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沖(1125年-1203年),字季真,自號夢溪,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自置私塾,收羅圖書數千卷,即使臥病也不停止讀書。卒,年七十九。
基本介紹
- 本名:鄭若沖
- 字:季真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鄞縣
- 出生日期:1125年
- 逝世日期:1203年
- 主要作品:《紀夢》
人物生平,飭躬維謹,夢境應驗,逝世追贈,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飭躬維謹
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兵蹂躪明州,鄭覃(鄭若沖之父)與妻子董氏一併殉國。此時,鄭若沖年僅六歲(鄭若沖的《紀夢》稱“我生六年哀怙恃”)。此後,鄭若沖由伯父鄭章撫育。長大些後,鄭若沖勤於學業,與汪大猷、陳居仁、樓鑰三人一同學習,彼此的交情很深厚。但在三人都位高權重時,鄭若沖卻未曾到過他們的家門一次。同時,鄭若沖自設私塾,收羅圖書數千卷,邀請名師來教育兒子,還做到了即使臥病也不停止讀書。此外,鄭若沖平日裡十分謹慎,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從不袒露身體。其鞋帽即使破舊,仍然乾淨沒有污垢。不說輕浮的話,不斜著身體坐,接待後輩像對待平輩一樣恭敬,和人交往唯恐傷害了他人的心意。至於辨別是非義理,即使是隻言片語也不肯含糊,讀書人都非常敬懼他。
夢境應驗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時年三十八歲的鄭若沖在夢中行至一個風景幽雅的地方,那是金碧排空的一所深塢,門匾上書著“常充達庵”,署名為“某真人書”。到淳熙元年(1174年)時,五十歲的鄭若沖營建了一所山間別墅,又建造壽穴,親手種植松樹,忽覺眼前的情景宛然與當年夢境相同,因而將山中的溪流命名為夢溪,自號夢溪,並創作《紀夢》一詩以記其事。
逝世追贈
嘉泰三年(1203年),鄭若沖逝世,享年七十九。
紹定六年(1233年),鄭若沖的兒子鄭清之任右丞相,宋理宗詢問其家世,鄭清之奏對時提及父親的夢境應驗之事,皇帝對此讚嘆驚異,於是令鄭清之將《紀夢》一詩進呈御覽。之後,宋理宗御書“常充達庵”來賜給鄭清之。因為鄭清之對宋理宗的擁戴之功,鄭若沖累計獲贈太師、魯國公。
人物評價
近代蔡振紳:考若沖少失怙恃,育於伯父章。未總角,已奇之。無他,以其平居謹飭也。稍長力學,恥為舉子,故同里汪大猷、陳居仁、樓鑰輩後皆貴顯,未嘗一造其門。而其飭躬維謹,尤足為天下後世法。(《八德須知》)
親屬成員
曾祖父:鄭洽。
伯父:鄭章。
父親:鄭覃,贈太師、秦國公。
母親:董氏,贈秦國夫人。
兒子:鄭清之,宋理宗朝宰相。
史籍記載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人物九·介節上·寧波府·宋·鄭若沖》:《成化四明郡志》:字季真,鄞人。力學,能文,與同里汪大猷、陳居仁、樓鑰相善。後三人既貴顯,未嘗一造其門。自置書塾,聚書數千卷,延師訓子,雖臥病不廢書。家僅支伏臘,躬自節約。鄰族有急,拯之惟恐後。方盛年時,夢入深䲧,後營山墅儼如所夢,乃字其溪曰“夢溪”,以自號,享年七十九。子清之相理宗,累贈至太師、魯國公。
清·徐兆昺《四明談助·卷十三·大池鄭氏·贈太師鄭公若沖》:字季真,覃之子。少失怙恃,育於伯父章。稍長,力學。與汪大猷、陳居仁、樓鑰同學,相厚善。後三人皆貴顯,未嘗一造其門。自製書塾,聚書數千卷,延師訓子,雖臥病不廢書。鄰族有急,拯之恐後。平居謹飭,雖盛暑,衣不露體。謙接後進,而於義理是非之辨不少貸。方盛年時,嘗夢入一深䲧,金碧排空,景趣勝絕。見一匾,書“常充達庵”四大字,識曰“某真人書”。後營一山墅,旁為壽藏,手植松檜,視之宛如夢境,因名其溪曰“夢溪”,且以自號,賦詩紀事。後,子清之柄國,理宗詢其家世,對及夢事,帝嗟異之,命以《紀夢》詩進覽,遂御書“常充達庵”以賜之。因以金飾匾,奉懸於墅。真人金書之夢,於此而驗矣。累贈太師、魯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