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鄭雪(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鄭雪,男,1957年5月生於四川省宜賓市,成長於四川高縣來復鎮。1994年在華南師範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學校心理學分會會長,廣東省政協常務委員。長期從事人格與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年來重視幸福心理、健康人格等積極心理學領域的探索,發表著作30餘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科研成果獎6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學歷
1970.9—1975.7 高縣來復中學初高中,學生。
1978.3—1985.1 四川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本科生。
1982.3—1985.1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1.9—1994.6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博士研究生。
工作
1975.8-1978.2 四川省高縣龍洞鄉, 下鄉知青。
1985.3-1986.8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系, 助教。
1986.9-2000.2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 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
2000.3至今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89.9-1990.9 加拿大女王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
2001.7-2002.1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心理學系,高級訪問學者。

主講課程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
2.“當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研究”(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
3.“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與健康人格關係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課程教學
1. 本科生教學課程: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
2. 碩士研究生課程:個性心理學理論與研究、跨文化心理學研究。
3. 博士研究生課程:人格心理研究。

研究方向

(1)智力與認知方式的跨文化研究。自1982年起,本人長期研究中國不同民族兒童智力發展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與文化因素的關係,1992與陳中永教授合作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多民族認知活動方式的跨文化研究。”在《心理科學》、《心理學報》、《社會學研究》和《民族研究》等權威刊物發表系列論文。
(2)人格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本人重視人格理論的探討,強調人格心理學研究為健康和教育實踐服務,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輔導課程建設與師範生心理素質培養”、以及教育部哲學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課題,先後出版了有關著作12部。
(3)文化融合與心理適應的研究,1989年與加拿大J.W.Berry教授合作研究了加拿大的中國旅居者心理適應問題,2001年與澳大利亞David Sang博士合作研究中國留學生社會心理適應問題,發表了論文“Chinese sojourner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Can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1, 26(4):451-470;“Accultu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994,(1)。
(4)主觀幸福感的研究,2000年與美國Diener教授等43國的心理學家合作開展大型的國際合作研究,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承擔了教育部規劃重點項目“不同年齡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人格特徵關係”,發表有關學術論文21篇,其中“Personality, cognitive and social orient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students”發表在《Australian Psychologist》,1994,(2)。

主要貢獻

1. 黎漢兒童知覺—運動協調發展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學通訊,1984年第1期。
2. 海南島黎漢中小學生智慧型發展差異性及其根源的跨文化研究,心理學報,1988年第2期。
3.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ojourners in Can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1 ,26(4) ,451-470。
4. 中國人認識方式發展的趨勢與現代化的關係,《社會學研究》1995年第 1期。
5. 認知操作和認知方式與生態文化因素的關係,《心理學報》1995年第 2期。
6. 具體認知和抽象認知與生態文化因素的關係,《心理科學》1996年第 2期。
7. 漢、黎、回、蒙古與鄂溫克族成人認識方式的比較,《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8. 不同文化背景中大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特點的研究. 心理科學,1998.21(5):470-471
9. 高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0年第3期。
10. 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及歸因模式的實驗研究, 心理科學,2000年第6期。
11. 人格心理學的新進展和問題.心理科學.2002.25(6):744-745。
12.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INDIVIDUAL MODERNITY OF ADOLESCENT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SIDE I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1
13. SWB和 PWB:兩種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分野與整合,心理科學,04年第4期。
14. 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自然辯證法通訊,04年第2期。
15. 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結構與量表編制,心理科學,04年第5期。
16. Accultu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4年第1期。
17. Personality, cognitive and social orient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students。Australian Psychologist,2004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