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淡然,,中山濠頭鄉人。鄭淡然曾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是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第四屆委員,現任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及多個美術研究團體的名譽顧問及副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淡然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山壕頭鄉
- 出生日期:1905年
- 逝世日期:1997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國民大學
- 代表作品:《踏雪鴻泥》、《晨》、《春燕》、《蛇瓜》等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鄭淡然
(1905—1997年),女,中山濠頭鄉人。七歲隨梁雲樵學畫,隨叔父鄭哲園習詩。十歲隨居廉門下李鹿門、李君彝父子學畫。十四歲即代臥病的老師在中山師範授美術課,並與女友成立《藝游畫社》,不久,結集出版了個人詩集《秋雲小閣詩草》。
一九二四年赴穗,成為高劍父門下最年輕的女弟子。在春睡畫院習畫的同時,就讀於國民大學,稍後在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任教。
抗戰期間,春睡同仁避亂於澳門,直至一九四六年,始回廣州南中國畫學校任教,其後因侍奉患病的母親,定居中謎章汗山直至終老。
擅畫花卉,在春睡同仁中素有“花王”之美譽,不少畫作曾送國內外參展。其中與何香凝女士合作的和平鴿圖軸送往蘇聯,晚年畫風趨於簡練,揮灑自如,洋溢著樂觀精神,體現了“藝術予人生以幸福,人生賦藝術以生命”的宗旨。
鄭淡然曾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有關於嶺南畫派的著述多種,頗為學術界所重視。
人物生平
雖然年不過十四、五,鄭淡然卻已成為中山藝林中的活躍人物。她與同學黃少嫻(中山書法名家黃孟徒之女)、李恣馨(李鹿門之孫女)成立“藝游畫社”,畫名遠播海外。她的個人詩集《秋雲小閣詩草》,也大半創作於這一時期。
不料數年間,鹿門師與君彝師相繼去世。當君彝師病入沉疴之時,16歲的鄭淡然,慨然承擔起為老師籌劃醫藥與家費之責。她的畫在檀香山、大呂宋的華僑中很受歡迎,鬻畫所得,盡付老師療疾之用。復又登中山師範講壇,代君彝師授美術課,君彝師彌留寒組乃套之際,她正代他授課,放學後聞訊才匆匆趕去。其後多年,猶以不及與老師訣別為憾。
1929年,17歲的鄭淡然。為求深造,負笈前往廣州,經由從國外歸來的族叔薦引,登門向嶺南派大師高劍父先生求教。劍父師見了她所帶去的畫作,十分高興,當即留下她在春睡畫院習畫。劍父先生對她頗為器重,除了傳授畫業外,常帶她參加陳樹人所主持的“清游社”,郊遊賦詩重烏。在春睡畫院,她還由劍父先生介紹,認識了何香凝,兩人結為忘年之交,合作了一些畫,其中一幅是何畫梅花,她畫雀鳥,可惜都在40年代淪陷期間散失了。
這時期的鄭淡然,勤奮異常,似有無窮的精力。白天在“春睡”習畫和在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任教,晚上還在國民大學進連趨罪修,這實在是很不容易的。須知,在學歷上她僅讀過私塾而跳過了整箇中學階段。
從30年代到40年代,這十多年間,是鄭淡然的創作旺盛期。她的許多主要作品,如《踏雪鴻泥》、《晨》、《春燕》、《蛇瓜》等,大都在此期間完成。曾先後參加過廣州、南京、上海、廣西、香港、澳門的多次畫展。受到普遍讚譽。國畫《鴿》曾送莫斯科參加“中國美術展覽”。與張坤儀、伍佩榮並列為嶺南畫派三女傑。
她人如其名,畫如其人。她的畫,並不缺乏女藝術家常見的細膩入微,但更著重追求“畫外之象”。走的是飄逸,豪放的一路。這其實是她的詩人氣質所使然,觀其年輕時結集的《秋雲小閣詩草》,便可見端倪。
在一篇題為《七夕》的七言古詩中,她寫道:
銀河耿耿清光照,花果筵開爭炫耀。
織女牽牛事有無,徒倚欄桿髮長嘯。
接著,她在追述了張騫浮槎銀河邊,郭汾陽夜見赤光的神話傳說後,指出您影章“流傳艷說已千秋,爭乞天孫分巧妙”——世間兒女對“乞巧”寄以厚望,但實際上——“天孫自織雲錦裳,何預人間諸年少?掌中原民棗翻嫌自有金針,欲乞天孫應自消!”——自信源出於卓識,因此,最後她傲然宣稱:“我今天欲亦無求,避卻塵囂來海嶠。千家弦管萬家燈,垂然獨向秋江釣。”
署名“淡然”,淡然兩字應如何理解?這篇詩歌便是最好的詮注。只有獻身於事業的人,才能不為名韁利鎖所羈,淡然處之,才能在藝術上不趨時,不媚俗,卓立不群,我行我素。有一個時期,她受劍父先生影響,好畫《孤夢》、《殘荷》,其意不在蕭颯,而是要在物象的不完美中,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境界來。
鄭淡然反對濃塗艷抹,也反對盲目的堆砌。畫面上,常常只留下簡約到無可再簡的背景作烘托,然後寥寥數筆,突兀而出,將要著意表現的活生生地勾勒出來,卻又不是北派的大寫意,保留著濃郁的嶺南畫派的工筆寫意相結合,渲頁汽少染與潑墨並重的特色。尤重傳神,不尚形似。觀其舊作,《躍虎》騰空而起;《蛇瓜》的生勢意如飛瀑,奔突而出,透露出一派盎然的生機。
淪陷期間,春睡同人避亂於澳門,狹域蝸居,反而給鄭淡然以潛力習藝的機會,1940年,她已與劉道明君結婚,道明君祖籍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早年曾留學東瀛,是一位頗具才華的詩人與評論家。滯澳期間,她畫作頗豐,尤以善於捕捉瞬間的動態著稱。她畫的《落牡丹》,重現的是千載難一親睹的美,卻毫無花落流紅的“人生無常”的悲嘆。她最喜愛的一句格言是:“藝術賦人生以幸福,人生賦藝術以生命”。請看她筆下潔白無瑕的曇花,不是已將那短暫的一“現”,化作藝術上的“永恆”了嗎!
