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寶鑑》是清代王之政撰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林寶鑑
- 作者:王之政
- 類別: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
- 創作年代:清代
- 卷數:一卷
- 存世版本:清乾隆王氏稿本
《醫林寶鑑》是清代王之政撰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
《醫林寶鑑》是清代王之政撰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內容簡介該書先論經絡、脈法之要,後述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所列病證,廣引歷代名著之論及各家醫說脈案,窮其變化,並有所闡發。版本信...
《東醫寶鑑》在朝鮮民族醫學史上的地位,足以和中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相比,兩書同樣是記載各類草藥的醫書集大成之作。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春,華亭(松江)閔翠祥為重印本作序。再版商是日本“大阪書林·河內屋吉兵衛”。清末,今偉明華冢(中)村一位世代業儒的孫姓塾師購得此書,共23本。其後代收藏...
王之政,1753出生,江蘇丹徒人是清代醫學家,著作尚有《醫林寶鑑》、《六氣論》、《筆隨醫案》及《王九峰心法》,均有傳本行世。清代醫學家(1753-1821年)。字獻廷,號九峰,江蘇丹徒人。初業儒,後轉而攻醫,聰穎博學,終成名醫,於乾嘉間頗有盛名,活人無數,後征為太醫院院監,人稱“王征君”。書載曾...
礞石既能攻消痰積,又能平肝鎮驚,為治驚癇之良藥。如《嬰孩寶鑑》奪命散,治熱痰壅塞引起的驚風抽搐,以煅礞石為末,用薄荷汁和白蜜調服。若痰積驚癇,大便秘結者,可用礞石滾痰丸以逐痰降火定驚;臨床用以治癲癇及精神分裂症,對控制發作及減緩狂燥症狀有效。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青礞石主要成分為鎂、鋁、鐵...
補中治濕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東醫寶鑑》卷六引《醫林》。為祛濕劑,具有補中行濕之功效。主治水病。組成 人參、白朮各一錢,蒼朮、陳皮、赤茯苓、麥門冬、木通、當歸各七分,黃芩五分,厚朴、升麻各三分。用法 上銼,作一帖,水煎服。功用 補中行濕。主治 水病。方義 方中人參、白朮益氣補脾,用以為君...
水花(《本草拾遺》),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東醫寶鑑》),浮海石(《玉楸藥解》),浮水石(《醫林纂要》),羊肚石(《藥材資料彙編》)。來源 為火成岩類岩石浮石的塊狀物或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瘤苔蟲等的骨胳。考證 ⒈浮石始載於《日華子》。⒉《嘉祐本草》附於“石蟹”下。⒊《綱目...
礬石湯《金匱要略》;礬石丸《金匱要略》;二礬湯《外科正宗》;白礬散《聖惠散》;二仙散《衛生寶鑑》;蠟礬丸《醫方集解》用藥禁忌 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且不宜久服和多服,及泄痢日久,由於脾胃氣虛;婦人白沃,由於中氣下陷;營血不足以致寒熱者,不宜用。礦物晶體特徵 三方晶系。晶形呈細小的菱面體...
⑥《東醫寶鑑》:治風濕麻痹疼痛,發破傷風汗。⑦《綱目拾遺》:追風活血,取根入藥酒。⑧《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麻痹症。又為傷科要藥。千秋-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生用,研末調敷或醋、酒磨塗。千秋- 宜忌 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痛者忌服。生者慎服。生...
①《東醫寶鑑》:性平,味甘,無毒。②《醫林纂要》:甘辛鹹,溫。功能主治 治小兒疳熱,消瘦,消渴。①《日華子本草》:治風及勞瘦。又研敷蠶惡瘡等。②《綱目》:為末飲服,治小兒疳瘦,長肌,退熱,除蛔蟲;煎汁飲,止消渴。③《醫林纂要》:和脾胃,去風濕,長陽氣。生產區域 分布很廣。藥材性狀 ...
