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煎乾蟾丸

酒煎乾蟾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六。主治小兒五疳,不生肌肉。

基本介紹

  • 名稱:酒煎乾蟾丸
  • 別名:乾蟾丸(《普濟方》卷三七九)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六
  • 組成:乾蟾、肉豆蔻、檳榔、甘草、乳香、硃砂、膩粉、麻黃、胡黃連、黃連、麝香、丁香、蘆薈、牛黃
  • 主治:小兒五疳,不生肌肉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乾蟾(用無灰酒一升煎其酒半升以來卻去蟾骨,煎令熟,以後於乳缽內並酒一時,研令如膏,次用後藥)一枚、肉豆蔻(去殼)二枚、檳榔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寸、乳香(研入)半兩、硃砂(研細)一兩、麻黃(去根節)半兩、膩粉(研入)一錢、胡黃連半兩、黃連(去須)半兩、丁香一分、蘆薈(研入)一分、麝香(研細)一錢、牛黃(研細)一錢。

用法用量

上為末。都研令勻,入蟾膏內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以粥飲送下,一日三四次。

主治

小兒五疳,不生肌肉。

附方

名稱:消疳丸
組成:蒼朮、陳皮、厚朴、枳殼、檳榔、神曲、山楂、麥芽、三棱、莪術、砂仁、茯苓、黃連、胡黃連、蕪荑仁、蘆薈、使君子
用法:上為末,使君子殼煎湯,泡蒸餅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清米湯化下
主治:小兒五疳,皮黃肌瘦,發直尿白,肚大青筋,好食泥、炭、茶、米之物,或吐或瀉,腹內積塊,諸蟲作痛
出處:《回春》卷七
名稱:消疳雞肝散
組成:雞肝、雄黃
用法:瓷碗盛之,搗勻。好酒二盞入肝內,飯上蒸熟食。三四次愈
主治:小兒五疳
出處:《仙拈集》卷三引《集驗》
名稱:消疳肥兒丸
組成:使君子、胡黃連、黃連、蘆薈、龍膽草、縮砂、三棱、橘紅、茯苓、白朮、香附、木香、蒼朮、檳榔、人參、訶皮、夜明砂、神曲、麥櫱、柴胡、萊菔子、蕪荑
用法:上為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用米飲湯送下
主治:小兒五疳
出處:《誠書》卷十一
名稱:益容丸
組成:使君子、厚朴、川芎、橘紅、甘草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二歲以上服一丸,以下服半丸,陳米湯化下,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五疳羸瘦,發熱白黃,或脾虛減食,泄瀉無時,腹痛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〇
名稱:通神散
組成:石燕子、石葦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一字,煎三葉酸漿草湯調下。甚者再三服
主治:小兒五疳淋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引《聚寶方》
名稱:黃連豬膽丸
組成:黃連、蘆薈、蕪荑、青黛、檳榔、蟬蛻、胡黃連、麝香
用法:上為末,以豬膽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以米飲送下
主治:小兒五疳,瘦弱,不思乳食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