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鏡鴻

鄭鏡鴻

鄭鏡鴻,男,潮安縣金石鎮人。現任新加坡大馬機構董事長,新加坡潮安會館名譽主席。先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改革開放以來先後捐資贈建鏡鴻路、沙溪路、前隴學校、湖美國小、湖美村水改工程、金石醫院,東山湖溫泉度假村;支助潮州體育館建設和潮安縣廣播電視發射塔等以及其它社會公益事業共13宗,捐資總額折合人民幣2129萬元。鄭鏡鴻先生還在家鄉投資興辦星東養鰻場、星東造紙廠、星東度假村,投入資金達人民幣3850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鏡鴻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省潮安縣金石鎮
  • 出生日期:1914年
  • 職業:企業家
  • 主要成就:新加坡大馬機構董事長,新加坡潮安會館名譽主席
皮革大王,創業歷程,投靠舅父,販賣魚蝦,皮革之緣,

皮革大王

“一個人若沒有立下志願,又一定要達到某些成績才罷休,那他就不能堅持到底,勢必半途而廢。”這是新加坡“皮革大王”鄭鏡鴻從他數十年的奮鬥中得出的極普通而又具有很深哲理的肺腑之言。這位皮革大王就是靠“刻苦、勤儉、忍耐、勇敢、守信用”的十一字經營要訣,勇敢創業,深入東洋,在世界居領先地位的日本皮革市場裡闖蕩,事業由小變大,從曲折到順利,反客為主,打破了日本人對皮革市場的壟斷局面,雄霸日本皮革市場。
鄭鏡鴻鄭鏡鴻

創業歷程

投靠舅父

鄭鏡鴻,潮安縣人,由於家鄉人多地少,加上連年的戰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不少人遠渡南洋到他鄉謀生。1927年,13歲的鄭鏡鴻也拜別了雙親,越洋到馬來西亞麻坡一個叫巴冬的小漁村投靠在這裡經營家禽養殖場的舅父。在巴冬,這是鄭鏡鴻人生的起點,他以刻苦、勤儉、忍耐、勇敢、守信用的為人開始了艱苦創業。
舅父的家境不錯,然而舅母看不起這個窮小親戚。小鄭鏡鴻每天起早摸黑,勞累不堪,只換得個半飽。幸虧舅母的伯父是個厚道人,常在晚間教他識字、打算盤、記帳以及講解為人處事的道理,使他增長了不少見識。在舅父家幹了3年後,鄭鏡鴻靠親友的少許資助,去做販賣魚蝦的生意,開始了自己的創 業。

販賣魚蝦

鄭鏡鴻為了多掙點錢,每天早出晚歸,既要起早到海邊漁民那裡收購海貨,又要趕到漁市上叫賣,有時還必須沿街走家串戶地叫賣。有時去晚了買不到 魚,一天就要失業,有時趕上魚多過剩,又要眼巴巴地看著爛掉。但是由於鄭鏡鴻為人厚道,做生意信誠 實在,漁民很願意將魚賣給他,而他的主顧們也樂意買他的魚,因為他不但送貨到家,有時還可以賒帳,或得到額外的照顧。這樣,他很快就積蓄了一點資本。有了本錢,他便開設了間小雜貨店,但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後來關了小雜貨店的門跑到新加坡去 了。

