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天下家法第一文典,“鄭義門”出仕的官吏,順民心挖掘廉政文化史,
基本信息
在浦江縣城東10多公里的鄭宅鎮,有一個“鄭義門”古建築群。居住在此的鄭氏家庭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被朱元璋賜封為“江南第一家”。870多年過去了,2001年9月初,中共浦江縣紀委編撰了《以德治國古為今用―――江南第一家廉政道德文化建設選編》兩期小冊
流芳百世的《鄭氏家范》
天下家法第一文典
或許,在遊人看來,“江南第一家”雖是國家級文保單位,可只是一個模糊的符號。然而,在浦江人眼裡,在“鄭義門”後代心靈深處,那卻是塊永久的聖地。
據史料記載:居住在此的鄭氏家族從始居祖鄭綺起,全族內部共財聚食,以孝義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葉,十五世同居共食,歷宋、元、明三代,長達360餘年,時稱義門鄭氏,故名“鄭義門”,浦江鄭氏家庭如此義居,屢受朝廷旌表,還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賜封為“江南第一家”。
令“鄭義門”流芳百世的不僅是皇帝的賜封,更出於鄭氏家庭第五世鄭文融在父輩治家實踐的基礎上,制定了《家規58條》,這就是鄭氏家庭史上著名的《鄭氏家規》的雛形,後又由明代開國文臣宋濂為“鄭義門”參酌審定的《鄭氏家范》168條,構成了鄭氏二十世同居的家庭法典。它根據儒家倫理哲學提出一些公共生活原則,像“和為貴”、“善施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人際關係的原則。其精華有三:一是厚人倫,崇尚孝順父母,兄弟恭讓,勤勞儉樸的持家原則;二是美教化,開辦東明精舍,注重教育,且教子有方;三是講廉政,從家庭角度制約為官者“奉公勤政,毋蹈貪黷”。要求族人不慕寶貴,儉樸勤耕,修橋鋪路,拒受不義之財,出仕者以報國為務,不妄取於民,勿玩物喪志等。如《家范》第88條規定:“子孫出仕,有以贓墨聞者,生則削譜除族籍,死則牌位不許入祠堂。”
《鄭氏家范》是我國古代一部罕見的相當完備的家庭法典,堪稱天下家法第一文典。
“鄭義門”出仕的官吏
1299年至1355年,“鄭義門”有個七世祖鄭銖。當朝脫脫丞相見而器之,奏為宣政院照磨管勾,統領浮屠氏事。元代的宣政院,職司宣揚一國政教,具體管理江南寺院。照磨一職,是管理檔案的。鄭銖雖然只是管理員(管勾),但由於他手上的檔案都關係和尚們的身份、等級、津貼等切身利益,因此他到任後,各寺院的和尚同樣紛紛向鄭銖送來許多錢幣,鄭銖嚴詞拒收,和尚還以為自己錢送得太少了,於是送錢的數目越來越大,卻屢遭退回。和尚們經過打聽,方知鄭銖來自浦江“鄭義門”,鄭義門有嚴厲的《家規》,賄者始知自斂。在宣政院推選廉政官吏的時候,全院齊推鄭銖為真“廉吏”。鄭銖遂被任命為持檄文行部兩浙。他仍毫無所取。
1361年至1429年,“鄭義門”第九世祖是鄭機。永樂年間,他經吏部銓試,授文林郎湖廣漢川知縣,後轉廣東省仁化縣知縣。他勤政愛民,平蠻寇,修水利,獎農耕,政跡顯著,尤其在廉潔方面,他更是嚴格要求,從點滴做起,從不收受屬下及百姓的禮物。在他50歲生日時,按照風俗習慣,應該祝賀一番。早飯間,夫人樓瓊徵求丈夫意見,鄭機只吩咐買點魚、肉、豆腐和黃酒,作為生日晚餐。晚餐時,鄭機看見桌上擺滿了名貴佳肴,大大超過了早上計畫的標準,頓時拉下臉面,怒責夫人。面對丈夫的嚴厲責問,妻子只好吐露真情。原來,有位頗受鄭機器重、名叫章玉的典吏得知當日是知縣大人的50歲生日,就想:知縣平時節衣縮食,一身清廉,從不收受他人禮物,但在50歲生日之時,買幾道好一點的菜,讓他補補身子,作為部下也是道理之中的事。因此,他說服了知縣夫人,自己花錢買來幾道好菜,請夫人晚上一併燒來吃。聽完原委,鄭機怒氣未消,說:“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這次既然已經燒好了,不能原物退還,那就退還等價錢兩,分文不少。”次日,鄭機叫來章玉認真地說:“你的心意我領了,但你的行為將陷我於不義。”隨後掏出九錢銀子還給章玉。
……
當把昔日的歷史碎片復原成真實的全景時,追尋著鄭氏家族的身影,人們驚訝地發現:由於自幼受到嚴格的儒學倫理教育和孝義家風的長期薰陶,更受到第88條家規的嚴厲制約,據《浦江縣誌》、《麟溪集》及《鄭氏族譜》記載,“鄭義門”出仕的173位官吏中,大至禮部尚書,小至普通稅令,竟無一貪官污吏,他們人人勤政廉政,忠君愛民。
順民心挖掘廉政文化史
《鄭氏家范》令“鄭義門”流傳千古。
面對“江南第一家”的《鄭氏家范》這個歷史內涵極其豐厚,也是浦江縣獨有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為探索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工作新途徑,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浦江縣紀委順民心,敏銳地作出挖掘“鄭義門”廉政道德文化史的決定。
江澤民總書記提出了“以德治國”方略,在“七一”講話中,他又對古文化的挖掘利用作了精闢論述。這為浦江挖掘“鄭義門”廉政文化提供了良機,又指明了方向。
浦江縣紀委書記陶國興說:“雖然《鄭氏家范》難免有一些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但其倡導的仁義、勤政、廉政上與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方略有異曲同工之處。”浦江縣在深入挖掘“江南第一家”廉政文化史的同時,又決定在“江南第一家”建立浦江縣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浦江縣委要求全縣黨員幹部能充分利用這一珍貴的鄉土歷史廉政教育基地,積極開展幹部隊伍的廉政教育,從而真正把江澤民總書記“以德治國”的精神落到實處。
考慮到挖掘廉政道德文化史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但是利用廉政道德文化史教育黨員幹部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最近,浦江縣委下文規定,今後凡新提拔任用的縣管幹部和新加入黨組織的共產黨員,均要在該基地接受一次廉政道德教育,各鄉鎮部門的廉政教育活動也可安排在裡面進行。縣紀委還計畫安排領導家屬定期到該基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