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指藥物在體外配伍,直接發生物理性的或化學性的相互作用會影響藥物療效或發生毒性反應,一般將配伍禁忌分為物理性的(不多見) 和化學性的(多見) 兩類。臨床上合併使用數種注射液時,若產生配伍禁忌。會使藥效降低或失效,其至可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應避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配伍禁忌
  • 外文名:Incompatibility
  • 分類:物理性、化學性 
  •  :  
  • 常見的外觀:分離、沉澱、潮解、液化
  •  : 
  •  : 
常見機制,分類,物理性,化學性,臨床常見配伍禁忌,1 溶劑選擇不當易引起藥物不溶,2 析鹽,3 酸鹼度改變而引起藥物破壞,沉澱或變色,4 藥物之間氧化還原反應,5 鈣離子的沉澱反應,6 中藥注射液配伍問題,配伍禁忌防範措施,總結,

常見機制

(1)靜注的非解離性藥物,例如葡萄糖等,較少與其它藥物產生配伍禁忌,但應注意其溶液的PH值
(2)無機離子的中的Ca2+和Mg2+常易形成難溶性沉澱。I-不能與生物鹼配伍。
(3)陰離子型的有機化合物,例如生物鹼類、擬腎上腺素類、鹽基抗組胺藥類、鹽基抗生素類,其游離基溶解度均較小,如與PH值高的溶液或具有大緩衝容量的弱鹼性溶液配伍時可能產生沉澱。
(4)陰離子型有機化合物與陰離子型有機化合物的溶液配伍時,也可能出現沉澱。
(5)兩種高分子化合物配伍可能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常見的如兩種電荷相反的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相遇會產生沉澱。例如抗生素類、水解蛋白,胰島素、肝素等。
(6)使用某些(青黴素類、紅黴素類等)抗生素,要注意溶媒的pH值。溶媒的PH值應與抗生素的穩定pH值相近,差距越大,分解失效越快。

分類

物理性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藥物配合在一起會發生物理變化,即改變了原先藥物的溶解度、外觀形狀等物理性狀,給藥物的套用造成了困難。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見的外觀有4種,即分離、沉澱、潮解、液化。
(1)分離:常見於水溶劑與油容劑2種液體物質配合時出現,是由於2種溶劑比重不同而出現配伍時分層的現象,因此在臨床配伍用藥時,應該注意藥物的溶解特點,避免水溶劑與油劑的配伍。
(2)沉澱:常見於溶劑的改變與溶質的增多,如樟腦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於溶劑的改變,而使樟腦析出發生沉澱;又如許多物質在超飽和狀態下,溶質析出產生沉澱,這種現象既影響藥物的劑量又影響藥物的套用。
(3)潮解:含結晶水的藥物,在相互配跟由於條件的改變使其中的結晶水被析出,而使固體藥物變成半固體或成糊狀,如碳酸鈉與醋酸鉛共同研磨,即發生此種變化。
(4)液化:2種固體物質混合時,由於熔點的降低而使固體藥物變成液體狀態,如將水含氯醛(溶點57℃)與樟腦(熔點171—176℃)等份共研時,形成了熔點低的熱合物(熔點為-60℃),即產生此種現象。

化學性

化學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藥物配合在一起會發生化學反應,不但改變了藥物的性狀,更重要的是使藥物減效、失效或毒性增強,甚至引起燃燒或爆炸等,化學性配伍禁忌常見的外觀現象有變色、產氣、沉澱、水解、燃燒或爆炸等。
(1)變色:主要由於藥物間發生化學變化或受光、空氣影響而引起,變色可影響藥效,甚至完全失效,易引起變色的藥物有鹼類、亞硝酸鹽類和高鐵鹽類,如鹼類藥物可使蘆薈產生綠色或紅色螢光,可使大黃變成深紅色,碘及其製劑與鞣酸配合會發生脫色,與澱粉類藥物配合則呈藍色;高鐵鹽可使鞣酸變成藍色。
(2)產氣:指在配製過程中或配製後放出氣體,產生的氣體可沖開瓶塞使藥物噴出,藥效會發生改變,甚至發生容器爆炸等,如碳酸氫鈉與稀鹽酸配伍,就會發生中和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3)沉澱:由2種或2種以上藥物溶液配伍時,產生1種或多種不溶性溶質,如氯化鈣與碳酸氫鈉溶液配伍,則形成難溶性碳酸鈣而出現沉澱;弱酸強鹼與水楊酸鈉溶液、磺胺嘧啶鈉溶液等與鹽酸配伍,則生成難溶於水的水楊酸和磺胺嘧啶而產生沉澱;如生物鹼類的水溶液遇鹼性藥物、鞣酸類、重金屬、磺化物與溴化物,也產生沉澱等。
(4)水解:某些藥物在水溶液中容易發生水解而失效,如青黴毒在水中易水解為青黴二酸,其作用喪失。
(5)燃燒或爆炸:多由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配伍所引起,如高錳酸鉀與甘油、糧與氧化劑、甘油和硝酸混合或一起研磨時,均易發生不同的燃燒或爆炸,常用的強氧化劑有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漂白粉、氯化鉀、濃硫酸、濃硝酸等;常用的還原劑有各種有機物、活性炭、硫化物、碘化物、磷、甘油、蔗糖等。

