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堰

鄭澤堰

《鄭澤堰》是2012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碧賢。

基本介紹

  • 書名:鄭澤堰
  • 作者:鄭碧賢
  • ISBN:9787108041807
  • 頁數:373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2-9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民國縣長鄭獻徵傳奇
簡介,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簡介

四川綿陽三台縣毗鄰嘉陵江的支流涪江,清朝乾隆年間,三台縣民陳所倫創修了一段堰渠,灌溉數年後便荒廢。50年後,他的六兒子陳文韜繼承父志,歷經10年,鑿石溝600丈,修成一段堰渠,但僅僅3年就因為“涪江西徙”廢棄。後來,三台的地方官多次向上級請求修復堰渠,但大多因為工程太艱難不了了之。
1903年,三台“冬乾夏旱,連續成災”,一些地方鄉紳再次力主修堰。傳說當時慈禧太后見到奏摺,也動了惻隱之心,當場脫下手上的金鐲子說:“沒錢拿去賣了修堰吧!”這段堰渠因此又被稱作“金鐲堰”。
當時七八千人參與施工,完成上游22公里的堰渠,但剩下的工程因為地勢複雜,加上農民負擔重無法償還皇款,沒有完成。下游的三個鄉常年無水,一到農忙,甚至會因為爭水發生血案。
1937年,鄭獻徵繼任三台縣縣長,在原29軍測繪局局長霍新吾的幫助下,決定修建一條水渠,連線金鐲渠和清末陳氏父子修建的堰渠。
1938年,堰渠開工,黃萬里任總工程師。結果艱苦努力,歷時14個月,堰渠完工,向上連通“金鐲堰”,向下讓清朝末年沒有完成的工程得以延續。灌溉區的旱地改成了水田,糧食逐漸增產。由此,三台有了更多糧食和人力支援前線。這裡後來還成為“學生志願遠征軍”的發祥地。
這項工程共耗銀50.6萬元,其中貸款資金47萬,剩下的部分,是鄭獻徵變賣老家房產湊齊的4萬銀元。
為感念鄭縣長,堰渠竣工時,當地村民代表給它取名“鄭澤堰”。
鄭澤堰在設計之初,進水口就有兩道魚嘴,可以把涪江的水分流,既起到灌溉的作用,同時也能防洪。但由於資金問題,當時只在進水口修了一個簡單的防洪閘。1940年5月,鄭獻徵突然接到調令,要立即到成都報到。臨行前,他對霍新吾等人說,堰雖然修完了,但進水口沒有第一道防洪閘,涪江洪水暴發,兩岸的沖刷和渠道的淤積一定很嚴重,請向下一屆政府提出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資金,建成第一道防洪閘。
1951年,金鐲堰與鄭澤堰兩堰合併,更名永和堰。
2007年11月上旬,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和旅法女作家、鄭獻徵之女鄭碧賢來到四川省三台縣考察了灌溉中國麥冬之鄉10多萬畝良田的清乾隆年間始修的永和堰水利工程,呼籲修繕這條至今仍在發揮灌溉作用的渠堰。
結果考察,舒乙寫了政協提案轉交給國家水利部,有關部門對鄭澤堰的進水口進行整治,修建好節制閘,以避免洪水導致引水乾渠淤墊,減少輸水損失。2009年,水利部立項修復永和堰。
2012年,鄭碧賢根據父親的日記,父親工作單位的檔案資料,以及一百多位老人的訪談記錄,撰寫了《鄭澤堰——民國縣長鄭獻徵傳奇》的書稿,由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本書再現了民國時期一位深受傳統文化、道德薰染的儒官,在盛年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種種作為:他從事過教育,管理過中學乃至大學;他當過四川省建設廳的官員,當過縣長、市長、水利局長,其中不乏“肥缺”,卻始終兩袖清風,而且還賣掉祖產,為一方造福——作為川北窮縣三台縣的縣長,他在任上兩年半,卻做成了造福一方、支持抗戰的幾件大事:興修水利工程“鄭澤堰”,將乾隆二十六年以來,屢建屢廢的工程圓滿完成並澤被今朝;訓練鄉民,其中不少後來參加了中國遠征軍,為抗戰英勇戰鬥;支持攔截日軍飛機的軍用機場;安置抗戰中內遷的東北大學……
本書作者法籍華人作家鄭碧賢為鄭獻徵么女,其個人故事亦頗具傳奇色彩。2006年,一本塵封的舊日記帶領她來到三台縣,進而繼承父親遺願,四處奔走,重修“鄭澤堰”。書中,她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與追尋父親足跡的過程相互交織,描繪了大時代背景下國人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圖景,進而從一家兩代人的遭際折射出二十世紀國家興亡、時代變遷的大歷史。

作者簡介

法籍華人作家鄭碧賢,生於四川成都,長在北京,住在巴黎。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後在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任教,1983年將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改編並導演成中國京劇,一舉成名。1991年定居巴黎,精力用於寫作散文、小說、劇本和演出,長期從事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已出版的小說有《醒著的夢》、《紅樓夢在法蘭西的命運》、《我替華人打官司》等。在法公演的戲劇有《地球是圓的》、《戈壁灘的情人》、《移民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