通用古方詩括 急救諸方 怪疾 治法 雜治賦 習醫規格 影響評價 《醫學入門》受到國內外醫家的高度重視和讚揚,日本曾掀起持續近百年的“《醫學入門》熱”,朝鮮許浚的《東醫寶鑑》中則引用了本書的大量內容。《潛德錄》評價其:“其論以不欺為本,養性為功,行仁為要,博極群書為究竟。”
《東醫寶鑑》:性熱,味辛苦,無毒。入脾、肝經。《綱目》:入心、脾。《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肺二經。《本草經疏》:入足太陰、厥陰。功能主治 破血,行氣,通經,止痛。治心腹痞滿脹痛,臂痛,症瘕,婦女血瘀經閉,產後瘀停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用於氣滯血瘀的胸腹痛、痛經及肢體疼痛,常配元胡、...
40.元・羅天益《衛生寶鑑》41.元・朱丹溪《丹溪手鏡》《胎產秘書》42.明・薛己《薛氏醫案》《校注婦人良方》43.明・周子乾《慎齋遺書》44.明・翁仲仁《痘疹金鏡錄》45.明・孫一奎《赤水玄珠》46.明・韓懋《韓氏醫通》47.明・王肯堂《證治準繩》48.明・陶華《癰疽神秘要方》49.明・虞摶...
③《醫林纂要》:和陰陽,解百毒。治瘴暑霍亂,中暍暴死,解一切魚肉菜果菌蕈藥草丹石之毒及蟲蜞入腹中者。去瘀血,續絕傷。④《本草再新》:開胃健脾,消食利濕,補中益氣。⑤《本草求原》:主筋脈拘縱。治蟲入腹,攻癢黃瘦,小兒吃土,驚風身黑。性味歸經 ①《本草拾遺》:甘,平,無毒。②《本草再新...
精於醫理,曾以醫術游於公卿之間,又在三吳、徽州、宜興等地行醫多年,造福人民甚多。治醫用藥多重溫補,著《赤水玄珠》30卷。是書流傳海外,日本明歷三年(1657)有風月堂左衛門刊本,朝鮮正祖十四年(1790)名醫康命吉參照朝鮮李王朝時代許浚編著的《東醫寶鑑》編成《濟眾新編》,其中摘錄了《赤水玄珠》之內容...
古今醫鑒(明·龔信纂輯) 235 醫林繩墨(明·方隅撰 方毅校正) 236 醫學六要(明·張三錫撰) 237 萬病回春(明·龔廷賢撰) 237 雲林神彀(明·龔廷賢撰) 238 壽世保元(明·龔廷賢撰) 239 東醫寶鑑(朝鮮·許浚等撰) 240 明醫指掌(明·皇甫中撰) 241 簡明醫彀(明·孫志宏撰) 241 醫宗必讀(明·李中梓...
⑥《東醫寶鑑》:治風濕麻痹疼痛,發破傷風汗。⑦《綱目拾遺》:追風活血,取根入藥酒。⑧《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麻痹症。又為傷科要藥。【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生用,研末調敷或醋、酒磨塗。【注意】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痛者忌服。生者慎服。①《本草經集注》...
大酉山房刻書品種和範圍當超過汲綆齋,除啟蒙類教材和讀物、常用醫籍、地理風水類等書籍外,還刻有不少佛經、勸善書,大部頭經部和集部等書,如:《日用雜字》、《朱子國小》、《醫方湯頭歌訣》、《先天易數》、《明心寶鑑》、《命理四字經》、《妙法蓮華經》、《五經典林》、《大某山館集》等。林...
水花(《本草拾遺》)、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東醫寶鑑》)、浮海石(《金玉揪藥解》)、浮水石(《醫林纂要》)、羊肚石(《藥材資料彙編》)處方名 海浮石、浮石、煅浮石 處方中寫浮石、海浮石、浮海石均指生海浮石。為原藥去雜質,曬乾敲碎成小顆粒入藥者。煅浮石又稱煅海浮石。為淨海浮石放砂罐內,置爐火...
