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鄭州黃河鯉魚體呈梭型,側扁而腹圓,頭背間呈緩緩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體側鱗片金黃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白。臀鰭、尾柄下葉呈橙紅色,胸鰭、腹鰭呈桔紅色。整個魚體健康,活力好,體態勻稱,無畸形,無脫鱗,無出血、無異味。個體規格在1千克以上。
營養價值
鄭州黃河鯉魚肌肉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鮮味胺基酸,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磷、鋅、鐵、鈣、硒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等等。每100克魚肉中含有蛋白質17至19克、谷氨酸2.9至3.0克、賴氨酸1.8至1.9克、鈣23至26毫克、磷18至21毫克、鐵0.5至0.7毫克、鋅0.7至0.8毫克、硒0.021至0.023毫克、
維生素A27至29IU、
維生素E0.6至0.8IU。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鄭州黃河鯉魚地域保護範圍內土壤屬於暖溫帶落葉林乾旱森林草原棕壤土地帶,也即豫西北丘陵立黃土區,土壤類型有褐土、潮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5個大類,地層系統齊全,構造形態多樣,是中國地質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之一。整個區域內土層深厚,質地層次明顯,地下水位較淺,保水性較好。土壤有機質和氮素較缺,鉀、鈣、鎂豐富,pH值8左右,全年平均地溫15.8℃。
水文情況
鄭州黃河鯉魚地域保護範圍內河流分屬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黃河由鞏義市康店鎮曹柏坡入鄭州境內,經鞏義市南河渡、河洛鎮,滎陽市汜水鎮、北邙鄉、廣武鎮,邙山區古滎鎮、花園口鎮和中牟縣萬灘、東漳、狼城崗鄉入開封市境。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說,鄭州境內河長150千米,主要位於豆腐腰上,河床寬而淺,非汛期含沙量少,水中富含魚類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鹽類。淮河水系只有索須河和東風渠。保護區域範圍內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降雨多集中在汛期,6至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5%。
氣候情況
鄭州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溫暖,乾燥少雨;夏季炎熱,潮濕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多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66小時,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221毫米,乾旱指數為1.89,年平均無霜期為215天,積溫4663℃,年平均氣溫15.6℃,適合於鄭州黃河鯉魚的繁殖生長。
歷史淵源
鄭州黃河鯉歷史悠久,《
詩經》有雲“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向為食之上品。
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鄭州黃河段黃河鯉的天然資源量急劇下降,在2005年的一次捕撈作業中,撈上來的十幾千克漁獲物中,黃河鯉魚只有1.6千克。
2007年12月,黃河鄭州段黃河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通過了農業部層層審核,成為首批公布的40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之一。
生產情況
2012年,鄭州黃河鯉魚區域總面積1400平方千米,有養殖水面9000公頃,宜開發黃河灘地30000公頃,年產鄭州黃河鯉魚9萬噸。
產品榮譽
2012年5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鄭州黃河鯉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9年11月15日,鄭州黃河鯉魚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鄭州黃河鯉魚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鄭州市
鞏義市、
滎陽市、
惠濟區、
金水區和
中牟縣等5個縣(市)、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9′00″至114°14′00″,北緯34°44′00″至34°58′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要求:養殖場地的環境應符合GB/T18407.4的規定,即養殖地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水源無污染,池塘地質無污染、無異色、無異臭。鄭州黃河鯉魚的產地主要在黃河鄭州段南岸沿線,包括鞏義市、滎陽市、惠濟區、金水區和中牟縣等5個縣(市)、區,獨特的氣候水文條件形成了適應鄭州黃河鯉魚生長的最佳條件。
