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公教醫院舊址位於鄭州市二七區解放西路81號2號院,解放路與銘功路交叉口西北部。現僅存天主教堂修女樓一座,建成於1912年,由義大利傳教士賈士誼設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公教醫院舊址
- 公教醫院:在天主教堂旁設立且免費給人治療
- 現存建築:修女樓一座
- 發展:為現今的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建築風格:修女樓為中西合璧的建築
目錄,簡介,引用資料,
目錄
簡介
引用資料
簡介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有義大利籍傳教士賈士誼等人來鄭州傳教,賈士誼為了發展教務,於民國元年(1912年)在慕霖路天主教堂的旁邊創設了“天主堂醫院”。起初僅有兩間平房,設備簡陋,藥品很少,由一位義大利籍修女負責醫療事務,以免費給人治療眼科疾病為主,又被稱為施藥醫院。後來,教務發展,教徒增多,1924年醫院進行擴建,增添一些設備,並於該年3月1日改名為“鄭州天主教堂公教醫院”,開設有內、外各科,設病床50張,病房劃分為一、二、三等。到1948年,醫院病床發展到120張。新中國成立後收歸國有,改為“鄭州市公教醫院”。 1965年更名為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後變更為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幾經改擴建,原有建築如今只剩下修女樓一座。
鄭州天主教堂修女樓,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面闊和進深均為五間,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平面軸網為左右對稱布局,由柱網和牆體軸網共同組成。牆體開豎向長條形採光窗,窗套和門套均為拱券式,仿照歐洲的文藝復興(15-19世紀)建築風格的效果,牆體中部使用磚拔檐腰線將建築分割成上下兩層。建築屋頂形式採用中國特色的坡屋頂,細部構件使用西方古典建築式樣(如門、窗),在材料上出現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構件。建築內部的屋頂及樓面承重結構構造方式則採用中式仿古木結構,從而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形式。
引用資料
《鄭州市中心城區優秀近現代建築》——宋秀蘭(主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著,科學出版社。