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標準與空間最佳化》首先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法為依據,測算出都陽湖流域生態價值為5762.67億元/年。其次,採用條件價值評估法(CVM)對居民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水平進行估測,並利用Heckman兩階段模型對居民意願及其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再次,以鄱陽湖流域為具體研究對象,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出發,結合居民意願情況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維因素,構建鄱陽湖流域內部與外部生態補償標準估測模型,並以此為依據來測算鄱陽湖流域各研究區內部與外部生態補償標準。以上述研究數據為基礎,運用Geoda和ArcGis軟體對鄙陽湖流域各研究區進行生態補償空間最佳化研究。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結構
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獻綜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流域及其分類
2.1.2 生態補償
2.1.3 生態補償標準
2.1.4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2 理論基礎
2.2.1 產權理論
2.2.2 外部性理論
2.2.3 激勵理論
2.2.4 公共物品理論
2.2.5 公共管理理論
2.3 文獻綜述
2.3.1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回顧與評述
2.3.2 條件價值評估法研究回顧與評述
2.3.3 生態補償的研究回顧與評述
第3章 我國流域資源稟賦特徵及生態補償內容
3.1 我國流域資源的稟賦特徵
3.1.1 流域資源數量巨大
3.1.2 流域是水資源的載體
3.1.3 流域孕育生物多樣性
3.1.4 流域具有高效的物質生產力
3.1.5 流域擁有巨大能源寶藏
3.1.6 流域生態功能特色鮮明
3.2 流域生態補償內容和模式
3.2.1 流域生態補償的必要性
3.2.2 流域生態補償的研究內容
3.2.3 流域生態補償的實質與特徵
3.2.4 流域生態補償的模式選擇
第4章 我國流域生態補償動因和可行性分析
4.1 我國流域生態補償動因分析
4.1.1 流域退化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4.1.2 社會經濟發展的負外部性影響
4.1.3 流域保護管理中的政府失靈
4.2 我國流域生態補償可行性分析
4.2.1 流域生態補償的政策可行性
4.2.2 流域生態補償的財政可行性
4.2.3 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需求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鄱陽湖流域基本情況研究
5.1 研究區域概況
5.1.1 研究範圍界定
5.1.2 研究區域自然地理情況
5.1.3 研究區域自然資源情況
5.1.4 研究區域總體經濟情況
5.2 鄱陽湖流域水質情況
5.2.1 贛江流域水質情況
5.2.2 撫河流域水質情況
5.2.3 信江流域水質情況
5.2.4 饒河流域水質情況
5.2.5 修河流域水質情況
5.3 鄱陽湖流域水量情況
5.3.1 贛江流域水量情況
5.3.2 撫河流域水量情況
5.3.3 信江流域水量情況
5.3.4 饒河流域水量情況
5.3.5 修河流域水量情況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鄱陽湖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6.1 贛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2 撫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3 信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4 饒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5 修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鄱陽湖流域居民支付意願與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7.1 問卷設計和數據來源
7.1.1 問卷設計
7.1.2 數據來源
7.2 變數選取和模型選擇
7.2.1 條件價值評估法
7.2.2 Heckman兩階段模型
7.3 鄱陽湖流域居民支付情況描述分析
7.3.1 鄱陽湖流域居民的戶均支付意願
7.3.2 鄱陽湖流域居民的戶均支付意願水平
7.4 鄱陽湖流域居民支付情況實證分析
7.4.1 實證結果
7.4.2 實證結果分析
7.4.3 居民支付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鄱陽湖流域居民受償意願與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8.1 問卷設計和數據來源
8.1.1 問卷設計
8.1.2 數據來源
8.2 變數選取和模型選擇
8.2.1 條件價值評估法
8.2.2 Heckman兩階段模型
8.3 鄱陽湖流域居民受償情況描述分析
8.3.1 鄱陽湖流域居民的戶均受償意願
8.3.2 鄱陽湖流域居民的戶均受償意願水平
8.4 鄱陽湖流域居民受償情況實證分析
8.4.1 實證結果
8.4.2 實證結果分析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標準模型構建及測算
9.1 數據整理與分析
9.1.1 鄱陽湖流域研究單元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9.1.2 鄱陽湖流域研究單元居民意願情況
9.2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及外部生態補償標準估測模型
9.2.1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標準估測模型
9.2.2 鄱陽湖流域外部生態補償標準估測模型
9.3 鄱陽湖流域內部、外部生態補償標準及其分區特徵
9.3.1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標準
9.3.2 鄱陽湖流域外部生態補償標準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空間最佳化研究
10.1 數據整理和模型構建
10.1.1 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
10.1.2 研究方法和模型構建
10.2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空間相關性分析
10.2.1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空間相關性分析
10.2.2 鄱陽湖流域外部生態補償空間相關性分析
10.3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空間熱點分析
10.3.1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空間熱點分析
10.3.2 鄱陽湖流域外部生態補償空間熱點分析
10.4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對象最佳化分析
10.4.1 鄱陽湖流域內部生態補償主客體
10.4.2 鄱陽湖流域外部生態補償主客體
10.5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方式最佳化分析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生態補償國際經驗及借鑑
11.1 國際生態補償的發展歷程
11.2 國際生態補償實踐與啟示
11.2.1 國際生態補償的主要領域
11.2.2 國際生態補償的主要方式
11.2.3 生態補償實踐經驗和啟示
11.3 國際生態補償政策與啟示
11.3.1 歐盟生態補償政策內容
11.3.2 易北河流域的生態補償政策
11.3.3 美國土地保護儲備政策
11.3.4 荷蘭高速公路補償政策
11.3.5 菲律賓礦產的補償政策
11.3.6 國際生態補償經驗借鑑
第12章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困難及政策建議
12.1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1 流域補償立法嚴重滯後
12.1.2 生態補償對象難以認定
12.1.3 補償主體間權責不清
12.1.4 補償資金有效利用不高
12.2 鄱陽湖流域生態補償政策建議
12.2.1 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12.2.2 建立資源許可審批制度
12.2.3 制定生態補償稅費制度
12.2.4 加大流域保護投入力度
12.2.5 實現補償方式的多元化
12.2.6 構建多元流域生態補償主體
參考文獻
附錄 鄱陽湖流域居民生態補償意願的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