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慕康
- 別名:慕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潮陽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82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上海美專
- 主要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代表作品:《採蓮女》
人物簡介,藝術生涯,畫作欣賞,
人物簡介
鄭慕康,師從馮超然學畫,曾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49年後參加新國畫研究會,兼任上海美專國畫教師,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員,作者以朝鮮歌手盡情高歌的情景,描繪了中朝人民勝利後的喜悅心情。
工仕女,法唐寅、仇英,所作秀美古雅,義態端莊,亦擅肖像畫;其作品形神俱佳、賦色清麗;其《黃山翡翠池圖》,人物用筆精細,如春蠶吐絲,服飾略施暈染,體貌、神態、服裝色彩各異,氣質也十分鮮明,融仕女畫、肖像畫為一體;其《採蓮女》,畫境醇美,婉約清麗,氣脈連貫,生動傳神地表現少女鐘情大自然美景和陶醉於清香蓮花那種怡然自樂的神態。
常用印鑑計有:鄭、鄭氏、鄭師玄、鄭師玄印、鄭師玄、鄭慕康、鄭慕康印、鄭氏慕康、慕康、慕康書畫、慕康畫記、慕康寫照、慕康七十歲後作、慕康臨本、康叟、檉華館、檉華館主、檉華、老康、老鄭、慕康手臨、潮陽鄭氏、癖於斯、學到老、奼紫嫣紅、家在梅花嶺東、辛丑等。
藝術生涯
上海中國畫院首批受聘畫師中有三位是馮超然的弟子:鄭慕康、陸儼少和湯義方。在此三位畫師中要以鄭慕康居長。唯鄭氏獨擅人物仕女。 在中國繪畫史上人物畫的歷史最為悠久,而仕女畫則又是人物畫之中的最有特色的一個畫種。從晉代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到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到明代唐寅的《秋風執扇圖》到清代改琦的《紅樓夢圖詠》,始終有所承繼和發揚。而鄭氏人物仕女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將西洋畫的明暗法、透視法和傳統工筆人物糅合為一。
真正使鄭慕康在藝術認識上異乎尋常的轉折是:鄭慕康拜在當時海上畫壇名家馮超然的門下。馮師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臻於精妙。而其人物更是神采宛然。鄭慕康被列為門牆學得正是馮師此路人物畫法之正宗。
宋代陳郁在《藏一話腴》中寫道:"蓋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作為表現形象的繪畫藝術,要達到"傳神"的目的,除了"寫形"之外還須"寫心"。可是"寫心"的表現並不是直接的、淺露的,而往往是含蓄的,往往靠得是"象外之旨"。這與鄭氏在上海美專靠臨摹相片所學的寫真術,有本質的區別。
鄭慕康對於馮師的人物寫真正宗精研勤習,並開始融入其早年所習的西洋畫技法。他將西洋畫中的明暗法、透視法與馮師的工筆人物糅合為一。徐悲鴻對於人物畫的著色是用平塗法;而鄭慕康對於人物畫的著色則是暈染,類似於明代"波臣派"曾鯨的肖像畫的風格。
其時,鄭氏畫風日臻成熟,其畫價也高逾同輩。而解放後鄭氏又參加了"上海新國畫研究會",1960年鄭慕康被第一批授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聘書。
而後二十餘年裡鄭慕康又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1959年其被聘為上海美術學校國畫系教師。其人物畫教學頗具特色,其選定了諸如《五牛圖》、《八十七神仙卷》等古畫印刷品讓學生反覆臨摹,這種強調線條的人物畫教學方式與當時北方盛行的徐悲鴻式、強調素描的教學方式,是有所不同的。而這套人物畫教學方式甚至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上海美校的後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畫教學大綱。
憑心而論,鄭慕康的人物畫無論是線上條的流暢、用色的烘托、繪畫的嚴謹程度、技法的熟練程度上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其畫過於"熟",反而缺少涵蓄蘊藉的意蘊,不如其師馮超然的仕女圖。當然鄭氏在肖像的宛然寫真方面因其早年的西洋畫功底,要勝過馮超然少少許。鄭氏的這種"習氣"大概與其早年擅畫商業廣告畫不無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