②《東醫寶鑑》:性子,味甘,無毒。’③《醫林纂要》:甘鹹,平。功能主治 利小便,消水腫,敷瘰癧。①陶弘景:醒酒。②《日用本草》:祛風。③《綱目》:煮食消水腫,利小便;燒灰,治瘰癧久潰不收斂及諸惡瘡。④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臟,發小兒痘疹。形態特徵 體長約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
附註: 孔子大聖知枕中方(《乾金》卷十四)、孔子枕中散(《千金翼》卷十六)、龜甲散(《聖濟總錄》卷一八六)、補心湯(《醫方類聚》卷一五九引《永類鈐方》)、孔子大聖枕中方(《醫學綱目》卷十六)、孔子大聖枕中湯(《赤水玄珠》卷十四)、枕中丹(《證治寶鑑》卷六)、大聰明枕中方(《醫林繩墨大全》卷四...
④治三、二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酥炙黃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兩,知母、桑白皮、人參、茯苓(去皮),貝母各二兩。上八味為末,淨磁合子內盛。每日用如茶點服。(《衛生寶鑑》人參蛤蚧散)⑤治陽虛氣喘,自汗盜汗...
出處:《衛生寶鑑·補遺》名稱:茵陳茯苓湯 組成:茵陳、半夏(湯泡)、赤茯苓(去皮)、陳皮各一錢,枳實、桔梗、甘草各五分 用法:水一大盅,生薑七片,煎服,不拘時候 主治:頭出汗,發黃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一 重要文獻摘要 《傷寒論綱目》:“海藏次第用藥法,謂先投韓氏茵陳茯苓湯,次茵陳橘皮湯,...
醫理折衷 楊朝傑 方脈指迷 賀大文 痧脹名考 錢 松 傅青主男科 傅 山 集驗簡易良方 德 豐 魚吉方歌大全 周魚吉 經驗方鈔 陸言等輯 誠敬六集濟世奇方 培蘭社 富春堂經驗方書 馬兆整 醫方擇要 汪廷楷等輯 周正夫續輯 成方輯要 邵 澍 醫學輯要 金菁華 醫林改錯 王清任 療飢良方 醫綱提要 李宗源...
十六 醫案、醫話、醫論類 79 格致餘論 80 醫經溯洄集 81 名醫類案 82 醫貫 83 醫學源流論 84 醫原 存目提要(30種)十七綜合類(—)85 諸病源候論 86 華氏中藏經 87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88 醫學啟源 89 儒門事親 90 洗冤集錄 91 衛生寶鑑 92 丹溪心法 93 脈因證治 94 醫學綱目 95 證治要訣及類...
朝鮮的古代醫書《鄉藥集成方》和《東醫寶鑑》均稱桑黃如靈丹妙藥。韓國人稱桑黃為“sanghuang”,和中文的發音類似。台灣山區民眾則稱桑黃為“桑仔菇”(吳聲華 2012)。桑黃長期以來存在種類認知的爭議,是藥用真菌中少見的。原因是這類黃黑褐色、硬質的大型多孔菌種類頗多,且不易從外觀來鑑別種類。鄧叔群將桑黃定...
醫論醫話 寓意草、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 醫案類2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第22冊 綜合類1 諸病源候論、華氏中藏經、三因極一、病症方論、醫學啟源、潔古家珍、儒門事親、洗冤集錄、衛生寶鑑 第23冊 綜合類2 此事難知、丹溪心法、脈因證治、玉機微義、證治要訣及類方、名醫雜著 第24冊 綜合類3 醫學綱目 ...
竹瀝在《本草綱目》記載:“竹瀝性寒而滑,大抵因風火燥熱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濕胃虛腸滑之人服之,則反傷腸胃。”《東醫寶鑑》記載:“竹瀝青鹽外洗方:取竹瀝適量,青鹽少許,先將青鹽研為細末,然後調人竹瀝,拌勻,塗抹在頭髮上,能起到很好的除垢潔發的功效。”竹瀝還可以和姜同用,能加強祛痰作用。植...
三花五子丸是一種藥品。藥物組成 密蒙花、旋復花、甘菊花、決明子、枸杞子、菟絲子(酒制)、鼠粘子、地膚子、石決明(煅)、甘草各等分。處方來源 《東醫寶鑑·外形篇》卷一引《醫林集要》。方劑主治 眼見黑花飛蠅,或生翳障,五臟風熱上攻,肝虛頭痛。製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