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修女樓,是鄭州市保存極少的歐式建築和教堂建築,更是鄭州現代醫療事業的發軔地,建成於1912年,供教堂里的修女居住,故被命名為修女樓。
現狀:一樓被當做賓館,二樓、樓頂年久失修,逐漸破敗
困境:被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單,但鮮有保護動作
河南商報記者段睿超/文
王春勝/圖
這棟樓房位於鄭州市解放路立交橋下,建成於1912年,已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
它因最初由修女居住而被命名為修女樓,是鄭州市保存極少的歐式建築和教堂建築,更是鄭州現代醫療事業的發軔地。
現狀
年久失修,化身賓館散餘熱
6月2日下午,鄭州市解放路與銘功路交叉口西北角。與周圍的現代化建築相比,修女樓古樸的外觀顯得很別致。
它的門口,白底紅字的招牌上寫著“億民賓館”的字樣。媒體對此早有報導,修女樓目前是一家所謂的“膠囊賓館”。
雖是白天,樓內依然開著燈。樓正中一條南北走向的過道兩旁,分布著10間屋子。
一樓的地板和天花板明顯經過整修,很有現代氣息,但與內部的其他裝飾放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倫不類。賓館的工作人員說,這些東西是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在的時候修的。
過道里瀰漫著尿臊味兒——東南角有一個開放式廁所——這裡以前是教堂的祭台,現在是賓館的公用廁所。
房間的門是老物件,湊近還能聞到松油和桐油的味道。因年代久遠,門上油漆的里襯已顯出龜裂的紋理。
“估計是建樓時的東西,但還很結實。”隨著賓館工作人員的晃動,房門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
屋內,原本大些的房間被隔板隔成僅能放下一張床的小單間。工作人員稱,賓館對外營業,但大多數來住的都是來自外地的教堂信徒,晚上走不了的話就在這裡歇一歇,“每人每晚5元錢,也就是收個水電費。”
沿著青石台階木質樓梯上樓,雖動作輕緩,但仍能明顯感到腳下樓梯的晃動。仔細一看才知道,青石台階很薄,下邊由木板支撐。“以前厚些,但用的時間長了,都磨薄了,最厚的地方也不過1厘米。”工作人員說。
二樓的格局與一樓類似,只是沒有整修,天花板上橫跨檁條的木板已明顯腐朽,“一下雨就漏。”賓館工作人員說,不整修的話,二樓的牆以及房梁和椽子估計撐不了幾年了。
歷史
修女樓見證了西醫在鄭州的發展
現有的教堂偏安於原先教堂的一隅,名字也由原來的“鄭州慕霖路天主堂”改為了“鄭州市銘功路耶穌聖心堂”,教堂的老神父張魁進回憶,最多也就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大。
除了修女樓,那座始建於1906年的慕霖路天主堂也已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裡。
近年來,已93歲的張魁進的活動範圍就局限在教堂院子裡。這個虔誠的耶穌的追隨者自13歲起,便從未遠離這座教堂,他和教堂的命運交織在了一起。他回憶,原先的教堂是在義大利天主教傳教士賈師誼的主持下建起來的,“地是賈神父買的,那時的地址是慕霖路4號,慕霖路是解放路的前身”。
1911年,賈師誼開始在已經初具規模的教堂旁著手籌建醫院。到次年年初,教堂兩邊臨街的平房裡,“天主堂醫院”誕生,“那時候叫‘鄭州市中心教區慕霖路天主堂醫院’,只有兩個醫護人員,都是修女,用西方那一套給人治病,這在鄭州應該是比較早的。”張魁進說。
1912年,作為醫院配套設施的修女樓建成,“專門供醫院的護士住,因為護士是由教堂里的修女兼任的,所以那棟樓便被命名為修女樓。”張魁進說。
隨著醫院的發展壯大,以慕霖路天主堂為中心,下面的各分教區也設立了醫院分院。而與此同時,西方的一些新鮮事物也隨醫療事業一起進入了當年的鄭州。
張魁進回憶,以前的教堂中還有一座跟修女樓一模一樣的樓,叫神父樓,上世紀50年代擴建醫院時把神父樓拆了,只剩下了修女樓。
被用做醫院辦公地,直到2007年
在張魁進神父的印象中,這幾十年里,修女樓大多數時間是跟醫院撇不開關係的,直至2007年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搬遷。
1924年,隨著醫院的發展壯大,鄭州市中心教區慕霖路天主堂醫院更名為“鄭州天主堂公教醫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因收留傷兵和難民,1938年,教堂的主要建築被日軍戰機炸毀,只剩下修女樓和其他的一些小房子。
張魁進回憶,雖然房子被炸了,但因為教堂建築的牆體厚,只是沒了屋頂,牆都還在,“當時一直想著重建教堂,但後來時局一直不穩,加上教會的資金也不夠,所以一直也沒有建起來。”
“那些牆一直留到新中國成立後,後來建學校時那些牆都被拆了,磚也被用來蓋學校了。”張魁進回憶,當初建的學校就是解放路國小的前身。在那之後,殘留的修女樓便成為鄭州天主堂公教醫院的標誌性建築。
1948年10月鄭州解放,5年後,鄭州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鄭州天主堂公教醫院,並將其更名為“鄭州市公教醫院”。1965年,醫院更名為“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文革”期間,醫院搬至滎陽,直至1973年才搬回鄭州。此時,原公教醫院的房屋已被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占用。
在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入駐期間,修女樓因為“牆體最厚,最能隔絕輻射”,被用做放射科辦公地,直到2007年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搬遷。
至此,修女樓被用做放射科辦公地已有30多年。隨後,修女樓重歸教堂所有。為維持教堂日常的運行開支,它被租出,經改造變成了現在的“億民賓館”。
保護
心有餘,力不足
教堂的工作人員說,自2011年修女樓被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單之後,相關部門除了在樓北邊立了一塊碑外,鮮有保護動作。
在鄭州天主教堂民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修德的記憶里,修女樓在被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單之前,對這座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修女樓,他共進行過3次整修。復是“沒錢”。“當時我出了個整修方案,需要30萬元,希望政府方面能幫我們出一部分,但沒成功。”
2012年,這座樓又被二七區列為區級文物加以保護,“以前是資金問題,現在是資質問題了。”楊修德說,現在他們自己的建築自己都沒資格整修了。
“在那之前,修女樓就被用做‘膠囊賓館’了。”但楊修德擔心,那房子不適合人長期居住,“做了幾十年的放射科辦公地,住的時間長了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但無奈的是客觀條件不允許,無人看管的修女樓只得移作他用。
“我今年兩會期間寫了個關於修女樓保護的提案,”作為鄭州市政協委員的楊修德說,“5月初給回復了,說是儘快制訂方案。”
張魁進站在修女樓旁,雙眼卻沒看這座已經破敗的建築,不知望向何方的他身影落寞——他說不知道該怎么對待這座比他年長了幾歲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