1946年,鄭淡然從澳門返穗,任教於南中國畫學校,直至1949年返石岐侍奉臥病的母親之日為止,畫筆不曾一日小歇。
嗟乎,光陰倏忽,須臾三十載矣!雖綴筆多時,愛美之日,何嘗一日淡忘,憶昔劉君所贈詩句:“春光好,春光似水流。她使我年少,爛漫不知愁。……”滿紙無非珍重時光之意,年逾古稀,亦何妨於對藝術的探求。是以畫筆在執,豪興不減。扶掖後進,累月經年。登星岩、游從化,徜徉于山水間,出浮於煙雲里,實冀為嶺南畫派的發揚光大一盡綿力焉。1988年,鄭淡然赴澳門參加《澳門、中山、新會書畫聯展》開幕式,所展出的《木棉》一畫中,她題詩日:“爆竹聲中歲序移,閒調彩墨寫花枝。潑朱催促木棉發,願比春風早些兒”。可見她的豪興不減昔年。
鄭淡然是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第四屆委員,現任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及多個美術研究團體的名譽顧問及副會長等職。
銀河耿耿清光照,花果筵開爭炫耀。
織女牽牛事有無,徒倚欄桿髮長嘯。
接著,她在追述了張騫浮槎銀河邊,郭汾陽夜見赤光的神話傳說後,指出“流傳艷說已千秋,爭乞天孫分巧妙”——世間兒女對“乞巧”寄以厚望,但實際上——“天孫自織雲錦裳,何預人間諸年少?掌中原自有金針,欲乞天孫應自消!”——自信源出於卓識,因此,最後她傲然宣稱:“我今天欲亦無求,避卻塵囂來海嶠。千家弦管萬家燈,垂然獨向秋江釣。”
署名“淡然”,淡然兩字應如何理解?這篇詩歌便是最好的詮注。只有獻身於事業的人,才能不為名韁利鎖所羈,淡然處之,才能在藝術上不趨時,不媚俗,卓立不群,我行我素。有一個時期,她受劍父先生影響,好畫《孤夢》、《殘荷》,其意不在蕭颯,而是要在物象的不完美中,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境界來。
鄭淡然反對濃塗艷抹,也反對盲目的堆砌。畫面上,常常只留下簡約到無可再簡的背景作烘托,然後寥寥數筆,突兀而出,將要著意表現的活生生地勾勒出來,卻又不是北派的大寫意,保留著濃郁的嶺南畫派的工筆寫意相結合,渲染與潑墨並重的特色。尤重傳神,不尚形似。觀其舊作,《躍虎》騰空而起;《蛇瓜》的生勢意如飛瀑,奔突而出,透露出一派盎然的生機。
淪陷期間,春睡同人避亂於澳門,狹域蝸居,反而給鄭淡然以潛力習藝的機會,1940年,她已與劉道明君結婚,道明君祖籍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早年曾留學東瀛,是一位頗具才華的詩人與評論家。滯澳期間,她畫作頗豐,尤以善於捕捉瞬間的動態著稱。她畫的《落牡丹》,重現的是千載難一親睹的美,卻毫無花落流紅的“人生無常”的悲嘆。她最喜愛的一句格言是:“藝術賦人生以幸福,人生賦藝術以生命”。請看她筆下潔白無瑕的曇花,不是已將那短暫的一“現”,化作藝術上的“永恆”了嗎!
1946年,鄭淡然從澳門返穗,任教於南中國畫學校,直至1949年返石岐侍奉臥病的母親之日為止,畫筆不曾一日小歇。
嗟乎,光陰倏忽,須臾三十載矣!雖綴筆多時,愛美之日,何嘗一日淡忘,憶昔劉君所贈詩句:“春光好,春光似水流。她使我年少,爛漫不知愁。……”滿紙無非珍重時光之意,年逾古稀,亦何妨於對藝術的探求。是以畫筆在執,豪興不減。扶掖後進,累月經年。登星岩、游從化,徜徉于山水間,出浮於煙雲里,實冀為嶺南畫派的發揚光大一盡綿力焉。1988年,鄭淡然赴澳門參加《澳門、中山、新會書畫聯展》開幕式,所展出的《木棉》一畫中,她題詩日:“爆竹聲中歲序移,閒調彩墨寫花枝。潑朱催促木棉發,願比春風早些兒”。可見她的豪興不減昔年。
鄭淡然是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第四屆委員,現任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及多個美術研究團體的名譽顧問及副會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