皮革之緣

在新加坡鄭鏡鴻與皮革結下不解之緣。初始,他在一家荷蘭人開辦的皮革公司打工。白天,他勤奮勞作,留心於皮革生產,從製造工藝到加工設備的使用維修技術等幾乎所有生產環節。業餘時間,他買了一架縫紉機,學習皮革設計、裁剪、加工、製作的全套技術。於是他自己獨資開了一間叫再升的褲帶莊,這是他經營皮革業的起點。
然而,正當鄭鏡鴻的再升莊褲帶業務開始向上發展之際,日本軍隊侵占了新加坡。他不得不停業和停止皮革製作生產。直到日本投降後,才恢復再升莊 的經營生產。他是一個勇敢創業的人,戰後雖然新加坡尚未從大英國協中獨立出來,但他看到新加坡的民族工業發展很快,於是他將全部的精力和資金都投入了皮革的製造與經營。由於他的苦心經營,他的再升莊不斷發展壯大,很快成為新加坡屈指可數的皮革廠商。
1953年,鄭鏡鴻為了進一步擴大業務,決心將業務擴大到整個東南亞和日本。經過市場調查,他了解 到日本人很喜歡爬行動物的皮革。他便斷然前往日 本接洽生意,並製造了很多日本人喜歡的鱷魚皮、蛇皮等皮革製品銷往日本,很快打開了當地市場。但他 遇到了意外的麻煩,一些不講信用的日本皮革商,銷路好時一天幾次電話催貨,當皮革滯銷時,就不遵守契約,甚至找藉口一拖再拖或乾脆毀約。這使鄭鏡鴻遭受很大的損失。
日本的皮革製品市場容量很大,而通過當地的中間商又難於發展自己的經營業務,以勇敢創業著稱的鄭鏡鴻,終於產生了去日本就地創業的念頭。從此也開始了他在以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與日本商人的鬥智鬥勇的歷程。
1958年10月,鄭鏡鴻帶著資本、技術、一批原材料及幾名管理人員來到日本,他開設的皮革廠“星東 商會株式會社”正式投入生產。12月時,日本的氣溫已在零下5—6度,鄭鏡鴻和他的馬來籍廠長卻仍然按新加坡的經驗和技術進行皮革染色。豈料第二天 被染色的皮革面上結了一層冰,必須用溫水才能把 冰融化,才可以將皮革展寬。這樣一來,不但使皮革變了質,也使顏色走了樣。這一失敗,無疑對鄭鏡鴻是個不小的打擊。但他沒有氣餒,靠一股忍耐、刻苦 的精神,他帶領部屬終於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製革的技術問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然而,鄭鏡鴻面臨的最大困難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日本同行的刁難和排擠。就因為他到日本辦廠,一個曾受過他幫助的日本同行竟然反目成仇,不理會鄭鏡鴻的委婉解釋,氣勢洶洶地說:“我們(指日本皮 革商)聯合起來,6個月內就打跨你,一定要你回新加坡去!”果然,在生意場上,日本同行常取了貨又退回來,利用契約不完善之處,在材料、製造、質量、設備 等所有環節上找麻煩,不履行契約或小題大作,總之極力想將鄭鏡鴻擠跨、逼走。
鄭鏡鴻面對日本同行的激烈競爭,他以信為本, 以守為攻。他思路敏銳,頭腦冷靜、沉著對應,加強自己工廠的經營管理,採取韌的戰術,以柔克剛,取信於消費者。他加強對市場的調查和信息管理,調整並增加了皮革製品的品種和規格,同時設法降低生產成本爭取主顧,穩紮穩打,在險惡的環境中站穩了腳跟。
鄭鏡鴻在等待時機,他要成為競爭的佼佼者。機會終於來了。這一年,日本國內皮革非常短缺,而慣於等上門的日本同行一時找不到貨源,皮革製品產量銳減,市價迅速暴漲。鄭鏡鴻抓住這個時機大拳出擊,他對東南亞一帶的皮革原料市場了如指掌,便悄悄地跑到皮革質量好、價格低廉的索羅門群島去,通過那裡有多年交情的老貨主們,廉價大量收購皮革 原料,投放市場。這樣,在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 ,賺了大錢。而這時的日本同行們都長期找不到原 料,措手不及,無從招架,眼睜睜地看著鄭鏡鴻獨占市場、財源滾滾,經營實力大大增強,一躍而成為日本皮革產量最高的巨頭。這讓日本人刮目相看,更加史無前例地要請鄭鏡鴻出任日本皮革工會的會長, 鄭自有自知之明,會長不願要只當了常務董事。
鄭鏡鴻的皮革廠雖然已在日本站穩了腳跟,打破了日本人壟斷的局面,但他忘不了他的“根”在新 加坡。於是,1967年,他將“星東商會株式會社”交給 子鄭天亮經營,自己帶著長女和女婿回新加坡,並開始向馬來西亞尋求發展。幾年後,他在馬來西亞買 幾塊地產,種植橡膠樹,也經營錫礦和房地產業 務。特別他在柔佛州的幾處房地產開發,其中包括兩 座商業大廈和7000多個單元的住宅。1985年,他的大馬發展公司在柔佛的再也興建一個有1.6萬多單 元的各類型和等級的房屋,將再也建成柔佛的衛星城。鄭鏡鴻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然而當人問及他的成功要訣時,他卻很謙虛,說自己不敢接受“成功”二字,然而我們透過他走過的路,他的刻苦、勤儉、忍耐、勇敢、守信用的為人準則,不正是他的成功訣竅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