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黎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海門縣
- 出生日期:1919年6月
- 逝世日期:2013年12月16日
- 職業:廣州市顧委會委員
- 性別:女
簡介,人物事跡,抗戰 潛伏敵營十年最後一批撤離,潛伏 張發奎做證婚人保全全,解放 夫妻同住一樓半月方知,退休 關心貧困山區,主要作品,紀念活動,
簡介
鄭黎亞(1919.06~2013.12.16),女,江蘇省海門縣靈甸鎮人,原中共廣州市委副秘書長,廣州市顧委會委員,廣州市直機關臨時黨委第一副書記,離休幹部。
人物事跡
抗戰 潛伏敵營十年最後一批撤離
1936年,在同學的資助下,鄭黎亞以優異的成績讀完高中,進入天津女子師範學院讀書。一年後,鄭黎亞考上北京大學,同時獲得赴美國留學的機會。此時,抗日戰爭爆發。身在北平的鄭黎亞放棄深造機會,投筆從戎,回到上海組織一個救亡團體,開始自己長達70多年的革命歷程。
後來,鄭黎亞在武漢外圍加入第八集團軍戰地服務隊,這是一個在中共特別支部領導下,在國民黨張發奎的軍隊里開展抗日宣傳和戰地服務工作的進步團體。根據中共長江局的指示,服務隊內成立“特別支部”,先後有20多名共產黨員在那裡工作,有的還長期“隱蔽”了下來。鄭黎亞與楊應彬服從組織安排,留在敵營堅守到1947年,後接到黨的指示撤退到香港,成為最後撤離的特支成員。
潛伏 張發奎做證婚人保全全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勢力再次加大了內部清查工作,楊應彬的身份曾遭懷疑,而此時楊應彬已在國民黨廣州行營的軍事核心機關參謀部任作戰參謀,為了能更長期地潛伏下去,經請示黨組織後,楊應彬、鄭黎亞決定舉行一場講點排場的結婚儀式,並請張發奎作證婚人。在請張發奎時,張發奎一上來就說: “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要很好地回答我。你們倆究竟是不是共產黨?都是的話可以結,都不是也可以結,最怕一個是,一個不是,費事一個當鰥夫,一個當寡婦。”兩人聽後答道:“張長官,我們跟了你八年抗戰,還不了解我們嗎?我們都不是共產黨。”張發奎說:“都不是那你們就結婚吧。” 1945年12月3日,婚禮在迎賓館舉行,廣州行營200多名高官和親朋好友參加,張發奎出席並發表講話,堵住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嘴。
解放 夫妻同住一樓半月方知
1949年廣州解放。接管公安局後,鄭黎亞參與接管廣州棉紡廠。同時,已是廣州軍管會副秘書長的楊應彬也在忙碌。相當數量的接管幹部都住在愛群大廈。鄭黎亞住在這裡,楊應彬也是。但兩人卻並不知彼此下落,也無緣相見。直到半個月後,一位同事問鄭黎亞“你可在愛群大廈看見楊應彬?”此時,鄭黎亞才得知楊應彬就在咫尺卻難相見。
建國初期,鄭黎亞任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73年,平反後的鄭黎亞開始在廣州市委工作。1980年,楊應彬父親去世。是否通知正在羅馬尼亞訪問的楊應彬,廣州市領導頗為躊躇。“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鄭黎亞認為丈夫即使趕回國也無法見最後一面,力主暫不通知,以免耽誤工作。這樣的做法受到時任領導習仲勛和楊尚昆的認同。
退休 關心貧困山區
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鄭黎亞與楊應彬仍十分關心國家與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關心貧困山區老百姓的生活和下一代的成長,多次向貧困山區進行捐助,累計捐款10多萬元。
主要作品
晚年,楊應彬、鄭黎亞合作出版了《金華集》《東廓吟鞭》等著作。其中,《金華集》記錄了楊應彬入黨後從事革命鬥爭60年的崢嶸歲月,是作者給抗日戰爭50周年的禮物,也是他參加革命60周年的紀念,更是這對革命伴侶、恩愛夫妻的金婚紀念冊;文集中《六十年的戰鬥歷程》一文,由楊應彬口述、鄭黎亞記錄而成。《東廓吟鞭》由鄭黎亞在年屆80之時,用毛筆一筆一划抄錄楊應彬的主要詩詞作品編錄而成。
紀念活動
2007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件紀念日,也是抗戰時期全國四個著名的兒童劇團之一———廣州兒童劇團建團七十周年紀念日。在紀念儀式上,89歲的抗日老戰士、原廣州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原廣州兒童劇團政治委員鄭黎亞是最激動的人,不僅在台上哽咽回憶當初小團員們吃不飽飯的情形,更多次走下台來,親熱地擁抱孩子們。當又一次戴上鮮艷的紅領巾,鄭黎亞的眼淚和笑容混在了一起,於是她高舉右拳,喊出少先隊口號:“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可台下的200名少先隊員卻忘記了正確的回答。當鄭黎亞講述抗戰期間的艱苦歷程時,甚至有孩子掩口偷笑,有老師表示,飢餓、血淚離這一代的孩子實在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