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之

鄭為之

鄭為之,(1914-1993),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廣東省遂溪縣人。

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畢業於暨南大學物理系。曾在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38年後,任抗大一分校政治科員、山東國民抗敵自衛軍政治副主任、東北抗日聯軍旅政治副主任、東北民主聯軍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師副政委。

建國後,歷任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參贊,駐丹麥大使,駐瑞士大使(1966.08-1969.10),外交部美澳司司長,駐阿根廷、委內瑞拉大使,駐比利時大使兼駐盧森堡大使和駐歐洲經濟共同體使團體團長,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第六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顧問。

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2月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1986年7月離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為之
  • 出生地:廣東省遂溪縣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93
革命活動,辭任會長,

革命活動

1929年春,遂溪平石村進步青年鄭為之(又名鄭壽衡)、鄭仲涵等赴滬求學。在此之前,鄭為之曾在海康城省立第十中學組織學生罷課,於1928年冬被校方開除。鄭為之赴滬後,在上海建設大學認識進步教師柯仲平,並一道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互濟會,秘密開展革命活動。1930年6月,鄭為之被反動當局以共產黨的罪名逮捕,判刑送往南京監獄。
1931年7月,鄭為之獲釋出獄,由同案及一起出獄的共產黨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鄭為之在遂溪旅滬學生中介紹鄭仲涵加入中國共產黨,鄭星燕(又名鄭仲瑞)、鄭光南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鄭仲鏐加入“紅色互濟會”和“反帝大同盟”。他們與海康籍旅滬學生何仕榜(共產黨員)發起組織“雷州旅滬同學會”、“雷州旅滬青年反日救國會”等,一方面在上海等地參加抗日救亡工作,一方面把進步刊物和上海、南京等地抗日救亡運動的情況資料寄回遂溪、海康,從而影響教育家鄉的青年學生。
1932年冬回家省親的鄭為之向平石村青年學生介紹左翼進步文學、報刊和社會科學書籍,宣傳抗日救亡道理和革命思想,以及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主張。
1937年10月,在滬參加“上海各界救亡會”的鄭為之、鄭星燕經香港返抵遂溪,在麻章圩與支仁山、何森、鄒延炳、招離等人一道,籌備成立了遂溪第一、三區抗敵會,並創辦救亡刊物《抗敵戰線》,由鄭星燕任主編。
11月 ,平石村二百多名農民在鄭為之、鄭星燕的發動組織下,前往遂溪第三區公所請願,在麻章圩示威遊行,並由鄭為之帶領農民代表到遂溪縣政府請願,反對平石鄉長兼民團董鄭連如按人頭攤派“抗日愛國公債”的不合理做法。縣政府被迫勒令第三區公所釋放帶頭抗交公債的鄭伯川、鄭邦泓、鄭軒等人,取消攤派公債的不合理做法。
1938年夏,鄭為之、鄭星燕、鄭仲瑛等前往延安,入“抗大”學習。

辭任會長

1982年年底,社會科學院拉美所開始籌備中國拉丁美洲學會的創建工作。為了落實拉美學會會長的人選,徐世澄蘇振興同志一道來到外交部,拜訪了外交部幹部司的負責同志。遞交了由社科院的領導簽發的有關成立拉美學會的批件,並提出希望由外交部為拉美學會物色一名會長。沒過多久,外交部幹部司推薦由原中國駐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大使、時任外交部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鄭為之同志為拉美學會的會長。為徵求鄭為之所長本人的意見,徐世澄 和蘇振興專門去國際問題研究所拜會鄭為之所長。蘇振興同志曾在中國駐阿根廷使館工作過,當時鄭為之所長是大使。但鄭為之所長表示,由於所里工作很忙,難以兼任學會會長。後來,外交部又推張德群同志為拉美學會的會長。
鄭為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