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對應劭

時大將軍袁紹總兵冀州,遣使要玄,大會賓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身長八尺,飲酒一斛,秀眉明目,容儀溫偉。

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說,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說異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辯對,鹹出問表,皆得所未聞,莫不嗟服。時汝南應劭亦歸於紹,因自贊曰:"故太山太守應中遠,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有慚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玄對應劭
  • 出處:《後漢書·鄭玄傳》)
原文,字詞翻譯,譯文,故事人物,鄭玄,應劭,

原文

時大將軍袁紹總兵冀州,遣使要玄,大會賓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身長八尺,飲酒一斛,秀眉明目,容儀溫偉。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說,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說異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辯對,鹹出問表,皆得所未聞,莫不嗟服。時汝南應劭亦歸於紹,因自贊曰:"故太山太守應中遠,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有慚色。

字詞翻譯

①袁紹:東漢末年大豪強。
②總兵:總領兵馬。
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帶。
④玄:鄭玄:當時著名儒學大師。
⑤斛(h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
⑥異端:此指與儒學格格不入的觀點。
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
⑧太山:泰山。
⑨應中遠:即應劭,字中遠。
⑩考以四科:講學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⑾回、賜:孔子的弟子顏回、子貢。
⑿不稱官閥:不按官職相稱。

譯文

當時大將軍袁紹統兵冀州,派使者邀請鄭玄,大宴賓客,鄭玄最後才到,便請到上座。鄭玄身高八尺,能喝一斛酒,眉目清秀,儀容溫和高大。袁紹的客人中有許多豪爽俊傑之士,並且很有口才。他們見鄭玄是個儒生,不認為他是個學識淵博的人,競相設定奇異的問題,百家交替提問。鄭玄依次辯論答對,都出乎問者的意料之外,都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他們全都驚嘆佩服。當時汝南應劭也歸順袁紹,自我誇讚說:“從前的太山太守應中遠,做您的學生怎麽樣?”鄭玄笑著說: “仲尼之門考察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顏回、子貢等人不自稱官職。”應劭臉上帶有慚愧之色。

故事人物

鄭玄

鄭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遊學歸里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
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唐貞觀年間,列鄭玄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與晏嬰、劉墉並稱為“高密三賢”,後人紀念其人建有鄭公祠。

應劭

應劭(shào)(約153—196年),東漢學者,字仲瑗(按《劉寬碑陰故吏名》作仲援、仲遠者皆誤)。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人。父名奉,桓帝時(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隸校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靈帝時(168—188年)被舉為孝廉。中平六年(189)至興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後依袁紹,卒於鄴。
應劭博學多識,平生著作11種、136卷,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風俗通義》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禪梁父》篇記述泰山封禪軼事,《五嶽》篇詳載了岱廟,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輯入《後漢書·祭祀志》,為應劭所引用的馬第伯《封禪儀記》是中國最早的遊記文學作品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