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帶方里網(grid of neighboring zone),是投影帶邊緣圖幅上繪製的相鄰投影帶的坐標網,即相鄰投影帶的直角坐標網。規定每投影帶的西邊緣經差30′以內的圖幅,以及東邊緣經差7′30″(1∶2.5萬)、15′(1∶5萬)以內的各圖幅,除繪製本帶方里網外,還要在外圖輪廓線上用小短線繪出鄰帶方里網,並注出相應的公里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鄰帶方里網
- 外文名:grid of neighboring zone
- 實質:直角坐標網
- 釋義:相鄰投影帶的直角坐標網
- 注意事項:需注出相應的公里數
- 相關概念: 方里網
方里網,簡介,鄰帶方里網的展繪,常規方法,利用展點儀繪製,簡便方法,
方里網
方里網,也稱公里網,也就是地形圖上的直角坐標網,因其格線構成的方格特性並且以公里為單位而得名。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中,比例尺大於1∶25萬(包括1∶25萬)的地形圖上均繪製了方里網,並且在內外圖廓間標註每一條縱線和橫線的高斯-克呂格坐標值。不同比例尺地形圖上方里網的密度有所不同,見圖1。
簡介
由於我國大中比例尺地形圖均採用分帶的高斯-克呂格投影,因此處於不同投影帶的區域就具有不同的投影坐標系。而地形圖按經緯度分幅的結果也可能使同一研究區處於不同的圖幅、不同的投影帶,這樣必然會給地理研究帶來不便。為此,規定每投影帶的西邊緣經差30′以內的圖幅,以及東邊緣經差7′30″(1∶2.5萬)、15′(1∶5萬)以內的各圖幅,除繪製本帶方里網外,還要在外圖輪廓線上用小短線繪出鄰帶方里網,並注出相應的公里數。如圖2所示,本幅圖為18投影帶,且位於投影帶西邊緣,故需加繪西鄰17帶方里網。
鄰帶方里網的展繪
在地形圖數學基礎展繪中,鄰帶方里網的展繪是比較麻煩的。一般採用展出圖廓點及本帶坐標網後,轉動圖板,再和鄰帶坐標網系統重新定位,然後展繪出鄰帶方里網。一般需多次調整、對中,相當麻煩。如果把鄰帶坐標轉換到本帶中,雖然可以不用移動圖板,直接展繪鄰帶方里網,但其坐標增量 X和 Y的計算卻比較麻煩,而且展點時不是整數,也不方便。
常規方法
長期以來,製圖作業中加繪鄰帶方里網的常規方法是,利用《高斯投影圖廓坐標表》查取各圖廓點的鄰帶坐標值,並進行數據準備,然後在展好點的圖版上,用分劃規量取等分的方法,分別確定鄰帶方里線在本帶圖廓線上的位置。
利用展點儀繪製
根據規定,在每投影帶的西邊緣經差30'以內各圖幅加繪鄰帶坐標網,其實質就是將鄰帶東部的坐標網範圍擴大30',也就是說,按6°帶投影規定只需將坐標網繪到經差3°就夠了,但為了建立鄰帶間的聯繫,則需將西帶(鄰帶)東部的坐標網擴展到經差3°30'的範圍內。
如圖3所示,相鄰帶圖幅沿經線拼接後,本帶坐標線和鄰帶坐標線相交成一角度,要在本帶圖幅上展繪鄰帶坐標線,需將鄰帶坐標系的各公里線值化算成本帶坐標系之坐標值,即求鄰帶每條公里線上兩點在本帶之坐標值。這就是利用“展點儀”展繪鄰帶方里網的基本原理。
簡便方法
在一張聚醋薄膜上展出圖幅的圖廓點和本帶坐標網後,另取一繪圖板(或聚醋薄膜、或白紙),坐標展點儀對準鄰帶坐標後,在繪圖板上展繪出鄰帶坐標系統的本圖幅圖廓點,然後用聚醋薄膜上展繪的圖廓點和圖板上已展繪出的鄰帶圖廓點對準、重合,並將聚醋薄膜固定在繪圖板上,注意繪圖板事先要固定好,前後不能錯動,這樣就可以把鄰帶坐標網系統的方里網在聚醋薄膜上直接展繪出來。同樣,如果要在圖板上展繪鄰帶方里網時,只要藉助於聚醋薄膜進行轉刺即可。
嚴格地講,圖廓在鄰帶的邊長應大於在本帶的邊長,用鄰帶坐標展出的圖廓點去對準用本帶坐標展出的圖廓點,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但由於二者之差一般在0.2mm左右,對點時只要把誤差均勻配賦即可。本方法直觀、簡便,易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