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學在城外東湖之北,相傳以為范文正公做郡守時所創。予考國史,范公以景祐三年乙亥歲四月知饒州,四年十二月,詔自今須藩鎮乃得立學,他州勿聽,是月,范公移潤州。《余襄公①集》有《饒州新建州學記》,實起於慶曆五年乙酉歲,其郡守曰都官員外郎張君,其略云:“先是郡先聖祠宮棟宇隳剝,前守亦嘗相士,而未遑締治,於是即其基於東湖之北偏而經營之。”浮梁人金君卿郎中作《郡學莊田記》云:“慶曆四年春,詔郡國立學,時守都官副郎張侯譚始營之,明年學成。”與余公記合。范公在饒時,延君卿置館舍,使公有意建學,記中豈無一言及之?蓋是時公既為執政,去郡十年矣。所謂前守相士者不知為何人?
注釋
①余襄公:余靖於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病逝,享年65歲。英宗念其輔先皇有功,諡號“襄”,後人稱他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拘凶遺世。他是嶺南繼張九齡之後的又一揚名之士,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
譯文
鄱陽學宮在城外東湖的北面,相傳是文正公范仲淹任郡守時所創建的。我考察國史,范公在仁宗景祐三年(1036)乙亥歲(按三年為丙子,二年為乙亥)四月任饒州太守,四年十二月,詔書規定必須是藩鎮才可以建立學宮,別的州不許建,當月,范公改任潤州知州白櫻良拒。《余襄公集》有《饒州新建州求記訂學記》,實為仁宗慶曆五年乙酋歲(1045)建立,當時的郡守是都官員外郎張君,大略說:“起初郡城裡先聖祠宮房屋毀壞,前郡守也曾看過地形地勢,只是還沒有來得及修建。於是張君就用祠宮舊基,在東湖北邊建起學宮。”浮梁縣人金君卿郎中所作的《碑諒埋郡學莊田記》中說:“慶曆四年春天,朝廷下詔命令郡國建立學宮,當時郡守都官副郎張侯譚籌建,才戶幾第二年學宮建成。”與余公所記相符。范仲淹在饒州時,曾請金君卿建立館舍,如果范公有意建立學宮,難道記中會隻字不提嗎?況且此時范公已入朝掌管朝政,離開饒州十年了。所記曾察獄照轎嬸看地形地勢的前太守不知道是什麼人淚說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