(2)品種選用:選用經濟性狀好,產量高,抗逆性強並適合鄭州水域生長的優良品種。應購買國家或省級鄭州黃河鯉魚原(良)種場生產的鄭州黃河鯉魚苗種,如“豫選黃河鯉”,該品種具有肉質細嫩鮮美,金鱗赤尾、體型優美、品種性狀穩定,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易捕撈等優點。生產實踐表明,豫選黃河鯉的的人工養殖病害少,產量高,平均畝產量可達2000千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豫選黃河鯉”為適宜推廣的優良養殖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鄭州黃河鯉魚的生產過程包括養殖地選擇與規劃,苗種繁育和培養,食用魚養殖等幾個生長時期,鄭州黃河鯉魚整個的生長時期、生產過程應嚴格按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的質量控制措施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求。生產過程中飼料與藥物使用,必須符合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和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主要生產管理包括苗種培育,食用魚飼養,水質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步驟,具體如下:
a.苗種培育:苗种放養時要注意消毒,防止外來病原進入水體。做好鄭州黃河鯉魚和其它慮食性魚種合理搭配。投放3d至5d後,要及時進行投飼馴化,在投餌台上一邊用木棒敲擊發出聲音信號,一邊慢慢少量投喂,逐步馴化魚種上浮攝食。
b.食用魚飼養:採用“四定”投餌原則,根據天氣、水溫等情況及時調節投餌次數和投飼量。水溫12℃至22℃時,每天投餵1次至2次,日投餌量占魚體重的1%至3%。水溫23℃至32℃時,每天投餵2次至4次,日投餌量占魚體重的5%至7%。每次投餵間隔時間3小時以上。
c.水質管理:放苗時水深80厘米至100厘米,以後每10至15天加水一次,逐步提高水位至1.2米以上。在陰雨悶熱天氣,及時開增氧機,防止魚類缺氧。定期監測水質的各項化學指標,在有害物質超標時及時處理。
d.病害防治:鄭州黃河鯉魚的常見病害主要有細菌性和寄生蟲性兩大類,防治原則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要注重做好水質管理和提高魚體免疫力,藥品使用要以微生物和中草藥製劑為主,化學合成藥物儘量少用,全程做到生態無公害健康養殖生產。
(4)產品收穫與產後處理:鄭州黃河鯉魚上市前應先檢測藥物殘留情況,確保魚類在停藥期內不被用於食用。採取人工拉網方式收穫,禁止電捕、藥捕等其它影響水產品鮮度的捕撈方式。運輸途中進行人工充氧以保持活魚入市,禁止使用化學防腐劑和保鮮劑。
(5)生產記錄要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按《水產品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要求,做好水產養殖生產記錄,包括:生產地點、產品名稱、飼養工人、飼料品種、用藥情況、產品收穫量、藥殘檢測、銷售目的地等。
產地環境執行《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18407.4-2001)標準,產品質量執行《無公害食品 普通淡水魚類》(NY 5053-2005)標準,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實行標準化生產,切實保障鄭州黃河鯉魚的質量安全。
專用標誌使用
(1)分級:捕獲以後,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稱重,按個體重量、體長規格進行大小分級。
(2)包裝:鄭州黃河鯉魚包裝材料採用的PE材質塑膠袋和印有特定圖案的雙層紙箱,包裝材料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嚴防毒害物質造成間接污染。
(3)標識:在外包裝上統一使用鄭州黃河鯉魚農產品地理標誌,並標識農產品溯源編碼和產品條形碼。
(4)運輸:鄭州黃河鯉魚的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有充氧或冷藏設施。單品單運,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品同運。
(5)儲藏:鄭州黃河鯉魚在避光、陰涼、乾燥和低溫處儲藏。
歷史文化
黃河鯉肉質細嫩鮮美,早在三千年前《詩經》有雲“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向為食之上品。春秋戰國時代,黃河鯉魚就被當作貴重的饋贈禮品。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周景王十三年,即魯昭公九年(公元前五三三年),孔子十九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亓官氏為孔子生下一子。孔子當時是管理倉庫的小官──委吏,但卻得到魯昭公賞識。魯昭公派人送來一條大鯉魚,表示祝賀。孔子以國君親自賜物視為莫大的榮幸,因此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後世孔氏子孫以此諱鯉魚而稱之為“紅魚”,祭祖時不用鯉魚而用鯽花魚)。漢代的《羽林郎》有“就我求珍餚,金盤膾鯉魚”的讚美詩句,可見鯉魚已是當時的名菜。梁代陶宏景說鯉魚為“諸魚之長”。宋代《圖經本草》把鯉魚列為“食品上味”。《清稗類抄》更為明確地道出“黃河之鯉甚佳,以開封為最……甘鮮肥嫩,可稱珍品”,其他則“肉粗味劣……非若豫省黃河中所產者”。
地圖信息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38號天旺廣場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