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繞前街后街》是元代文人鐘嗣成的一首曲子。講的是乞兒遍街行乞的內容。“前街后街”、“大院深宅”,加上“繞”、“進”兩個動詞,概括了乞兒乞討的頻繁和乞丐生活的特點。第三句“一頓飽齋”的請求也還是在情在理的。殊不料接著三句的乞討,從“合歡帶”、“新鋪蓋”到“攜手上陽台”,就未免近於異想天開了,可見曲中的“乞兒”,實寓有作者的某種自嘲自況的意味。這首曲子以諧寓莊,以嬉笑寓怒罵,以極俗的內容與筆墨,產生了匪夷所思的尖新效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醉太平·繞前街后街
- 創作年代:元
- 文學體裁:曲
- 作者:鐘嗣成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
基本信息
宮調:正宮
曲牌:醉太平
曲名:未命名
作者:鐘嗣成
年代:元代
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
(正宮)醉太平
繞前街后街,進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釵①,請乞兒一頓飽齋②。與乞兒繡副合歡帶③,與乞兒換副新鋪蓋,將乞兒攜手上陽台④。設貧咱波⑤奶奶!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小裙釵:年輕的女子。
②飽齋:飽飯。齋,施捨的飲食。
③合歡帶:繡有花卉圖案的腰帶,多為新婚時所系。
④陽台:楚襄王與巫山神女會遇之處,因代指男女的交歡之所。
⑤設貧:念貪。咱波:語尾助詞,略同於“著呀”,表示希望、請求的語氣。
譯文
從前街轉到后街滿處跑,大院深宅里也去走一遭。只怕有那慈悲好善的小娘子,施捨一頓飯讓乞兒我吃個飽。給我繡一條合歡帶系在腰,給我換一副簇新的鋪蓋好睡覺,帶我雙雙攜手喜度良宵。可憐可憐窮叫花,奶奶行行好!
作品鑑賞
作者模擬乞兒的口吻,將乞兒遍街行乞的內容搬進曲中,出人意外。作品從容不迫地展開:“前街后街”、“大院深宅”,利用近義詞的重疊,加上“繞”、“進”兩個動詞,概括了乞兒乞討的頻繁和乞丐生活的特點。第三句特表出“小裙釵”,而因前方用了“慈悲好善”的定語,又有“怕有那”的條件限制,所以我們對於乞兒的希冀並不感到有什麼異常的驚詫,“一頓飽齋”的請求也還是在情在理的。殊不料接著三句的乞討,從“合歡帶”、“新鋪蓋”到與小裙釵“攜手上陽台”,就未免近於異想天開了。而作者還一本正經地酷肖乞兒聲氣。使用“設貧咱波奶奶”的元代乞討語言,便令人讀著忍俊不禁,以至生出了荒唐不經的感想。
然而我們若作更深的思索,便不難理解作者寫作此曲的心意。
元代平民社會中,流傳著鄭元和、李亞仙的愛情故事。故事源於唐代白行簡的《李娃傳》,鄭元和本是名門公子,因迷戀妓女李亞仙,被鴇母騙光了錢財,淪為乞兒。他的父親從“門風”觀念出發,竟狠心將兒子打得半死,丟棄於郊外。而當鄭元和在李亞仙愛情力量的支持下,一旦科舉出頭任官後,他的父親又前來趨迎求和。鄭元和的大落大起,帶有人生窮通無常與社會貧富對立的雙重色彩,故在元代下層中,是將他作為對封建秩序與禮教的叛逆者來同情和讚美的。元散曲中就有一首代表李亞仙擬作的《殿前歡》:“鄭元和,鄭元和打瓦罐到鳴珂。鴇兒為我做賠錢貨,我為是未窮漢身上情多。可憐見他靈車前唱輓歌,打從我門前過,我也曾提破。知他是元和愛我,我愛元和。”作者在本曲中所寫的乞兒,正是鄭元和式的人物。
再從元代文人的地位和境況來看,不能不牢騷滿腹。元代有“九儒十丐”之說,這雖是漢族文人筆記中的憤語,實際情形卻也相差無幾。作者在本曲的姊妹篇中寫道:“風流貧最好,村沙富難交。拾灰泥補砌了舊磚窯,開一個教乞兒市學。裹一頂半新不舊烏紗帽,穿一領半長不短黃麻罩,系一條半聯不斷皂環絛。做一個窮風月訓導。”這乞兒教市學、做“風月訓導”,與作者本人這樣的窮文人,簡直是一是二了。可見曲中的“乞兒”,實寓有作者的某種自嘲自況的意味,他的風流行乞,代表了失意文人的披髮佯狂與玩世不恭的結習。以諧寓莊,以嬉笑寓怒罵,理解了這些,對全曲重墨濃彩鋪繪“乞兒”就不會覺得荒誕,更不會感到惡濫了。
全曲語言鋪張,口吻酷肖,前半引而不發,後半奇致頻生,以極俗的內容與筆墨,產生了“匪夷所思”的尖新效果。所以單從就曲論曲的角度來看,這首小令也是曲味十足,稱別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