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龍(民俗文化)

醉龍(民俗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醉龍又稱醉龍舞,一種廣東省的地方傳統舞蹈,是流行於澳門中山珠海一帶的活動。一般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節舉行。2006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山的醉龍,融匯了南拳醉拳雜耍等技藝,要求表演者有一定的武術功底,馬步如山、腰法靈醒,運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後舞木龍的形態。“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時而伏地翻滾,時而金雞獨立,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醉龍
  • 所屬地區:廣東 · 中山
  • 文化遺產名稱:醉龍
  • 遺產編號:Ⅲ-12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申報日期:2008年
  • 申報單位:廣東省中山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簡介,起源,發展,

簡介

中山醉龍,又稱“剪龍”“轉龍”,發源於該市西區長洲村,因起舞時“醉態朦朧”而得名。這種自發的即興舞蹈,是中山本土獨特的民俗藝術。2004年9月,中山市文化局將醉龍向省文化廳和財政廳申報為重點保護對象,2008年醉龍省級、國家級申遺相繼成功。黃焯根老人也被定為醉龍的傳承人。
醉龍是古代中山市特有的民俗舞蹈,源於中山市西區長洲村。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祭祀後要舉行舞醉龍巡遊活動。原舞醉龍是舞龍者拜祀過程中隨意舞動龍頭、龍尾,稱為“轉龍”,後發展成為道具舞蹈。在舞蹈中,舞龍者如略覺清醒,則持酒埕者必從旁強灌,務使舞龍者帶醉而舞。
醉龍
澳門的舞醉龍是由魚商舉辦的,魚行在四月初八、初九休息。參加者首先在三街會館舉行開光典禮。舞者一邊飲用米酒,使自己醉倒,一邊手持木製的龍頭和龍尾舞動,在各區巡遊。

起源

源於廣東香山縣。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為在200多年前的浴佛節那天,一個和尚來到香山縣一條小河邊洗澡,剛脫下衣服,一條大蟒蛇就直奔過來。那和尚拔出寶劍,把蟒蛇斬成幾截,丟在河邊。這時正好來了個老漁翁。只見漁翁似醉非醉地抓起蛇頭,又搬來蛇尾,胡亂地跳起舞來。這一舞,竟使那條蟒蛇死而復生,變成了一條龍,騰空而去。
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流行瘟疫,鄉民求助佛祖,抬著佛像路過河邊時,河中突然躍出一條大蛇,遭鄉民砍斷後血染河水。鄉民喝了河水除病祛瘟,都認為大蛇是龍的降凡,便創造出舞醉龍以志紀念。
在正午和下午三時,在營地街市、紅街市派發用蔬菜為主製成的龍船頭飯 (又稱長壽飯)。據說,食了龍船頭飯的人能夠長命百歲、丁財兩旺。

發展

1262年,長洲開村始祖敬齋公定居長洲島後,在島上建了1間侯王廟。廟中除供奉南宋末代宰相“楊侯王”的神像外,還供奉木雕龍頭、龍身、龍尾作圖騰崇拜,祈求神靈保佑。明萬曆年間的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村民聚集侯王廟祭祀,並在廟前廣開筵席。全村鄉親父老相聚一起大碗酒大碗肉而饕餐。酒酣飯飽之際,習武者貪杯暢飲後,將供奉的“木龍”高舉而舞,且邊舞邊唱。看似“醉”了,卻“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舞技自成一格(長洲的木龍造型獨特,俗稱“豬嘴龍”,可雙手同時舞動),村民把這碎步舞龍稱之為“醉龍舞”。從此,四月初八舞醉龍的習俗在長洲一直延續幾百年。至清朝末年,舞醉龍日益興盛,並流傳到張溪、濠頭及澳門漁欄等地,且在澳門得到傳承。“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成“四舊”遭到破壞。
1995年重修侯王廟。1996年,沉寂了20多年的醉龍舞在當年市“慈善萬人行”活動上精彩亮相。2005年起,長洲社區居委會每年投入20多萬元對“長洲醉龍”這一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發掘,整合和保護。是年,社區出資開辦了醉龍舞培訓班,參培者達180多人,邀請醉龍傳承人黃焯根傳授技藝。
長洲醉龍發展成為中山市傳統藝術瑰寶,每年應邀為中山慈善萬人行及重要會議作表演,獲2005廣東嶺南民間藝術大匯演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