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陵園位於興化市腹部的大垛鎮管阮村西北角,該地俗稱鄭家大場,為鄭氏祖墳地。墓區總占地2760平方米。鄭板橋墓坐北朝南,圓形墓廓。墓前立墓碑,碑文“鄭板橋之墓”五個大字為周而復題書。由墓向南有一條入園中軸通道,通向門樓。門樓前聳立一座三門牌坊,牌坊上額書“板橋陵園”四個大字。墓四周有波浪形圍牆,牆的左右內側嵌有板橋書畫石刻八塊。墓區松柏林立,翠竹叢生,綠樹環繞。墓的西、北鄰河,建有護坡駁岸和欄桿。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板橋陵園
- 位於:興化市腹部的大垛鎮管阮村西北角
- 占地:2760平方米
- 級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概述,陵園分布,陵園地理位置,
陵園概述
鄭板橋先生為何葬於興化呢?我們自然要尋找原因。夏德隆老人便介紹起來。他說,這兒原叫鄭家大場,是鄭家祖上買來做墓地的,由於常年空閒,收割時,村里人就用來打稻穀。鄭家原有三個祖墳,位於鄭板橋墓東北側,圖的是風水,因為這兒地勢有五龍戲珠之說。夏老邊說邊用手作指示,這兒地勢外突,三面環水,而且連貫東南、東北、北、西南、西北5條河流,活水環繞,形同游龍戲珠狀,在風水學上來說,當屬風水寶地。不過這是傳說罷了。教過多年書的夏老,也有他的文化見解。他說,鄭板橋祖上信風水,可信;而鄭板橋並非篤信風水。墓葬於此,大概是一圖省簡,鄭板橋晚年窮困潦倒,已無錢再置墓地,不如從了祖上;二圖安逸,窮鄉僻壤,交通閉塞,正好安息靈魂。你想,勞碌了一生的鄭板橋,除了安息靈魂外,死後還能有什麼希求呢?不幸的是,鄭板橋靈魂並沒有因此得到安息。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的造反派,曾挖開此墓,想有所收穫。孰料,墓中除了幾塊朽骨,僅獲一瓦罐而已。罐內盛有紙灰,上面蓋著一塊羅底磚,上面刻著字,可惜羅底磚散失掉了。殉葬如此簡伶,可見鄭板橋的清廉!聽夏老介紹,當時曾有好事者拾幾塊棺木運至興化北公園,主張重葬。豈不知此舉實乃有違板橋先生之願,想先生在天之靈定然拂袖而去。所幸,天道難逆,幾塊棺木後復回故墓,先生英靈才得以安歸其所矣。
陵園分布
整個陵園景區分四塊:“一是陵園景區。入口廣場占地6000平方米,最南端設定一牌坊,上刻“鄭板橋陵園”字樣,北側陵園入口在現有的基礎上加以擴建,增設會客廳、管理用房和鄭板橋時代的農家生產、生活風情展品室,並通過曲廊引導遊人分流直入園區。園內西側臨河設定一船形碼頭,以曲橋與岸上相連,觀光者由此可開始水面路線遊覽活動。沿主軸線在門廳北側設定一影壁,雕刻鄭板橋生平簡介和塑像;板橋墓在現有的基礎加以裝修。該景區東西軸線東端採用園中園的形式以圍廊圍合,在圍廊壁上雕刻鄭板橋詩書畫,庭院中規劃一自然水池,沿岸堆積假山石,栽植孝順竹、剛竹、闊葉著竹等竹類品種,再現板橋生平“無竹不居”的境界。二是石園景區。與陵園景區通過仿竹曲橋相連,該景區內堆疊高約25米土山,山上植茂林修竹和置放石頭造景,並在山上設“關情亭”,上掛楹聯“衙齋臥聽蕭蕭竹,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土山西側臨水規劃以竹子建造的風雨垂釣廊,東側臨水設“克柔舫”、“三絕亭”,南側高扇形親水台的遊船碼頭。三是竹園景區。該景區採用竹籬笆、竹碑坊圍合成庭院,院內栽植大國槐,設定古井,並結合院前廣場,栽植湘竹等各種名竹,並設定造型新穎別致的竹亭、竹廊供遊人休息度假。四是蘭園景區。該景區以蘭花為主調植物,廣栽各類蘭花和鄭板橋詩書畫中寫劃的植物,建造精緻的蘭亭,收集和陳列關於各種蘭花的簡介和吟詠蘭花的詩詞。
陵園地理位置
鄭板橋陵園位於興化市腹部的大垛鎮管阮村西北角,該地俗稱鄭氏祖墳地。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鄭板橋墓坐北朝南,圓形墓廊。土包部分高約3米,直徑約5米,有磚砌墓台環護,寬1米。墓前立墓碑,碑文“鄭板橋之墓”五個大字為周而復題書。墓碑離地面高1.90米,寬0.65米,厚0.18米。墓碑前有一長1.4米祭台和一對石燭台。由墓向南有一條入園中軸通道,通向門樓。門樓前聳立一座三門牌坊,中國書法協會主席沈鵬先生為牌坊上額書“板橋陵園”題字。陵園四周有波浪形圍牆,牆的左右內側嵌有板橋書畫石刻八塊。墓區松柏林立,翠竹叢生,綠樹環繞。墓的西、北鄰河,建有護坡駁岸和欄桿。墓區總占地2760平方米。2003年10月,經省文化廳批准的鄭板橋墓園修繕整治工程竣工。新建陳列室近800平方米,總投資200萬元。
鄭板橋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