內熱濕環境有關聯的主要生物污染物滋生與非生物污染物釋放隨溫濕度變化的規律及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創新性地建立了空氣細菌真菌污染的分級評價方法並給出分級評價標準;分析獲得人體不同呼吸活動產生的飛沫粒徑分布特徵、飛沫噴出速度、飛沫質量流率及組分等基礎數據;分析給出了常壓環境病人能量代謝預測模型;發展建立了常壓環境及低氣壓環境普通住院病病人的熱舒適評價模型。通過對綜合醫院冬夏季現場實驗研究,發現按現有設計及控制管理模式,醫院空調房間冬夏都存在較嚴重中的空氣微生物污染,夏季為空氣細菌污染,冬季則主要是空氣真菌污染,給出了病房環境空氣細菌及真菌氣溶膠濃度與粒徑分布特徵,真菌孢子的中值直徑小於3.19μm,細菌中值直徑小於5.73μm細菌;獲得了常壓環境及低氣壓環境冬夏季病房熱環境狀況、病房人員的熱中性溫度與可接受溫度,分析給出常壓環境冬季病人預測熱與實測熱中性溫度分別為20.7℃與20.9℃,夏季預測與實測熱中性溫度分別為23.2℃與24.8℃,低氣壓環境冬季病人預測與實測熱中性溫度,分別為22℃與22.4℃,夏季預測與實測熱中性溫度分別為24.6℃與24.8℃;通過場模擬與網路模擬方法對病房通風模式的數值實驗及飛沫污染的感染風險評價,指出採用目前普遍採用的貼附射流為病房人員感染風險更小氣流組織模式,在疾病暴發時所需的應急通風量遠高於現有規範給出的2次/h新風標準。項目的研究成果可為修訂醫院室內空氣環境設計與控制標準提供理論與數據支撐,提出的常壓及低氣壓環境的病人熱舒適模型可補充與完善現有熱舒適理論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