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簕,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ezans (L.) Brongn.的根及葉。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廣西、廣東、四川及雲南等地。根具有行氣化痰之功效。常用於咳嗽氣喘,胃痛。葉具有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外用治瘡瘍腫毒,燙火傷。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酸梅簕
- 別名:對節刺、抗癌藤、碎米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鼠李目
- 科:鼠李科
- 屬:雀梅藤屬
- 種:雀梅藤
- 採收時間:採收時間
- 用量:根:9-15g;葉: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及葉。
性味
根:味甘、淡,性平。
葉:味酸,性涼。
功效
根:行氣化痰。
葉: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根:咳嗽氣喘,胃痛。
葉:外用治瘡瘍腫毒,燙火傷。
相關配伍
1、治鶴膝風:雀梅藤乾根1000g,加川牛膝、丹參、五加皮、鑽地風各250g。切細,以燒酒5000ml浸漬,嚴密固封1個月後,按患者酒量,每日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瘡瘍腫毒:雀梅藤鮮葉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廣西本草選編》)
用法用量
根:9-15g;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乾葉研粉調油塗患處。
採集加工
四季可采,分別曬乾。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小枝近對生,灰色或灰褐色,密生短柔毛,有刺狀短枝。單葉近對生;葉柄短,上面有微毛;托葉鑽形,葉片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4cm,寬1-1.5cm,先端鈍,有小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有光澤,無毛,下面生疏短毛,後近無毛,側脈3-4對,下面明顯。秋末冬初開花,花小,淡白色,無梗,排成穗狀圓錐花序,花序密生灰白色短毛;萼片5,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雄蕊5,花盤杯狀。核果近球形,成熟時紫黑色。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廣西、廣東、四川及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2、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根治鶴膝風。”
2、《福建藥物志》:“葉治燙火傷,癤,疥瘡,漆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