臨床常見配伍禁忌

1 溶劑選擇不當易引起藥物不溶

在配藥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乳糖酸紅黴素針在0.9% 氯化鈉液中溶解不良, 直接用生理鹽水溶解藥物, 則會生成膠狀物不溶,而紅黴素乳糖酸鹽本身可溶於水, 在0 . 9% 氯化鈉溶液中相當穩定,如果將粉針溶於注射用水中,再加到0.9% 氯化鈉中則順利溶解。阿奇黴素的配製按說明書要求為:將本藥用適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後,配製100mg/mL 的溶液,再加入到250mL 或500mL 氯化鈉注射液或5% 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終配製成1~2mg/mL 的靜脈滴注液。有的注射用粉針都在配製時需要用特殊的溶劑溶解,例如凱西來配製時套用所附的專用溶劑溶解後再加入到輸液中。鹽酸阿黴素配置時,應先加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使用。立止血也需要用配備的溶劑溶解, 溶解後進一步稀釋。因此對這些藥物中配備的專用溶劑不要隨便丟棄, 或擅自用其他溶劑替代。

2 析鹽

例如氟羅沙星等為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 是一種在分子化合物, 遇強電解質如氯化鈉、氯化鉀會發生同離子效應析出沉澱,因而禁與含氯離子的溶液配伍。甘露醇注射液為過飽和溶液, 應單獨滴注,如加入電解質如氯化鉀, 地塞米松, 可加速甘露醇鹽析產生結晶, 並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導致低血鉀。

3 酸鹼度改變而引起藥物破壞,沉澱或變色

每種輸液都有規定的pH 值範圍,對所有加入的藥物的穩定性都有一定影響。常用的溶媒有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等、其pH 值依次為3.2~5.5、3.5~5.5、4.5~7.0。青黴素水溶液穩定的pH 值為6.0~6.5 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黴素的β - 內醯胺環水解而而使效價降低。

4 藥物之間氧化還原反應

維生素K 類為一種氧化劑, 若與還原劑維生素C 配伍, 則維生素K 被強還原劑維生素C 破壞,從而失去止血作用。因為維生素K 為醌式結構物質, 可被維生素C 還原破壞, 兩類藥物易溶於水且極性較大, 相遇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致作用減弱或失效。

5 鈣離子的沉澱反應

鈣離子可與磷酸鹽, 碳酸鹽生成鈣沉澱, 鈣離子除常用鈣鹽外, 還存在於林格溶液, 乳酸鈉林格液, 肝素鈣與等藥物中。磷酸鹽存在於地塞米松中, 克林黴素磷酸酯, 三磷酸腺苷, 等藥物中,碳酸鹽存於部分藥物的輔料中。頭孢曲松不穩定與鈣離子配伍生成沉澱, 因而不易與葡萄酸鈣, 林格液, 乳酸林格等含鈣溶液配伍。頭孢曲松與多種藥物存在配伍禁忌,宜單獨使用。

6 中藥注射液配伍問題

中藥注射劑成分複雜,容易受pH 等因素影響,而使溶解度下降或產生聚合物出現沉澱, 甚至可能與其它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效降低。例如茵梔黃注射液與鹽水配伍後pH 發生變化, 顏色加深, 藥效下降, 微粒增加。丹參川芎嗪不宜與鹼性注射劑一起配伍。雙黃連針與氨基糖苷類及大環內酯類等配伍時易產生渾濁或沉澱。中藥注射液配伍時除了注意混合液外觀發生的理化變化外, 有時也會出現雖然外觀無變化, 但用儀器實測配伍後不溶性微粒增加。

配伍禁忌防範措施

(1)在新藥使用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全面了解新藥的特性, 避免盲目配伍。
(2)在不了解其他藥液對某藥的影響時,可將該藥單獨使用。
(3)2 種藥物混合時,一次只加一種藥物到輸液瓶中,待混合均勻後液體外觀無異常改變再加入另一種藥物, 兩種濃度不同的藥物配伍時, 應先加濃度高的藥物至輸液瓶中後再加濃度低的藥物, 以減少發生反應的速度。
(4)有色藥液應最後加入輸液瓶中,以避免瓶中有細小沉澱不易發現。
(5)嚴格執行注射器單用制度,以避免注射器內殘留藥液與所配製藥物之間產生配伍反應。
(6)根據藥物的藥理性質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對存在配伍禁忌的2 組藥液, 在使用時應間隔給藥, 如需序貫給藥, 則在2 組藥液之間, 應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過渡。
(7)根據藥物性質及說明書上載明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溶媒,避免發生理化反應。
(8)中藥注射液宜單獨使用。在西藥注射滴完後,用溶媒沖洗再滴中藥注射劑。

總結

由於臨床上新藥套用增多,不少藥物在配伍禁忌表上無法查到,此外還有不少藥物缺乏相關的配伍資料,需要專業的藥學人員參與臨床藥物配伍的監護,減少藥物配伍禁忌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