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

《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詞人無須問天,自己可占卜人生,緊接兩個疊詞展現了落寞孤獨之情。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愁情無人訴說,只能與秋風說,表達了作者內心愁苦之廣。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
  • 作者:辛棄疾
  • 創作年代:南宋
  • 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詞
  • 作品別名:採桑子·此生自斷天休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樓。獨倚危樓,不信人間別有愁。
君來正是眠時節,君且歸休。君且歸休,說與西風一任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醜奴兒:詞牌名,又名“採桑子”。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
⑵“此生”句:化用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
⑶危樓:高樓。
⑷“君來”二句:《宋書·陶潛傳》:“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這輩子的命運我自己就可以斷言,無須再問天,獨自依靠在高樓上。我獨自倚靠高樓之上,不信人還有人比我更愁。
客人來的時候恰是我喝醉之時,難以待客,請客人暫且回去。(然而)客人回去之後,我的愁情只能說與西風聽。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上饒帶湖時期,具體創作時間當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四年(1187)間。此時受到排擠,被迫閒居,內心有深沉的憂愁,此詞便展現作者內心的憤懣與無奈之情。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上片起句即言“此生自斷天休問”,詞人自己占卜,又何必再問天意呢?接著疊用兩個“獨倚危樓”,既有反覆迴環之美,又有不同的意思。前一個“獨倚危樓”是跟在“此生自斷天休問”後面的,是作者“自斷”以後的結果,展示的是詞人自己為自己占卜得知結果後的情態。第二個“獨倚危樓”則是後面產生“不信人間別有愁”的感慨的環境氛圍,詞人獨自坐在高樓之上,又逢清秋,落寞孤獨之感難消,所以才覺得世間除了“悲秋”之感,別無他愁。下篇埋怨友人來得不是時候,詞人此時酒醉欲眠。此處連用兩個“君且歸休”,第一個是因為自己酒醉,不能待客,故有此語,體現詞人直率純真的性格。第二個君且歸休”,則是與後面的“說與西風一任秋”聯繫在一起,因為作者的愁情無法與友人言說,只能說與秋風,可見作者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廣了。
這首詞的風格具有語淺意深、言近旨遠的特點,詞作的主旨依然是“愁”。作者壯志未酬,卻被朝廷閒置田園,英雄無用武之地,這種愁情難以於人言,只有“說與西風”,則其愁苦之意,比上一篇更深一層。

名家點評

中華書局原編審周振甫《古代詩歌鑑賞辭典》:“獨倚蒼樓,不信人間別有愁。”展現了詞人登上高樓,無限愁思之感,是詞人為南宋小朝廷的趨向沒落而愁。
廣西科技師範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下片借典融事,用陶淵明的狂放不拘,展現自己倔強到底、“張狂”曠達的襟懷。“君且歸休”一語,逃避別人的安慰與打攪,自放於孤獨寂寞之境,而以醉眠為事。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